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8章 销售模式创新

作者:核动力打窝仙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事已至此,功与过我一人承担。”


    魏修眼看瞒不住了。


    也不装了,摊牌了。


    “领导你也别为难,随便出发,该枪毙就枪毙?”


    听到这话,吴向前连连摆手:“这叫什么话,没到那个地步。”


    我什么东西啊?


    我敢枪毙你?


    林老总来了,恐怕都不敢说这话。


    “不过小魏,你按民用出口,却用在军用用途。”


    “这么整,行为有些恶劣。”


    “这样会造成地区局势动荡,大量人员伤亡。”


    吴向前表情严肃,开始上价值了。


    “你的良心在哪里?你的道德在哪里?你的客户渠道在哪里?”


    魏修:“???”


    郑华民:“不是,吴司长,你啥意思?”


    “赚钱就行,死的也不是咱们的人。”


    吴司长突然嘴角上扬。


    “当然,这话关起门来说,都不要外漏。”


    伤天和别伤共和就行。


    国内有落后的产能,国外有需求。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吴向前觉得问题不大。


    “魏总,我不管你是按什么出口的,只要收回来钱就可以。”


    魏修连连竖起大拇指:“怪不得您是考察团团长呢,某些人就只能是副团长。”


    郑华民:“???”


    说谁呢?


    是不是在说我?


    怎么还当着人的面儿夹枪带棒的?


    “不过魏总。”


    吴向前开完了玩笑,圆规正传。


    “你是咋想到这么搞的?”


    “你和中东的客户又是怎么联系上的?”


    讲道理。


    想要完成这种产业转型,产品技术是一方面。


    你首先得有魏修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一根镀锌钢管,他愣是给你刻上膛线,当武器卖。


    其次,你还得有渠道啊。


    中东那块地方的生意不好做,吴向前是清楚的。


    武装派别多如牛毛,相互之间还都不对付。


    想要串联起来,整体大规模的出口,并不容易。


    魏修能在短时间内整合渠道,而且成功卖出产品,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谭忠文,你往前站站。”


    魏修朝着身后的人群挥挥手。


    把罪魁祸……不!


    最大功臣推向了前台。


    “这位是整合之后,临阳钢铁产业的主理人,谭忠文。”


    “我的客户渠道全都是他带来的。”


    介绍完。


    所有人都有些不可思议。


    眼前这个年轻人弱不禁风。


    像是那种一阵风刮过去,嘎巴就死的那种。


    岁数也不大,二十四五顶天了。


    这怎么可能?


    经常跑外贸的人都知道。


    客户渠道这玩意儿是需要积累的,时间是必备条件。


    这么年轻,他凭什么有这么多人脉?


    吴向前爱才之心溢于言表,关心道:“小谭?你是阿拉伯语专业的?”


    “不是的领导,我只是自学的。”


    吴向前:“那你家是不是在那边有渊源?”


    “没有的领导,我爸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吴向前:“那我就有点佩服你了,你是怎么有的这些客户渠道?”


    “都是积累的,我以前跟他们做过生意。”


    吴向前竖起大拇指:“这么年轻,就搞起外贸了,英雄出少年。”


    “等会儿!”


    郑华民突然发声。


    “我看你这么面熟呢?”


    谭忠文一看到穿警服的就有些发怵:“报告!我服过刑!”


    魏修:“别喊!又不是啥骄傲的事情。”


    郑华民立刻就想了起来。


    指着谭忠文的鼻子一阵我去。


    “哎!哎!哎!”


    “对!”


    “我记得你!”


    “诈骗恐怖分子的是不是你?”


    “国内第一个宣扬恐怖主义罪,是不是你!”


    魏修连忙摁住郑华民:“都说了别喊了!人家小谭改过自新了。”


    这一刻。


    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嗡嗡的。


    谭忠文的名声在外,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过一些。


    人家服刑前,空手套白狼,都能赚到恐怖分子的外快。


    那现在改过自新了,而且还傍上了魏修这棵大树,手里有产品。


    赚几个外卖不是洒洒水的事儿?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


    吴向前佩服的看向魏修,连竖大拇指。


    “什么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随后。


    他转向考察团众人。


    “这就是!”


    “不但给小谭这样犯过错误人提供了机会,还物尽其用。”


    “你们啊,真得好好看好好学!”


    魏修:“领导你说话怪好听的,好听爱听多说。”


    吴向前:“所以小魏,你这七家工厂,都是干这个营生的吗?”


    说到这儿,魏修有些犯难。


    “不全都是。”


    “剩下的企业,像农机厂什么的。”


    “销售的产品并不符合我们用户画像。”


    “所以我们还在尝试调整。”


    吴向前:“你的用户画像是?”


    “又穷又横。”


    “穷,意味着他们买不起农机这种高级一点的工业产品。”


    “横,意味着他们也不需要这种高级工业产品。”


    听到这话,众人忍不住点头。


    你别说。


    魏总这个总结又形象又贴切。


    中东老乡是这样的。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在他们眼里,爆炸就是艺术。


    任何放不响的玩意儿,在他们那儿都没啥销路。


    而且害得便宜。


    你说临阳农机厂,虽然在国内是落后产能。


    但生产出来的拖垃圾什么的,动不动就上万了。


    老乡也买不起。


    吴向前也能代入魏修的忧愁:“想出解决办法了吗?”


    “有一点办法,但不多,只能说正在尝试中吧。”


    吴向前:“我们去看看?”


    众人跟着点头。


    魏修也没有任何负担。


    领导好不容易下来考察一次,不能只给人家报功,不让人家看困难。


    他一边走,一边向大家介绍。


    “临阳农机厂算是临阳钢铁厂里增速最慢的一个。”


    “其他厂区已经拿到过亿的销售额了。”


    “但我们觉得临阳农机厂如果能够破局,提供的动力是很充足的。”


    吴向前连连点头:“是的呀,毕竟是高附加值产品,现在有没有破局的方法?”


    “有一点,我们想在销售模式上创新。”


    之前的临阳钢管和煤化工厂。


    魏修一直在产品上做创新。


    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佳绩。


    但高价格的产品,无论怎样穿新产品,价格也是桎梏。


    所以魏修另辟蹊径,在销售模式上找到了突破点。


    “我们准备在临阳农机厂实行配货制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