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1章 杯酒释兵权,以后谁打仗?

作者:我不叫还复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百八十一章,杯酒释兵权,以后谁打仗?


    闲着无聊,韩复来一口气写了三章。


    这三章,在整个历史上,也算是有点看头的一段历史了。


    点检做天子,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卧槽,真被那个谁说对了啊,赵匡胤和李从嘉都当了皇帝了!”


    “李从嘉改名成李煜了,这是为啥啊?”


    “避讳吧,从和嘉这两个字都用的比较频繁,不改名的话,老百姓都不能用了,还得找代替字,太麻烦了吧。”


    “赵匡胤……好吧,这两个字用的不怎么频繁。”


    “那个啥,赵匡胤就这样造反了?这感觉一点都不装啊,这还是主角吗?”


    “确实……赵匡胤纯纯就是个反贼啊!”


    “也不能这么说吧,赵匡胤也是被那些部下强迫才做了皇帝的啊,就和郭威一样。”


    “能一样?一样个屁啊!”


    “郭威是不是自导自演的还不好说,但赵匡胤绝对是!”


    “开始的时候和他弟弟还有那些将领商议的时候,就默认了他们的想法,后面直接兵变了,还跟着郭威学黄袍加身!”


    “郭威人家是随便找了个黄旗披上了,赵匡胤这个,是早就做好了龙袍,性质太不一样了!”


    “其实吧,郭威的黄袍加身,应该也是自已安排的!”


    “为啥这么说,郭威那是被逼无奈了好吧!”


    “开始的时候,郭威的确是被逼无奈。但是,当他无奈起兵的时候,也早就想到这一步了,根本不用人逼。郭威和赵匡胤除了黄袍加身一样之外,还有个细节也一样,赵匡胤简直就是照抄郭威的!”


    “哪里一样,是皇帝年幼?”


    “不不不,是契丹南侵!郭威当时进了开封,立了皇帝,突然契丹南侵,他就带着大军抵抗去了,刚出了开封没多远,就兵变了,然后回来了,自已称帝了。大家再看看赵匡胤……”


    “卧槽,还真是啊……赵匡胤这次也是契丹南侵,他也率领大军抵抗契丹去了,出了开封没多远,就黄袍加身兵变了,也回来称帝了。”


    “卧槽!话说,这两次兵变称帝之后,契丹好像就没消息了啊,说好的南侵,自已退回去了?”


    “显然不可能啊!只有一种可能,是郭威和赵匡胤假传军情,就是为了带着大军出开封,好兵变夺位。”


    “还真是,我还以为郭威是好的呢……”


    “郭威当然是好的,再好的人,全家被杀了之后,也不可能继续好了,当他起兵的那一刻,只有当皇帝这一条路了。”


    “话说,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也挺厉害的,这次兵变,他好像是那个领头的,或者说倡导的。”


    “领头和倡导必然是赵匡胤,或许是赵匡胤交代给自已兄弟去干的,但他能干的好,也是个人才!”


    “之前赵匡义还是个可爱的小孩子,现在都能参与兵变改朝换代了……”


    “是啊,李从嘉本来也是个少年小公子,现在都当皇帝了啊。”


    “赵匡胤和赵匡义这对兄弟,开始的时候感情特别好的,不知道哥哥当了皇帝之后,感情还能不能继续好了……别想之前那几个朝代一样,兄弟父子互相残杀起来了啊。”


    “应该不会,赵匡胤是主角,主角的弟弟也应该……好吧,别管他品行好不好,就赵匡义刚成年,他拿什么和自已哥哥争啊,赵匡胤可是绝对威望绝对手段的狠人啊!”


    “是啊,别人改朝换代,先当个丞相,加封王,开府,加九赐,最后三让三辞什么的。赵匡胤呢,从起兵造反,到登基称帝,只用了一天,一天啊!”


    “你不说我还没注意这个,真是只用了一天啊卧槽!”


    “我们学校换个校长效率都没这么快!”


    “别说换校长了,我们班级换个卫生委员都得一周时间的好不!”


    “赵匡胤果然是个牛人啊,也够狠的!”


    “这才是大男主好不,这才是干大事的人!喜欢赵匡胤这个角色,牛逼!”


    “对的,男人就应该这么干,要造反就造反,要称帝就称帝。如果磨磨唧唧像个娘们,那才憋屈呢,说不定墨迹的就被反杀了!”


    “就是不知道赵匡胤这个朝代啥时候又会被推翻……开盘下注,我赌十年,超过十年吃屎!”


    “网上经常看到骗吃骗喝的,那都是开玩笑,今天竟然真被我遇到个骗屎吃的了!兄弟,赵匡胤,宋朝,你说十年?大宋啊,大怂啊!”


    “卧槽,赵家的大宋啊。岂不是说,赵匡胤可以统一全国了?”


    “必然的啊!”


    “赵匡胤这么牛逼,不知道料想到自已的后代们是那个逼样了吗?”


    “之前教授好像就说过,大宋得国不正,为了防止武将篡位,才会那么打压武将,原来是这么个得国不正啊!确实啊,经过前几个短命朝代,再经过两次武将的黄袍加身,正常人都得好好防范武将了!”


    “就是可惜了后来的那些忠臣啊,岳飞,苏轼,辛弃疾……”


    “防范是对的,但过犹不及,就是大问题了!”


    “这种问题,只要皇帝开个头,后面就不是皇帝能控制的了,文臣会把打压武将这个政策发展到极致的!”


    “赵匡胤登基第二年不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吗,直接让那些大将解除了兵权,回老家做富家翁去了。”


    “这个做法很好,没有战争没有流血,但是……现在宋朝刚建立,外面还有那么多小国家,北方还有北汉和契丹,那些将军都回家养老享福去了,谁打仗啊?”


    “对啊,这个剧情设计的太不合理了吧?”


    “赵匡胤他不是一直亲征的吗,额,亲征也得大将……就是啊,这个太不合理了吧?”


    “显然不能是这样的……但复来大神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以我的智商,我也想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所以,教授讲两句?”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大家说的都对,直接让大将们放弃兵权回家养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逻辑。当然,以复来大神的智商,也不可能出现这种低级错误。那就是只有一个解释了——改革了兵权。”


    “改革?兵权?”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