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7章 医院里也全是套路

作者:风起云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白站在医院走廊的窗边,看着楼下停车场里不断进出的救护车。


    急诊科的灯光二十四小时不熄。


    他回到李奶奶的病房,老人已经睡了,眉头紧锁,枯瘦的手背上插着输液管。


    李奶奶的儿子趴在床边打盹,眼角还挂着泪痕。


    “我去买点吃的。”


    苏白轻声说,替他掖了掖滑落的外套。


    医院食堂挤满了人。


    苏白排队买粥时,听见前面两个护工在聊天。


    “3床那个老头,昨晚走了。”


    “这么快?不是刚做完手术吗?”


    “家属没钱用进口药,用的国产的,效果不行。”


    苏白端着粥回到病房区,在护士站听见几个护士在抱怨。


    “又缺药了,连最基本的抗生素都要批条子。”


    “药房说这批采购的药品质量不达标,退了。”


    “那病人怎么办?”


    第二天,李奶奶需要做一项检查,但预约排到了一周后。


    李奶奶的儿子急得团团转。


    “医生说我妈这情况不能等啊!”


    苏白去找主治医生。


    医生办公室里堆着厚厚的病历本,墙上的排班表密密麻麻。


    “我也没办法。机器就那么多,病人却每天都在增加。”


    他压低声音。


    “如果实在着急,可以去私立医院看看,他们设备新,人也少。”


    苏白查了查那家私立医院的价格,最基础的检查费用是公立医院的三倍。


    下午,苏白在医院门口的药店给李奶奶买营养品。


    柜台前一位老大爷拿着药方,手一直在抖。


    “这药怎么又涨价了?上个月还是六十五。”


    “原料涨价了,我们也没办法。”


    店员说。


    老大爷数了半天硬币,最后还是差二十块钱。


    他默默地划掉药方上最后一种药,步履蹒跚地走了。


    苏白追上去,帮老人付了钱。


    老大爷愣了半天,才颤巍巍地接过药袋。


    “谢谢……我老伴等着这药呢……”


    回到病房,李奶奶的情况突然恶化,开始发烧呕吐。


    医生来看过,说是感染,需要换一种更强的抗生素。


    “这种药医保不报销,你们要自费。先去缴费吧。”


    李奶奶的儿子看着缴费单上的数字,脸色发白。


    他掏出钱包,数了又数,还差一大截。


    “我先垫上。”


    苏白拿出银行卡。


    “这怎么好意思……”


    “救命要紧。”


    用药后,李奶奶的烧渐渐退了。


    夜里,她醒过来,看着守在床边的儿子和苏白,眼泪顺着皱纹流淌。


    “给我办出院吧……这病不治了……”


    “妈,您别这么说,钱的事我能想办法。”


    “你想什么办法?去借高利贷吗?”


    李奶奶激动起来。


    “我宁可死,也不让你背一身的债!”


    邻床的病人和家属都看过来。


    第二天,苏白去找医务科,想咨询医疗救助的政策。


    “救助名额早就满了,明年再来问问吧。”


    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说。


    “可是病人等不了那么久。”


    “那我也没办法。”


    在楼道里,苏白遇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曾经在英才中学维权的家长之一,现在穿着护工的衣服,正在推着轮椅。


    “您怎么在这里?”


    “总得挣钱给孩子治病啊。我女儿查出白血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


    她苦笑着,指着轮椅上的老人。


    “这是医院的特殊服务,一天两百,比当护工挣得多。”


    晚上,赵斌发来一份资料。


    数据显示,本市医疗资源紧张程度在全国排名前列,而私立医院的利润率却年年攀升。


    “有意思的是,几家主要私立医院的大股东,都和英才教育集团有关联。他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赵斌在电话里说。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私立医院正在大量收购公立医院的骨干医生。


    “高薪挖人,年薪翻倍。现在好医生都往私立医院跑,公立医院越来越难了。”


    第二天,李奶奶的病情刚稳定些,医院就通知他们出院。


    “床位太紧张了,后面还有重症病人等着。回去好好休养,按时吃药。”


    护士一边换床单一边说。


    李奶奶的儿子办理出院手续时,发现账单上多出了好几项没听说过的费用。


    “这个特殊护理费是什么?我们没用过特殊护理啊!”


    “这是标准收费,都这样的。”


    收费处的人说。


    回到城中村,发现家里的电来了,水也通了。


    甚至还有工人来维修破损的路面。


    “开发商突然变得这么好心了?”


    李奶奶的儿子疑惑地说。


    王爷爷拄着拐杖过来串门,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


    “听说上面要来检查,他们做样子呢。”


    果然,第二天村里来了几个穿西装的人,拿着笔记本四处查看。


    开发商的人全程陪同,笑容可掬。


    检查组走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工程车再次开了进来,这次直接开始拆除王爷爷家隔壁的空房。


    轰隆隆的机器声中,王爷爷坐在自家门槛上,慢悠悠地抽着旱烟。


    “让他们拆,我就坐在这儿看着。”


    当晚,苏白接到一个电话,是医院那个主治医生打来的。


    “苏先生,有件事我想告诉你。李奶奶用的那种自费药,其实有便宜的替代品,效果差不多。”


    “那为什么……”


    “医院有规定,要达到一定的药占比。而且……那种便宜药经常缺货。”


    “为什么会缺货?”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有人不希望它供应太充足。”


    第二天,苏白去了医药公司聚集的开发区。


    在一家制药厂门口,他遇见几个刚下班的工人。


    “厂子里最近只开一条生产线,说是设备检修。”


    “检修都三个月了,我看是要倒闭了。”


    苏白假装成采购商,进了厂子的销售科。


    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销售员在玩手机。


    “我们要采购一批阿莫西林。”


    “没货。”


    销售员头也不抬。


    “那什么时候能有?”


    “不知道,等通知吧。”


    在厂区里转悠时,苏白发现仓库里其实堆满了药品,只是包装上都印着外文标识。


    “那些是出口的。同样的药,卖给国外比国内便宜,但是厂子能拿出口退税。”


    一个老工人悄悄告诉他。


    回家的路上,苏白在一家私立医院门口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沈明正从一辆豪车上下来,几个医院高管模样的人热情地迎上去。


    他们谈笑风生地走进医院大门,玻璃门缓缓关上,将外面排队等候的普通患者隔绝在另一个世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