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六章 梦中情人

作者:花萌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洪武二十六年的初夏,南京城在经历蓝玉案的腥风血雨后,终于迎来了一件看似喜庆的大事,礼部奉旨为吴王选妃。


    其实这件事情已经持续不短的时间了,但是礼部选中的人家都是非常的抗拒,直到这次由皇上亲自下旨才算是敲定。


    应天府兵马指挥赵思礼的府邸内,此刻却是一片愁云惨布。


    “不!我绝不嫁!”赵灵儿将手中的青瓷茶盏重重放在紫檀木桌上,滚烫的茶水溅出,在她葱白的手指上留下点点红痕,“满京城谁不知道,那吴王已经毒入肺腑,连床都下不了。爹娘难道要女儿嫁过去,就为了给他冲喜,然后守一辈子活寡吗?”


    她声音哽咽,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赵思礼在厅中来回踱步,官袍下摆随着他的步伐剧烈晃动。


    他的夫人王氏则坐在一旁,用帕子掩面,低声啜泣。


    “灵儿,你以为爹娘愿意吗?”赵思礼停下脚步,长叹一声,声音沙哑,“可这是圣旨啊!礼部昨日已经将你的名字报上去了,皇上亲自圈定的!”


    “凭什么?”赵灵儿猛地站起,裙裾翻飞,“应天府适龄的官宦女子那么多,徐尚书家的千金,李将军家的妹妹,为何偏偏选中了我?”


    一旁的王氏擦着眼泪,声音颤抖:“听说……听说原本选中的几家千金,不是突然与人定亲,就是称病推脱。礼部被皇上斥责办事不力,这才……这才找到了咱们家。”


    赵思礼颓然坐在太师椅上,双手无力地搭在扶手上:“灵儿,你可知道,昨日礼部侍郎亲自来找我,说若是再有人家推脱,就要以抗旨论处,夷三族啊!”


    “夷三族”三个字如同重锤,击碎了赵灵儿最后的希望。


    她瘫坐回椅上,泪水无声滑落,在淡粉色的裙衫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这时,管家赵福匆匆来报:“老爷,礼部的李郎中又来了,说是要确认小姐的生辰八字。”


    赵思礼强打精神整理衣冠,深吸一口气:“请到前厅用茶,我这就来。”


    前厅内,礼部郎中李文泰正悠闲地品着上好的龙井茶,见赵思礼进来,只是微微颔首,并未起身。


    “李大人,”赵思礼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小女的生辰八字已经备好,请过目。”


    李文泰接过八字帖,看都不看就放在一旁:“赵指挥,令千金能入选吴王妃,可是你们赵家天大的造化啊。”


    赵思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是下官高攀了。”


    “高攀?”李文泰嗤笑一声,放下茶盏,“赵指挥,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如今这满京城的官宦人家,谁不知道吴王殿下……唉,也就是吊着口气罢了。”


    他压低声音,身体前倾:“不过话说回来,令千金若是嫁过去,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就能……到时候,你们赵家可就是皇亲国戚了。这福气,别人求都求不来呢!”


    赵思礼心中怒火中烧,却不得不继续赔笑:“大人说笑了,下官只求小女平安顺遂。”


    送走李文泰后,赵思礼回到内院,见女儿已经哭成了泪人,王氏在一旁不住地安慰,自己的眼圈却也红着。


    “爹,”赵灵儿突然跪倒在地,扯着父亲的衣摆,“女儿宁愿剪了头发去做尼姑,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也不愿嫁过去守活寡啊!”


    王氏连忙扶起女儿,母女俩抱头痛哭。


    赵思礼心如刀绞,猛地一拳捶在桌上:“实在不行,我就去求皇上!拼着这顶乌纱帽不要,也不能断送了女儿的一生!”


    “不可!”王氏急忙阻止,声音惊恐,“老爷,你这是要置全家于死地啊!抗旨不遵,那是要夷三族的大罪!”


