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用“天罚之网”把太阳打下来?
不可能。
开着“夸父号”带一部分人逃离蓝星?那剩下的几十亿人呢?
他前世的不甘,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这一世,他已经站上了人类之巅。
他的命运早已和这个星球,和这个文明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他,无路可退。
就在这时,脑海中久违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叮!检测到蓝星文明遭遇恒星级毁灭危机,符合最终主线任务触发条件!】
【主线任务:文明的延续!】
【任务描述:太阳活动异常,蓝星面临毁灭。请宿主带领人类文明度过此次危机,让人类的火种得以延续。】
【任务难度:地狱级!】
【任务奖励:???】
【失败惩罚:无(宿主将与地球文明一同毁灭)】
看着任务面板上那三个血红的问号,林锋非但没有感到恐惧,心中反而燃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战意。
地狱级?
有意思。
他关掉通讯,站到窗前看着下方那座代表着人类智慧结晶的科学之城。
逃避,不是他的风格。
既然太阳要毁灭我们,那我们就……给它降降温!
一个无比疯狂,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的计划,开始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通讯器接通了秘书处。
“通知‘盘龙计划’所有S级以上项目负责人,半小时后到一号战略会议室开会。”
“会议主题:”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蓝星改造计划!”
半小时后。
“盘龙计划”总部,一号战略会议室。
这里是整个“盘龙计划”的大脑中枢,能坐在这里的无一不是各个领域的顶尖巨擘。
周怀瑾院士、杨卫国主任、钱立明总工程师……这些曾经在龙国科学界呼风唤雨的大佬,此刻都神情凝重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在他们身边,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科学家。
因为攻克癌症而加入的诺奖得主阿利斯泰尔教授。
刚刚上任“超理论物理研究组”组长的周羽灵。
还有其他几十位来自M国、Y国、D国等国家的院士和首席科学家。
可以说,这间会议室里汇聚了地球上超过一半的“最强大脑”。
但此刻,这些最强大脑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茫然。
太阳的异常,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但面对这种来自宇宙天体的伟力,他们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
林锋走了进来。
他依旧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衬衫,表情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
但所有人都知道,当这个年轻人出现时,他就是全扬唯一的焦点。
林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各位,情况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了。”
他没有废话,开门见山。
“太阳的活动,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畴。按照目前的趋势,半年后蓝星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联合国希望我们能拿出一个方案。一个……能拯救世界的方案。”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拯救世界?
怎么拯救?
用什么拯救?
这是科学,不是好莱坞电影。
过了许久,还是周怀瑾院士,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先开口,声音沙哑。
“林锋,我们……还有希望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锋的身上。
林锋环视全扬,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绝望,看到了不甘,也看到了一丝丝尚未熄灭的,名为“求生”的火焰。
“希望不是别人给的。”
林锋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他站起身,走到了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台前。
“我知道,大家都在想什么。太阳距离我们1.5亿公里,它的能量超乎想象。在它面前我们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
“任何试图去改变太阳的想法,都是狂妄,是自寻死路。”
“所以……”
他的手指在空中轻轻一点。
一个蔚蓝色的蓝星全息影像,出现在会议室的中央。
“我们不改变太阳。”
“我们,改变蓝星。”
所有人都愣住了。
改变蓝星?
这和改变太阳比起来,哪个更疯狂?
“林院士,您的意思是……人工降雨?或者制造一些反光尘埃,投放到大气层?”一位来自Y国的气象学家试探性地问道。
“不。”林锋摇了摇头,“那都是杯水车薪。”
“我的计划,分为三步。”
他的手在空中一挥,蓝星影像的旁边出现了第一个模型。
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如同六边形蜂巢般的网状结构。
“第一步:天幕计划。”
“以‘夸父号’空天母舰为建造平台,利用我们已经成熟的‘玄铁’合金和自动化工程机器人,在蓝星的拉格朗日L1点,建造一个巨大的、可控的‘太空遮阳伞’。”
“拉格朗日L1点,是蓝星和太阳引力的平衡点,任何物体都可以在那里,与蓝星保持相对静止。”
“这把‘伞’的面积,初步定为四百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一个阿三国的国土面积。它由数亿个独立的、可调整角度的镜片组成,由人工智能‘祝融’统一调控。”
“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将照射到蓝星的太阳光,精确地削弱百分之二。”
“不要小看这百分之二。它足以让蓝星急剧升温的趋势,立刻停下来,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被林锋的这个计划给震得说不出话来。
在太空里……造一个比阿三国还大的遮阳伞?
这是人能想出来的计划吗?
这简直就是神话!
“这……这不可能!”
M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任局长,如今“盘龙计划”航天组的顾问,查尔斯·博尔登第一个站了起来。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脸涨得通红。
“林院士!我承认您在很多领域都是天才!但是航天工程不是靠想象力!四百万平方公里!您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这需要几百亿吨的材料!我们就算把蓝星上所有的钢铁都挖出来,也不够造这把伞的十分之一!”
“而且,把这么多材料运到1.5亿公里外的拉格朗日点,需要几万次火箭发射!我们哪来这么多火箭?就算有,我们哪来这么多时间?”
博尔登的质疑代表了在扬绝大多数航天专家的心声。
林锋的计划听起来很宏伟,但完全脱离了现实,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