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护盾的形态和能量波动,林锋再熟悉不过。
正是“守护者之城”的防御系统!
这支舰队,就是“守护者”文明!
黑色的触手,撞上了蓝色的护盾。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
只有一片诡异的,吞噬一切的“湮灭”。
两者接触的地方,空间、光线、法则……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留下了一个绝对虚无的黑色球体。
护盾被击穿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而那根黑色的触手,也消散在了宇宙中。
平分秋色?
不。
林锋看得分明。
“猎食者”损失的只是它庞大身躯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而守护者文明却消耗了巨大的能量,来维持整个舰队的护盾。
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争。
果然。
“猎食者”似乎被激怒了。
它那庞大的黑暗身躯,开始剧烈地翻滚、蠕动。
下一秒,成千上万根黑色的触手,从它的体内射出,如同密集的暴雨,铺天盖地地射向守护者舰队!
守护者文明的护盾在第一波攻击中,就开始剧烈地闪烁,明暗不定。
一些小型的战舰因为能量供应不上,护盾破碎,瞬间就被黑暗触手吞噬,连一丝残骸都没有留下。
绝望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时。
守护者舰队的阵型,突然改变了。
所有的纺锤形战舰都围绕着中央的母舰,构成了一个奇特的、类似于某种神秘符号的阵型。
紧接着,每一艘战舰都向着母舰发射出了一道道蓝色的能量光束。
所有的能量,汇聚于母舰的顶端!
那里,空间开始以一种比刚才的攻击,剧烈百倍的方式,扭曲、坍缩!
一个比太阳还要耀眼的奇点正在形成!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要……引爆整个舰队的能量,创造一个临时的黑洞和“猎食者”同归于尽?!
林锋的心脏,狂跳起来。
也就在这时,他忽然明白了,月球上那丝逸散的引力波到底是什么了。
那是……集结的号角!
是守护者文明留下的一种用引力波作为载体的“共鸣”信号!
他们的“维度平衡系统”在汲取能量的同时,无意中模拟出了这种信号的频率!
这个发现让林锋的头皮一阵发麻。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守护者文明早就预料到的一切?
就在他思考的瞬间,眼前的画面再次变幻。
那场壮烈的战争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全新的,比之前清晰了无数倍的星图。
星图上有无数的光点。
其中一个光点,是蓝色的,旁边标注着“地球”。
另一个光点是红色的,代表着正在逼近的“猎食者”。
除此之外,还有九个散落在银河系各个角落的,闪烁着微弱白光的点。
每一个白光的点旁边,都有一个相同的符号。
那是在守护者舰队母舰上出现过的符号。
灯塔!
这些是其他九座“守护者之城”的位置!
而连接着这九座灯塔和地球的是一条条由引力波构成的虚无的线路。
林锋瞬间明白了。
守护者文明,并没有被完全毁灭。
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自己的文明“分散”到了宇宙的各个角落,等待着被唤醒。
而唤醒它们的钥匙,就是“祝融之心”产生的那种特殊的引力波!
一个无比宏大,也无比疯狂的计划在林锋的脑海中瞬间成型。
林锋的意识,从星图中退出。
他猛地睁开眼睛,额头上全是冷汗。
他看了一眼时间,他进入星图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但现实中才过去不到一分钟。
他立刻冲出实验室,直奔“火种计划”的总指挥中心。
“林院士!”
周羽灵看到他出来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写满了担忧,“你没事吧?你已经把自己关了一天一夜了。”
“我没事。”林锋的语速极快,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不但没事,而且……我找到了‘利剑’计划的……终极形态!”
他一把拉住周羽灵的手,冲进了指挥中心。
“所有人,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
“祝融,将‘祝融之心’的引力波信号频率进行增幅,向全宇宙广播!”
“目标,九大“灯塔!”
“另外,命令材料组,不惜一切代价,立刻研发一种能稳定和增幅这种引力波的全新合金!”
“我要……”
林锋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把整个太阳系,变成一柄剑!”
“一柄由空间本身铸成的,审判‘猎食者’的……神剑!”
林锋的指令,如同一道飓风,席卷了整个“盘龙计划”总部。
向全宇宙广播引力波信号?
把太阳系变成一柄剑?
这些话在任何一个科学家听来,都像是天方夜谭。
但说出这句话的人,是林锋。
这就足够了。
整个“盘龙计划”,这部由人类最顶尖大脑组成的庞大机器,没有任何质疑,立刻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
能源组和通讯组,立刻开始对月球上的“祝融之心”进行远程改造,试图将那微弱的引力波信号,进行定向增幅和广播。
而压力最大的无疑是材料科学中心。
“研发一种能稳定和增幅引力波的全新合金?”
材料中心负责人,头发花白的李建国院士,看着手里的任务指令,感觉自己的血压正在飙升。
“林总工这是……在为难我李胖子啊!”他苦笑着,对身边的团队成员说。
“引力波,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想找到一种能‘稳定’和‘增幅’它的材料,这比大海捞针还难,这简直是要我们去捞一根针的影子!”
实验室里,一片愁云惨淡。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许……常规思路是错的。”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研究员,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我们一直想从三维物质的角度去‘抓住’引力波。但引力波的本质,是时空的涟漪。我们是不是……应该从空间本身下手?”
李建国院士眼睛一亮:“继续说!”
“我在想,林总工之前提出的‘维度平衡’理论,是不是可以用到材料学上?”年轻研究员越说越流畅。
“如果我们能创造一种材料,它的内部原子结构,在微观层面,能与‘祝融之心’产生的引力波,形成‘量子纠缠’态。那么这种材料,不就成了引力波的‘载体’了吗?”
“它不再是‘阻挡’或者‘反射’引力波,而是与引力波‘融为一体’!成为时空涟漪的一部分!”
这个思路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人脑中的迷雾!
“天才!这绝对是天才的想法!”李建国院士激动地一拍大腿。
“立刻!所有小组,全部转向这个方向!以林总工给出的引力波模型为基础,利用量子计算机模拟所有可能形成‘量子纠缠态’的超重元素组合!”
一场史无前例的材料学攻关,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