    “哎……”


    ……


    就在赵家一片愁云惨淡之时,吴王府内却另有一番景象。


    “主人,礼部最终选定的是应天府兵马指挥赵思礼之女赵灵儿。”阿福在黑暗中汇报,声音平静无波,“根据资料,这位赵小姐年方十五,精通琴棋书画,是南京城中有名的才女。”


    病床上的苏宁微微睁眼,声音虚弱但清晰:“赵思礼?可是那个在蓝玉案中保持中立,既未参与弹劾也未出面保人的赵指挥?”


    “正是。需要干预这个选择吗?”


    苏宁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必。赵家既然能在这次风波中保持中立,说明是个明白人。这样也好……”


    他顿了顿,问道:“赵家反应如何?”


    “赵家上下十分抗拒,赵小姐更是终日以泪洗面。需要采取安抚措施吗?”


    “暂时不用。”苏宁轻叹一声,“让他们抗拒吧,这样反而更真实。若是表现得太积极,反倒会引起怀疑。好像历史上朱允熥的妻子正是这位赵氏。”


    ……


    此时的赵府,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赵思礼的远房表弟,在钦天监任职的刘继元。


    “表哥,听说灵儿被选为吴王妃了?”刘继元一进门就急切地问道,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赵思礼苦笑:“连你都听说了?这消息传得可真快。”


    “何止听说!”刘继元压低声音,凑近赵思礼,“表哥可知,这几日我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旁突然出现了两颗伴星,一颗异常耀眼,另一颗却是光芒微弱,然隐隐有冲天之势啊!”


    赵思礼皱眉:“你这是何意?莫要打哑谜。”


    “表哥,你应该知道我师从何门!”刘继元神秘地说,“我已经特意推算过灵儿的八字,与吴王殿下竟是天作之合!而且吴王虽然病重,但宫里和我要好的太医私下说,他的脉象近来似乎有所好转……”


    赵思礼猛地站起:“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刘继元意味深长地看着眼前的赵思礼,郑重说道,“表哥,这说不定是赵家的一场造化啊!我知道你们现在心中不愿,但世事难料,祸福相依。灵儿这桩婚事,表面上看是火坑,说不定日后会有转机。”


    送走刘继元后,赵思礼独自在书房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这时,赵灵儿推门进来,眼睛红肿如桃,但神色却出奇地平静。


    “爹,女儿想通了。”赵灵儿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决绝,“女儿愿意嫁。”


    “灵儿,你……”


    “女儿知道,这是圣旨,违抗不得。”赵灵儿凄然一笑,眼中泪光闪烁,“既然命运如此,女儿认命便是。总不能因女儿一人,连累全家老小。”


    赵思礼看着女儿强作坚强的模样,心中一痛,刘继元的话在耳边回响。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


    三日后,赵思礼亲自前往吴王府“探病”。


    在锦衣卫的严密监视下,他见到了卧病在床的苏宁。


    只见苏宁面色苍白,双唇无色,气若游丝,确实是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


    赵思礼按照礼节问候,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然而在他行礼告退时,却意外地对上了苏宁突然睁开的双眼。


    那双眼睛清澈明亮,锐利如鹰,哪有半分病人的浑浊?


    只一瞬间,那双眼睛又恢复了病态的迷离,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赵思礼心中巨震,顿时明白了刘继元的话中深意。


    他强忍内心的狂喜,不动声色地躬身退出,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当晚,赵家召开家庭会议。


    “灵儿,”赵思礼郑重地对女儿说,“这门亲事,为父同意了。”


    “老爷!”王氏惊呼,“你怎么也……前几日不是还说要拼着乌纱帽不要,去求皇上收回成命吗?”


