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0章 江东鼠辈,也敢称英雄?

作者:我不叫还复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百四十章,江东鼠辈,也敢称英雄?


    虽然这一章写的快,但韩复来还是等了隔了两天才发表。


    毕竟,写一首好词需要时间琢磨的。


    设计那些典故,也是需要时间思考的……


    嘿嘿。


    “终于又要北伐了!”


    “北伐也就这样了,怕是又要失败……”


    “期待了多少年的北伐,没想到最后却是韩侂胄这个奸臣启动的,不得不说,有点讽刺啊!”


    “确实讽刺,韩侂胄北伐竟然是为了自已的权势,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哎,有种滑稽的感觉。”


    “或许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滑稽和可笑!”


    “但不管怎么说,能北伐就好啊,只要北伐成功了,怎么都好说!”


    “就是,韩侂胄他也是个凡人,北伐成功了,就算他成了大权臣,也总会有死的一天,他死了之后,说不定宋朝还能迎来更好的宰相,更好的时代!”


    “问题是,这次的北伐看着不像是能成功的样子啊……”


    “辛弃疾都不看好这次的北伐……还记得上次的隆兴北伐吗,当时辛弃疾也是不看好的!”


    “朝廷的这些人感觉脑子有问题啊……说北伐,脑子一拍就要北伐,都不好好算算吗?”


    “就是啊,之前被金国打成那个怂样了,就算是想着报仇,那你也应该秘密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啊,或者秘密研发一些厉害的武器啊,有了足够的底气再北伐啊。这个朝廷,感觉好像是自已的军队天下无敌,北伐这是,只是自已想不想的问题,今天想了,一拍脑袋就要北伐了!这不纯纯的傻逼吗?”


    “对对对,我就想说这个问题的。感觉瞎几把北伐一样,能成功才奇怪呢!”


    “辛弃疾前些年弄了个飞虎军,这时候估计早都没影了,好不容易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虽然只有三千人,但也分分钟被削减了,就这样的国家,拿什么北伐啊?”


    “军队还是有的,战斗力确实是个问题……主要是,也统帅也没有啊,辛弃疾这样的人才给弄了个知府的官,这不是扯淡吗?”


    “完蛋了,这次北伐一定失败!”


    “算一算,辛弃疾二十几岁回到南方宋朝,现在都六十多岁了。四十年的时间,卧槽,辛弃疾这个年轻人都有孙子了。如果这四十年宋朝廷好好准备,多强大的金国都能灭了!”


    “是的,四十年,两代人了啊!以江南的粮食产量,只要朝廷愿意,好好练兵,真的是什么国都能灭了。但宋朝的这些皇帝宰相们,就是这么傻逼。”


    “不是他们傻逼,是他们根本没想着报仇的……”


    “也不能这么说,像上面网友说的这种情况,是需要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才行的。就像我们百年前那样……但再古代,民族这个概念应该还没有现在这么强烈。金国灭了宋朝,死的是赵家人,那些当官的可能继续当官,地主们继续做地主,农民们继续种田。所以,没办法万众一心的。”


    “怎么可能,古代的那些外族都被称作鞑子什么的,绝对是有民族认同感的……主要的问题,还是在那些官老爷身上。他们确实可以为了荣华富贵,忘记这个民族仇恨。”


    “学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多,想的就越多,然后就会考虑得失,最终,会是欲望战胜道德!”


    “楼上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了,但确实也有道理……”


    “哎,这小说写的,就像真实的历史一样,根本不像是本小说。”


    “就是,谁家的小说是这样写的……还成正常小说,现在辛弃疾早就当了皇帝,灭了金国,一统天下了!”


    “你这说的还是保守了!如果是小说,辛弃疾在三十岁就应该一统天下了,现在六十多,美洲欧洲还不好说,但亚洲一定是完全统一了!”


    “还真是,我现在看的小说就已经灭了棒子和小日子了,这个时候主角才二十二岁……”


    “回来回来,那个刘裕和刘义隆是什么鬼啊?”


    “八百年前的人,应该是三国之后,唐朝之前的人吧……”


    “这两个人物就是辛弃疾为了写这首词专门编出来的吧,哈哈哈哈!”


    “来来来,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首词,感觉这首词没有之前几首好啊……”


    “啊?不是吧?为啥我觉得这首词是最好的一首词了啊!!!”


    “就是,这首词艺术成分很高的好不,起码三四层楼那么高!”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你说这首词不好?你是认真的吗?”


    “教授教授呢?来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竟达教授清风时雨:“我个人感觉,这首词应该可以在辛弃疾所有的词里面排前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有很多书友喜欢小清新那种,像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种,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首。还有人更喜欢前几天的那首归去来兮,这都是喜欢的风格不同,也不一定说哪个更比哪个好。我个人感觉,这首词的艺术成分是顶尖的。”


    “教授说的好,没有强行教育我,我喜欢你这样的教授!”


    “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就喜欢田园悠闲的诗词怎么了,怎么了?”


    “我喜欢那句,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太喜欢这一句了啊!”


    “少年不识愁滋味不好吗?”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这不好吗?”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一句谁敢说不好?”


    “好好好,都好都好,哪句都好!!!教授还是先讲讲这首词吧,能得到教授这么高的评价,想必定有过人之处!”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好,那我就给大家翻译一下。第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说的是孙权孙仲谋了,翻译过来就是,千百年来,江山依旧,但却很难再遇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了。”


    “啊?”


    “啊啊啊?”


    “这科学吗?”


    “就孙权,值得辛弃疾这样夸吗?”


    “就是,江东鼠辈,也敢称英雄?还是千古难寻的英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