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科试前夕

作者:萧小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就是朝堂!


    这就是党争!


    就算袁崇桂有心庇护庄毅,也因为顾忌到党羽的利益,而选择有限的帮助。


    他都如此,其他派系的大臣,自然不会在意,没落井下石,只顺水推舟,已经不错了。


    朝堂风波一时不会吹到地方上。


    庄毅在四月就背上行囊,踏上了考岁试的征程。


    只可惜,他的大伯、堂兄又一次在府试落榜,不能随行。


    左俊生比他俩还惨,连县试都没过。


    好在,有李承恩安排的团练兵保护,庄毅不需要担心安全。


    至于出行工具,则选择了马车。


    尽管很忙,母亲还是给庄毅连夜赶做了两套崭新的生员服,庄毅长个了,以前的衣服穿着有些小了。


    庄家还给他做了肉干、饼子以及蜜饯,装了一大包让庄毅带着在路上吃。


    当然,除了庄毅能品尝到美食,还有保护他的两个团练兵。


    以及驾车的车夫。


    叮当!叮当!


    马车的前后四个角悬着铃铛,前面亮着马灯,以便于关键时候照亮道路。


    一路上,顺风顺水,半个月后就到了省城。


    庄毅挑开窗帘,遥望着高大的城墙,不免有一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感觉。


    一路上,熟悉的贡院,熟悉的夫子庙,很快到了客栈。


    “毅哥儿,到了。”勒住缰绳,车夫笑着开口。


    他看得出来,庄毅的脸上喜气洋洋。


    这次和上次来不一样,庄毅一开始就没打算寄住在别家,所以让车夫直接把他拉到省城最大的客栈。


    因为庄毅这次照样来的早,所以客栈内人还不多。


    不过,庄毅才进客栈,掌柜的一下便认出了是小三元来了,很热情的将庄毅迎进客栈,又是让店小二取干毛巾,又是让店伙计倒姜汤的,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神童是要住客栈吧,小店有天字号房一间,最配神童。”


    “好呀。”庄毅当即拿出银子,“给我四间天字号房,最好是挨在一起。”


    掌柜的拿了银子,亲自带他们上楼。


    一切安排妥当,掌柜问道:“神童还有什么吩咐?”


    “给我烧一桶热水,哦不,烧四桶,让他们三位也痛痛快快的洗一个澡。”


    “好嘞,我这就去办。”


    庄毅朝两个团练兵,一个车夫拱了拱手,进了自己房间,把带来的东西收拾好。


    刚收拾完,就见几个店小二搬来了澡桶,提来了热水,庄毅给了他们银子,算是小费。


    而后,洗了个热水澡,换了身干净衣服。


    等店小二把澡桶抬走后,便坐在桌前铺开笔墨纸砚,写了一封平安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好在,这里没有烽火,只有家书。


    一共写了四份,一份给父母,一份给小伙伴,一份给府教授。


    最后一份给林老先生。


    写完,附上四钱碎银子,托一个团练兵大哥,抽时间送到阚家的船行。


    由船行行船到荆阳府,转交给庄家,再由庄家送出去。


    写完家书,庄毅就在床上躺着,美美的睡上一觉。


    不知不觉的,到了傍晚。


    店伙计送来晚饭。


    庄毅叫上隔壁的团练兵大哥和车夫,一起吃饭。


    饭桌上,团练兵告诉他,信已经送出去。


    谢过团练兵大哥,用过晚饭,庄毅便坐在窗前点亮油灯,练习策论。


    上一世很多古人痛斥八股文,认为这玩意儿太痛苦。


    最痛苦的,莫过于它到了正式科举时,成了一块敲门砖。


    没有它不行,光有它也不行!


    八股文比重下降的同时,诗词、经辩、策论、判词等等,比重大幅度上升。


    甚至到了每考一次,比重上升一次的程度。


    到了殿试,皇帝更是把策论当核心,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对策。


    真真是苦死人。


    可是,朝廷开科取士,本就是为了优中选优,挑出人才,协助皇帝治理天下。


    据说,如果到了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朝廷还要派教习,对你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祝你成才。


    真是不近距离观察,不知道科举的奥秘。


    庄毅这次的策论主题,是以北方边患为题,试着做一篇御虏策的策论。


    认为,重中之重还是开市,透过贸易掌握北虏的情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写完后,庄毅读了一遍,又讲起揉成一团。


    他很担心,这篇文章被当做为“主和派”鼓吹。


    在这个年代,主和被视为软弱;经贸往来,被认为是资敌。


    以自己目前的身份,这两顶大帽子,戴不起。


    想到这里,庄毅又把纸凑近油灯烧掉。


    而后,庄毅重新取出一张宣纸,就着油灯,换一个思路,重新写一篇。


    不知不觉,就到了后半夜。


    天下起了沥沥细雨,庄毅关了窗子,把第二篇烧掉再睡觉。


    当晚。


    学政衙门,仍是灯火通明。


    来自各大书院的夫子,已经到齐。


    从即日起,到科试结束,这期间他们不能离开学政衙门一步。


    但在他们入住之前,学政按惯例要向他们训话。


    在众人的注视下,新一任学政焦廷,走到了主位。


    “列位,请坐。”


    “谢学台大人赐座。”声音异常整齐。


    “本学台,奉皇上旨意,以庶吉士提督湖广学政,初来乍到,还需要列位鼎力支持。”


    “我等必竭尽全力,辅佐学台大人。”其中一位夫子,代表大家表态。


    这都是客套话。


    焦廷并不当真,只笑了笑,而后道:“上一任学政,留下了一些流言蜚语……”说到这里,故意停下来,给大家思考时间。


    夫子们面面相觑,但都没有出声。


    前任学政顾梦麟涉嫌舞弊,这件事传遍省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坊间猜测,这和神童有关。


    焦廷感觉时间给的差不多了,便道:“前车之鉴啊,本学台不想步其后尘,所以要靠诸位的帮忙。”


    “理当效力。”大家声音有前有后,但都算表了态。


    焦廷目光一闪,“很好。你们要搜肠刮肚,给我把题目往难的方向出,明白吗?”


    “明……明白。”大家都在想,如此一来,湖广的学子岂不要遭大殃。


    焦廷却是轻轻一笑,心里早有盘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