    赵思礼摆手制止妻子,对女儿说:“为父今日去见过了吴王殿下。灵儿,或许这真的是你的缘分。人生在世,福祸难料。既然命运如此安排,我们不如坦然接受。”


    赵灵儿惊讶地看着父亲,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改变了态度,但见父亲神色坚定,她也只能默默点头。


    ……


    洪武二十六年六月,吴王大婚的旨意正式颁布。


    赵家一改往日的愁云惨淡,开始热热闹闹地准备婚事。


    这番转变在南京城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有人同情赵家的遭遇,认为他们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强颜欢笑;有人嘲讽赵思礼卖女求荣,想借此攀附皇亲;更有人猜测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大婚当日,吴王府张灯结彩,却难掩冷清。


    朱元璋特意下旨简化礼仪,让重病的苏宁免去了所有迎亲的繁琐程序。


    新房内,赵灵儿独自坐在床前,红盖头下的面容看不清表情。


    她静静地等待着,心中已不抱任何希望。


    自然是没有人为她掀开盖头。


    许久,她自己伸手揭下盖头,目光投向那个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丈夫。


    看着那个毫无反应的男人,赵灵儿轻轻叹了口气,仿佛认命一般的接受了这一切。


    她起身走到梳妆台前,开始卸下繁重的头饰。


    然而赵灵儿不知道,此刻苏宁的心里却是掀起了惊涛巨浪。


    当他的目光掠过新娘的面容时,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震惊……


    这个赵灵儿,竟然酷似现实世界的刘一菲!


    那眉眼,那神态,简直如出一辙!


    ……


    洪武二十六年的盛夏,烈日炙烤着南京城,吴王府内却难得地透出了一丝生机。


    这座沉寂已久的王府,仿佛一池死水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终于泛起了涟漪。


    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那位刚刚入府的新王妃赵灵儿。


    大婚后的第三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赵灵儿便已梳洗整齐。


    她身着淡青色王妃常服,头戴简单的珠钗,步履从容地来到前院。


    “王府上下所有人等,即刻到前院集合。”


    清冷的声音在晨雾中传开,不多时,二十余名仆役便聚集在了院中。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都带着几分不安与好奇。


    赵灵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从今日起,王府内一切事务由我掌管。王爷病重,更需要精心照料。若有懈怠者,严惩不贷!”


    底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一个胆大的婆子小声嘀咕:“王妃娘娘,不是奴婢多嘴,这王府的事务向来是由王总管……”


    “从前是从前。”赵灵儿打断她,目光如炬,“如今我既入了王府,自然要担起这个责任。若是有人觉得不妥,现在就可以领了月钱离开。”


    那婆子立刻噤声,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王总管。”赵灵儿看向站在最前头的老者。


    “老奴在。”朱元璋亲自选派的老太监王喜王公公连忙躬身。


    “今日起,每日需将王爷的饮食起居详细记录,我要亲自过目。”


    “是,王妃。”


    训话结束后,赵灵儿径直来到苏宁的寝殿。


    殿内药味浓郁,她轻轻推开一扇窗,让清新的空气流通进来。


    看着床上依旧昏迷不醒的夫君,她轻叹一声,随即唤来两名侍女。


    “你们记住,”赵灵儿坐在床沿,亲自示范着按摩的手法,“每日早晚各一次,要这样为王爷活动筋骨。长期卧床,若是再不活动,肌肉会萎缩的。”


    “是,王妃娘娘。”侍女们小心翼翼地按照吩咐开始为苏宁按摩。


    赵灵儿站在一旁仔细监督,不时上前纠正动作:“力度要适中,太重了会伤着王爷,太轻了又起不到效果。”


    她重新示范,纤细的手指在苏宁的手臂上轻轻推拿:“要这样,用掌心慢慢推拿,力道要均匀。”


    就在这时,赵灵儿注意到苏宁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她心中一紧,连忙俯身细看,却发现对方依旧昏迷如初。


    “难道是我眼花了?”她喃喃自语,却暗自记下了这个细节。


    午后的阳光正好,赵灵儿又做出了一个让下人们吃惊的决定,将王爷抬到院中晒太阳。


    “王妃,这……这恐怕不妥吧?”王总管忧心忡忡地说,“王爷病体未愈,若是受了风寒……”


    “整日闷在屋里,好人也要闷出病来。”赵灵儿态度坚决,“况且太医也说了,适当地见见阳光对恢复有益。若是王爷真的着了凉,自有我担着。”


    在她的坚持下,仆役们小心翼翼地将苏宁连人带榻抬到了庭院中的梨花树下。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苏宁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赵灵儿坐在一旁,手持团扇轻轻为苏宁扇风,不时用湿毛巾为他擦拭额角的细汗。


