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9章 国际会议,各国代表们的质疑!

作者:暖哥的自留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怀瑾院士敲开了林锋办公室的门。


    “林锋,你这几天都没出过门,饭都是钱立明给你送进去的,身体要不要紧?”


    他看着办公室里那几块被写得密密麻麻、几乎没有一点空白的白板,眼角忍不住抽了抽。


    这小子……又进入“卷王”模式了。


    “我没事,周老。”林锋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但他的精神却异常亢奋,“正好,我这边也有些新东西想给您看看。”


    他指了指白板。


    “这是我这几天完善的‘龙鳞材料’理论模型2.0版。”


    “按照这个模型,我们制备出的材料,其超导临界温度,理论上可以达到……200K。”


    “噗——咳咳咳!”


    周怀瑾院士刚喝了一口水,直接被呛得剧烈咳嗽起来。


    他瞪大眼睛,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林锋。


    “多……多少?200K?!”


    200K,也就是零下73摄氏度!


    这是什么概念?


    目前人类实验室里能达到的最高温超导记录,也不过是150K左右!


    而且那还是在几十万个大气压的极端条件下才实现的!


    林锋这个理论,如果能实现,将直接把人类的超导研究,向前推进至少五十年!


    “你……你小子……你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周怀瑾院士指着林锋,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有点受不了。


    林锋笑了笑:“这只是理论,还需要实验验证。另外,关于ITER那个线上会议,时间定了吗?”


    “定了,后天晚上八点。”周怀瑾院士总算平复了一下心情,“我已经帮你报名了,身份是龙国代表团特聘顾问。到时候,我会和你一起参加。”


    “好。”林锋点了点头。


    “对了,”周怀瑾院士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说道,“我听M国那边的朋友说,这次会议,通用原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那个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老权威,戴维森教授,也会出席。”


    “哦?”林锋的眉毛微微一挑。


    他想起了之前论文审稿时,那个质疑他引入“量子纠缠熵”的审稿人,似乎就是这个戴维森。


    “有意思。”


    林锋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已经开始期待,后天晚上的那扬“学术交流”了。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但在F国的ITER国际组织总部,一间巨大的多功能会议厅里,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和沉闷。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来自世界各主要成员国的顶尖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


    他们每一个,都是在等离子体物理或核工程领域跺一跺脚,就能让学术界抖三抖的大人物。


    但此刻,这些大人物的脸上,却大多带着一丝愁云。


    ITER线上技术研讨会,即将开始。


    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突破能量增益Q值的瓶颈?


    这是一个困扰了他们数年,却始终无法解决的噩梦。


    “唉,又开这种会,有什么用?翻来覆去不还是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岛国代表团里,一位名叫田中一郎的教授,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对身旁的同事抱怨道。


    “谁说不是呢?关键的材料问题解决不了,磁扬约束的效率上不去,Q值拿什么突破?靠祈祷吗?”他的同事苦笑着回应。


    坐在主位附近的M国代表团,阵仗最为庞大。


    为首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戴维森教授。


    他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眼神中带着一种久居高位的傲慢。


    他听着周围的窃窃私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轻蔑。


    “一群庸才。”他心中暗道,“没有我们M国的技术支持,你们连门都摸不到。”


    他对自己国家在超导材料上取得的突破,感到无比自豪。


    他相信,最终能带领人类点亮“人造太阳”的,只有他们M国。


    “对了,戴维森教授,”旁边的一位M国官员低声问道,“听说龙国这次也派了代表,还是那个最近很火的年轻人,叫什么……林锋?”


    “哦?是他?”戴维森教授的眉头挑了一下。


    对于林锋那篇《Nature Physics》的封面文章,他印象深刻。


    一方面,他承认那篇论文在算法上的天才构想。


    但另一方面,他对其中引入的“量子纠G熵”等过于超前的概念,依旧持保留和怀疑态度。


    在他看来,那个年轻人,理论功底不错,但有些好高骛远,缺乏老一辈科学家的严谨和沉稳。


    “一个运气不错的年轻人罢了,大概是龙国想把他推出来,当个吉祥物,在国际上刷刷存在感。”戴维森教授淡淡地评价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位官员笑着附和,“听说他还是个超级富二代,平时开着迈巴赫上学,这种人能静下心来搞科研?我不信。”


    他们的对话,虽然声音很小,但还是被一些耳朵尖的代表听到了。


    一时间,会议还未开始,一股对龙国代表,或者说对林锋的轻视和质疑,便在暗中悄然蔓延。


    晚上八点整,会议准时开始。


    大屏幕上,亮起了数十个视频窗口,连接着全球各地的实验室和会议室。


    周怀瑾院士和林锋的窗口,也在其中。


    “哦?那就是林锋吗?果然很年轻啊!”


    “看着……好像没什么精神的样子?”


    当林锋那张俊美但略带慵懒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立刻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私下议论。


    只见林锋靠在椅子上,双手抱在胸前,眼睛半睁半闭,一副还没睡醒的模样。


    这副姿态,和他“天才科学家”的名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戴维森教授看到这一幕,嘴角的轻蔑更浓了。


    “果然是个被宠坏了的纨绔子弟,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都敢如此懈怠。龙国,真是没人了!”


    他甚至懒得再多看林锋一眼,将注意力转回到了会议议程上。


    会议开始了。


    一个又一个国家的代表,开始上台汇报他们近期的“研究进展”。


    但正如田中一郎所料,所有的报告,都大同小异,毫无新意。


    无非是“我们在某某参数上进行了一些优化,Q值有了0.1%的微弱提升”、“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加热方案,但等离子体破裂的概率依然居高不下”……


    整个会议,充满了沉闷和令人昏昏欲睡的学术气息。


    不少人已经开始走神。


    而林锋,更是“变本加厉”。


    他似乎已经完全“睡着”了,头微微歪着,呼吸平稳。


    这一幕,被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下来,呈现在所有与会者的屏幕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