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组的实验室里。
“天罚一号”的第一台脉冲爆震冲压复合发动机原型机,被稳稳地固定在了巨大的试车台上。
王德功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围在控制台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和期待。
王德功院士拿起对讲机,深吸一口气,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林总师,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点火!”
控制室的另一边,林锋平静地点了点头。
“开始吧。”
“点火!”
随着王德功院士一声令下。
轰——!!!
一声与传统火箭发动机截然不同的,沉闷而又极具爆发力的轰鸣,骤然响起!
一股淡蓝色的、带着环状马赫波的尾焰,从发动机喷口狂暴地喷射而出!
整个试车台,都在剧烈地颤抖!
控制台上的各项数据,开始疯狂地飙升!
“推力……五百千牛!”
“还在涨!六百!”
“七百!”
“天哪!突破一千千牛了!推重比……超过了三十!”
控制室里,爆发出了一阵阵不可思议的惊呼!
王德功院士死死地攥着拳头,眼眶通红,老泪纵横!
成功了!
他们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造出了这台性能足以碾压全世界所有现役发动机的……怪兽!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年轻人的指导!
他看向不远处的林锋,眼神中,充满了无以言表的感激和崇敬。
然而,林锋的脸上,却依旧平静。
他看着屏幕上那完美的数据曲线,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仿佛,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他转过头,看向窗外那片深邃的夜空,眼中闪烁着更加炽热的光芒。
“很好。”
“第一步,完成了。”
“那么接下来……”
“是时候,去天上,摘几颗星星了。”
发动机的轰鸣声,还在戈壁深处回荡。
“天罚一号”的巨大成功,让整个基地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所有人都像是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对未来三个月完成军令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然而,林锋并没有给大家太多庆祝的时间。
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了“天罚二号”——天基动能武器平台项目组的所有核心成员,在研究所的另一间绝密会议室里,召开了项目攻关会。
相比于导弹项目组,这个小组的人数要少一些,但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汇聚了龙国在航天器设计、轨道力学、材料科学和精密打击领域的顶级大脑。
项目组的负责人,是来自龙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德高望重的孙景辉院士。
孙院士年近七十,是龙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元老之一,在航天系统内威望极高。
会议一开始,孙院士便将他们团队连夜赶制出的初步设计方案,投到了大屏幕上。
“林总师,各位同志,这是我们根据您之前在启动会上提出的设想,设计的‘天罚二号’初步方案。”
孙院士指着屏幕上的三维模型,介绍道:
“我们将其命名为‘神剑’天基作战平台。它由一个主平台和六个独立的‘打击单元’组成。主平台负责轨道维持、能源供应和通讯。每个打击单元,就是一根长约六米,直径零点三米,由钨合金制成的金属棒,我们称之为‘神剑之矢’。”
“它的攻击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轨道高度的引力势能,转化为巨大的动能,对地面目标进行物理摧毁。根据我们的计算,一根从近地轨道投下的‘神剑之矢’,其末端动能,足以媲美一枚小型战术核弹,但不会产生任何核辐射和污染。”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帝权杖”!
一种干净、高效,且几乎无法防御的降维打击武器!
在扬的专家们,看着屏幕上的设计图,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孙院士继续说道:“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有三个。第一,是如何在太空中,为这些重达数吨的金属棒,提供一个高精度的初始速度,让它能精准地砸向目标。"
"第二,是金属棒在再入大气层时,如何解决剧烈的气动加热和烧蚀问题。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我们如何构建一个能覆盖全球,并且能实时更新目标数据的,超视距打击链?”
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说完,孙院士和所有专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林锋,等待着他的指导。
林锋听完,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屏幕前,拿起电子笔,并没有直接回答孙院士的问题,反而问道:
“孙老,各位,我先问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我们造这个‘上帝之杖’,最核心的目的是什么?”
众人一愣。
孙院士想了想,回答道:“当然是……为了打击地面上的高价值目标,比如敌方的航母、指挥中心、导弹发射井……”
“没错。”林锋点了点头,“但还不够准确。”
他转身,在屏幕上重重地写下了四个字。
“全球威慑!”
“我们造它,不是为了真的去砸谁。而是要让它,像一把悬在所有敌人头顶的利剑,让他们在做出任何对我们不利的举动之前,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从天而降的雷霆一击!”
“所以,”林锋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它的打击,必须是快速的!隐蔽的!不可预测的!”
“而你们现在这个方案……”
林锋摇了摇头,毫不客气地在孙院士他们引以为傲的设计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太笨重,太复杂,也太……慢了。”
“什么?!”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孙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脸色都有些难看。
这个方案,可是他们熬了好几个通宵,呕心沥血才设计出来的,竟然被林锋评价为“笨重、复杂、慢”?
一位年轻气盛的设计师忍不住站起来反驳道:“林总师!我们这个方案,已经是目前技术条件下,能做到的最优解了!无论是结构强度还是打击效率,都经过了严密的计算!”
“最优解?”林锋看了他一眼,反问道,“那你们计算过,从接到指令,到调整平台姿态,再到释放打击单元,最后命中目标,整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吗?”
那位设计师一滞,小声说道:“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
“太慢了!”林锋斩钉截铁地说道,“等你的棒子落下来,人家的航母早就跑没影了!这叫威慑吗?这叫打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