    这一幕落在暗中监视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宋忠眼中,很快就被报到了宫里。


    “哦?赵家女儿倒是尽心。”朱元璋看着密报,若有所思,“传旨,赏吴王妃江南进贡的绸缎十匹,以示嘉奖。”


    赏赐送到吴王府时,赵灵儿正亲自为苏宁喂药。


    她小心翼翼地一勺一勺将汤药喂进苏宁口中,再用丝帕轻轻擦拭嘴角。


    “谢皇上恩典。”赵灵儿恭敬地接过赏赐,转身就对王总管吩咐,“将这些绸缎都收进库房,如今王府用度紧张,能省则省。”


    王总管诧异道:“王妃,这可是皇上赏赐的……”


    “正因为是皇上赏赐,才更要珍惜。”赵灵儿正色道,“王爷病重,王府上下更该勤俭度日,岂能铺张浪费?若是将来王爷痊愈,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这番话传到朱元璋耳中,老皇帝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赵思礼教女有方啊。”


    一旁的朴不成立刻奉承的说道,“陛下,这都是你选择的有眼光。”


    “嗯,看来这门亲事倒是结对了。”而老皇帝对身边的太监朴不成说道,“赵家女儿是个能持家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灵儿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重新制定了仆役的轮值制度,精简了不必要的开支,甚至连厨房的采买都要亲自过问。


    这日,赵灵儿正在核对账本,忽然听到寝殿内传来侍女的惊呼。


    她急忙赶去,只见苏宁的右手无意识地动了一下。


    “王爷!”赵灵儿快步走到床前,紧紧握住苏宁的手,“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然而,苏宁依旧双目紧闭,没有任何回应。


    赵灵儿失落地松开手,却注意到苏宁的指尖微微蜷缩。


    这个细微的动作给了她莫大的希望。


    从那天起,赵灵儿更加细心地照料苏宁。


    她不仅每日亲自为他读诗诵经,还会将朝中发生的大事小声说给他听。


    “王爷,今日听说蓝玉案又牵连了一批官员……”赵灵儿一边为苏宁按摩手臂,一边低声说着,“父亲说,现在朝中人人自危,连他都战战兢兢的。”


    她没有注意到,当说到“蓝玉案”三个字时,苏宁的眼皮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夜深人静时,赵灵儿常常独自坐在床前,望着苏宁安睡的容颜出神。


    “王爷,您一定要好起来。”她轻声呢喃,“这王府上下,还有……我,都在等着您呢。”


    这一日,赵灵儿突发奇想,命人在庭院中架起一把特制的躺椅,将苏宁安置在上面,自己则坐在一旁弹奏古琴。


    琴声淙淙,如泣如诉。


    赵灵儿没有注意到,躺椅上的苏宁,手指正随着琴声的节奏轻轻敲击着扶手。


    ……


    暗中观察的阿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在夜深人静时向苏宁汇报:“主人,这位王妃似乎真的在用心照顾您。需要给她一些暗示吗?”


    病床上的苏宁微微摇头:“还不是时候。不过……她做得很好。”


    “没想到赵灵儿酷似主人你的梦中情人刘一菲。”


    “你连这个也知道?”


    “主人,我可是你亲手制造的,自然是和你心意相通。”


    “是啊!这也算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赵灵儿的精心打理下,吴王府渐渐恢复了生气。


    庭院中的花草被重新修剪,破损的廊柱得到修补,连仆役们的精气神都焕然一新。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位看似全心全意照料夫君的王妃,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对着明月出神。


    “王爷,”某夜,赵灵儿轻抚着苏宁的额头,声音几不可闻,“难道这就是我们俩的缘分吗?真的希望你是伪装的。”


    这句话轻得如同叹息,却让装睡中的苏宁心中一震。


    赵灵儿看着苏宁依旧平静的睡颜,自嘲地笑了笑:“也许……真的是我胡思乱想了吧。”


    她不知道,就在她转身离开的刹那,床上的苏宁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中满是深思。


    这位看似柔弱的王妃,远比他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而这场戏,似乎越来越有趣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