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2章 柴荣安排了后手

作者:我不叫还复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百九十二章,柴荣安排了后手


    “还是得看赵匡胤,这才是真正的大男主!”


    “就是,这也算是复来大神少有的,不,应该是唯一的比较爽的主角了!”


    “唯一吗?曹操刘备不爽吗?”


    “爽吗?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关羽张飞这些人,都是英雄,但仔细算起来,并不算是爽文啊……”


    “是爽文,只是结局都不完美罢 了。”


    “三国里的人物,就没一个完美的,除了司马家的。”


    “继续说赵匡胤啊,三国就别说了吧。”


    “赵匡胤这个人,要能力有能力,要野心有野心,并且,心狠手辣也不缺,统一天下是他应得的!”


    “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这一句好牛逼啊!”


    “这一句听着很振奋,但怎么理解啊?”


    “意思应该是——我床旁边,怎么可能让别人酣睡呢?床是最私密的地方了,如果自已床旁边睡了别人,岂不是把自已的安危置于他人之手。”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防患于未然,把所有威胁都要消灭在萌芽状态。还可以理解成——核心权力不能共享,关键领域不容侵犯。反正怎么说都是一个意思,要么投降要么死!”


    “李煜的使者还在那逼叨叨逼叨叨的讲大道理,赵匡胤根本就不听,就是要干你!”


    “这个时代,讲道理真是太可笑了。人家赵匡胤都是黄袍加身当了皇帝的,如果他是个讲道理的人,现在的皇帝应该是柴宗训才对!”


    “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这话都能公然说出来,这个时代还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但是南唐的那帮读书人就是讲道理的啊……南唐的风气估计和宋朝后期差不多,都是文人逼叨叨,但赵匡胤不和你逼叨叨,直接动手。”


    “说到柴宗训,我有个疑问……按理说,柴荣他爹就是黄袍加身当了皇帝的,前面几个短命朝代更是造反的很多。为啥他死的时候,就没安排个后手呢?他死的也不突然,起码有一个月时间准备的啊!”


    “安排了啊,怎么没安排!”


    “安排谁了啊?怎么还是让赵匡胤给篡位了呢?”


    “嗯……他安排的后手就是赵匡胤啊!”


    “额额……”


    “赵匡胤是柴荣的心腹,是柴荣一手提拔上来的,从还是个小官的时候柴荣就很看重他。按理说,赵匡胤确实应该为柴荣守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不是谁都是诸葛丞相的……赵匡胤这么说起来,感觉也不是个好东西。” “这个时代,好东西早死了,能活下来的,没一个好东西!”


    “李煜挺重感情,算是好东西吗?”


    “李煜是不是好东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给他弟弟写的那首词,真是好东西!”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一句好美啊,太有感觉了!”


    “你说,复来大神为什么就能把这种简单的东西,写的这么有感觉呢……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啊!”


    “这就是天赋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既然大家聊到这首《清平乐》了,那我就主动出来讲一讲了啊,这首词确实很棒,上面网友说的很对,复来大神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第一句,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春天本应美好,但与离别相连,反而更添愁绪。这个春半,应该是指今年的春天过了一半了,文中说了,这个时候李煜弟弟已经在宋朝三四年了。春半,是一种意象,或者说是时间流逝的泛指。翻译过来就是:自从分别以来,光阴虚度,转眼已是暮春。目光所及的一切,都让我愁肠欲断。”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第二句,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一句就很好理解了:台阶下飘落的梅花像雪花一样纷乱。刚刚把它拂去,转眼又落满了一身。这一句写的也很有感觉,具体的情形,复来大神在小说中也写到了,但能写出这样的词句,那还得是来神的文采。”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这一句的意思是:鸿雁飞来,却没有带来你的音信,空有其说。路途遥远,就连归梦也难以做成。这一句写的更妙了,音信既无法传来,那便盼望着能在梦中相聚以慰相思吧。然而,就连这最后的慰藉也求之不得。这种写法将思念而不得的无奈与痛苦推向了极致。”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离恨,正像那春天的野草。越走越远,它却越是滋生蔓延。这一句其实还是不翻译的好,更行更远还生,这种写法,太妙了!”


    “确实妙!”


    “本来觉得就最后一句很有感觉,听教授这么一讲,突然觉得这首词每一句都很好啊,都很妙!”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这一句写的很有画面感,一个人站在梅花树下,梅花飘落,他就静静地、痴痴地站着,梅花落了一身又一身。”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这一句也很悲啊!”


    “这首词可以算是李煜最好的一首词了吧,感觉能和辛弃疾的词相提并论了!”


    “按照质量来说,这首词确实比辛弃疾不少词都好了。”


    “另一首呢,就是那个亡国的时候还在写的那首,教授也讲讲!”


    “我也想看看,这首词到底好不好,好成什么样了,能让一个皇帝,皇城都被敌人攻破了,还在那琢磨的写词!”


    “想必是一首绝世好词吧?”


    “额,为啥我觉得一般般啊!比上面的更行更远还生差多了……”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也就最后一句有点意思,其他的都感觉还和之前几首词一样,没什么新意。”


    “我也觉得一般般,教授怎么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