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2章 进考场

作者:萧小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岁试当日。


    母亲给庄毅准备了一份食盒,还拿出给了他做的一套崭新的生员服。


    在全家人的注视下,背着文房四宝,离开了家门。


    巷子里。


    四大才女、林语溪、左俊生都在。


    庄毅打开食盒,分给他们糕点,说道:“我要去参加岁试,你们去学堂上课吧。”


    说着,看向左俊生:“俊哥儿,你也一样。记住我和你说的那些话,千万不要再犯错误。”


    左俊生点点头。


    “考完就来万府。”万柔道,“我给你准备好吃的。”


    “我们也在。”刘槿道。


    唯有林语溪不说话,她和四大才女还没混熟。


    庄毅冲她们笑笑,应声道:“好。”


    然后转头看向林语溪:“你在家等我,我们同去。”


    “可以吗?”林语溪受宠若惊。


    万柔大大方方的表示:“当然可以。”


    “我走了。”


    庄毅说罢,朝着府学方向走去,急匆匆而去。


    大家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都充满了信心。


    府学。


    此刻天还未大亮,许多生员早已在府学外面翘首以盼,神情或紧张、或凝重、或忐忑。


    本朝的六等淘汰制度,就是你考五等留学查看,考六等直接革除功名。


    是以,每个考生都把这个当成一年之中头等大事。


    毕竟乡试每三年一次,岁试却是每年都有。


    大家都很安静,精神高度紧张。


    但随着庄毅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因为参加岁试的不止是应届附生,还有往届的增生,以及更早的廪生。


    但他们,都不及庄毅那么有名,那么年幼。


    只有十岁的他,站在那里,特别扎眼。


    “去年刚参加完童生试,三月就跑来参加岁试,啧啧,未必能通得过。”


    “咦,岂不是说,我们这次有机会压神童一头?”


    “这话挺着不像是读书人该说的话,但是仔细想想还真是,咱们这辈子,怕是只有这一次有机会,以后出去吹牛,都能说这次岁试能压神童一头。”


    “确实,再过几年,我们谁敢说自己比神童强,至于现在……嘿嘿。”


    岁试考的内容,来自于十九类经解,和之前的完全不一样。


    他们觉得自己又行了。


    对于他们的议论,庄毅一如既往地淡定。


    他能看懂这些人眼神里的微妙,但很可惜,岁试不是打官司。


    干瞪眼是没用的。


    大家还是笔下见真章。


    不过,他只让考生们稍微分神,而后气氛重新变得紧张。


    不止是淘汰这个说法,还有廪生的归属。


    廪生,不只有朝廷给廪米,还能免除个人徭役。


    要知道,附生只能减少部分徭役。


    这也是庄毅要努力的原因。


    卯时。


    在考生们紧张的注视下。


    府学大门敞开,衙役们表情严肃,出来把县试流程走一遍。


    庄毅提前取出牌照,轮到自己的时候,交给衙役。


    衙役对他,再熟悉不过,只看一眼就放行。


    府学已经腾空,分区域搭起了考棚,没有半个闲人。


    庄毅随一个衙役到考棚,这和之前考试场地一样,都用布当墙隔开众考生。


    随后,庄毅拿到了一块考牌,在这个区域,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考间。


    然后就是等。


    等检查完所有考生,而考生都到考间坐下,才开始考试。


    有道是,一切奇葩的规定背后,往往有其原因。


    好在,岁试没有县试那么多考生,不用等那么久。


    小吏就拿着答题纸和草稿纸,走进了考场,给每个考间的生员三份答题纸,六份草稿纸。


    岁试内容,两道四书题,一道五言八韵诗。


    正好写满三份答题纸。


    而且岁试只考一场,白天开考,傍晚结束。


    庄毅已经考过童生试,熟练的检查答题纸和草稿纸,确保没有质量问题。


    然后,就是检查笔墨纸砚,确保写作的时候,不会出现问题。


    考生们紧张检查用具的时候。


    学政顾梦麟,按照规矩,到考场巡视一番。


    当然,他来的主要目的,还是冲着庄毅来的。


    他去的第一片区域,正是庄毅所在的考区。


    然后,一眼就看到了考间里,吃着糕点的庄毅。


    “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气定神闲啊。”庄毅的事迹,顾梦麟早听别人提起。


    庄毅正好看过来,和学政对上了视线,不卑不亢的拱了拱手。


    顾梦麟很欣赏他的才华,也略微拱手还礼。


    片刻后。


    顾梦麟移开视线,继续视察其他地方,但对庄毅这里已经有了个想法。


    待会儿我要过来看看,他的卷子答得到底如何。


    哐当!


    随着一声铜锣响起,岁试开始。


    顾梦麟在明伦堂,在无数官员注视下,提起笔来,在题牌上写下了岁试第一场的考试题目。


    题牌誊抄在大的木牌上面,由衙役举着走进考场,走几圈,让考生都能看见。


    庄毅不久看到了题目。


    第一题:子曰。


    第二题:今夫天。


    第三题:桃花源,得仙字韵。


    看到这两道题目,无数考生倒抽一口凉气。


    甚至有人眼前一黑,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怎么就烧到咱们的头上。


    这是成心不让咱们过关是吧。


    可没一个敢吭声,都默默的磨墨,苦思冥想。


    坐在明伦堂,听到考棚传来的吸气声,心里很是满意。


    堂堂学政出题,还能给你们搞简单的题目?


    没给你们搞截搭题,已经是对你们手下留情了。


    要是把题目出简单了,传扬出去,他这个学政的面子往哪搁。


    关键的不是面子,是水平,水平啊!


    看考题很烂,会引起外地学子对学政的鄙视,进而影响学政的风评。


    于情于理,他都没有必要出简单题。


    就是不知道庄毅能不能答上来。


    顾梦麟看向庄毅的方向,心里充满了期待。


    考场里。


    庄毅面对这两道题,陷入了思考。


    先说第一道题。


    原文是: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看上去很抽象,其实很简单。


    因为在这段话的下面,四书讲义有专门一段解释。


    这一段文字,是极力说明天地化生万物的难以测度,以此来显现它们都源于专一不二的道理。


    因此圣人不去治理那繁多的事物,而是治理那根本的少数;不去追求万物的差异,而是追求统一的本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