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把对的东西卖给对的人

作者:核动力打窝仙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生产安全记心间,时刻紧绷安全弦】


    临阳市开发区。


    考察团步入临阳钢管厂第一眼就看到了醒目的标语。


    考察团团长,发改委战略规划司司长吴向前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转头看向前来作陪的临阳市府班子。


    “张市长,搞得挺不错吗。”


    “发展确实很重要。”


    “但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吴向前作为考察团位置最高的人,来这里就是带着滤镜的。


    因为胜利防务工业吸收国资落后产能,短时间干出了成绩,领导们都很欣喜。


    消息传到上级,他们立刻组建了一支专业且强大的在队伍。


    团长由发改委的吴司长带头。


    副团长则是商务局、国资委的几位高级干部。


    而且还带了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者过来。


    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来之前上级说的很清楚,要学习先进经验。


    因此这趟考察,就是奔着表扬来的。


    可听到司长的夸奖,临阳市府的人有些羞愧。


    尤其是张市长和王晗局长。


    他们心里门清。


    讲道理。


    市府真的没什么功劳。


    在胜利防务工业吸收老旧产能的时候,市府大多数都不看好。


    他们觉得


    有接盘侠来了,巴不得把这些包袱甩出去。


    万万没想到。


    市府看不上的老旧产业,竟然在短时间内被魏修变废为宝,甚至还引来了考察团。


    人在家中坐,功从天上来。


    因此张市长很是谦卑:“这主要都是魏总他们的功劳,他的能力太强了。”


    话音未落。


    人群中一位穿警服的领导站了出来:“像这种口号,也是魏总提出来的吗?”


    市府的人看着这位穿警服的领导,有些面生。


    吴向前立刻介绍道:“这位是国安十七局的郑华民局长,也是考察团的副团长。”


    怪不得!


    市府的人为之一怔。


    怪不得人家的警服制式和寻常警服不一样。


    敢情是十七局的领导!


    张市长多少知道一些,十七局全称企业局。


    主要负责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反间谍业务。


    是国安下属的机要部门。


    虽然级别听着不高,但能在国安任职的局长都是高配。


    只是张市长不理解。


    一个前来考察商业的经纪团队,为什么会配一位情报部门的一把手来?


    带着这个疑问,张市长回答了郑华民的问题。


    “安全口号一直都有,这十几年,我们临阳的国企还是很注意安全生产的。”


    郑华民看着墙上的标语,意味深长的点点头。


    他来这里,肯定不是奔着考察商业而来的。


    因为最近五局的同事截获了很多情报。


    说中东地区自制武器泛滥。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怀疑来自国内。


    而且武器上还有中文样式的安全标语。


    郑华民这才以副团长的身份,不动声色的进行调查。


    他的身上肩负着隐藏任务。


    但他并没有喧宾夺主,还是把发言权交给了团长。


    不一会儿。


    胜利防务工业的领导班子也从办公楼内迎了出来。


    以魏修为首,龚鞠和新来的谭忠文分立左右。


    集团里所有副总以上的也都出席了。


    看到这几个年轻的面孔,吴向前不得不再一次竖起大拇指。


    “人都说英雄出少年,诚不欺我,没想到胜利防务的班子如此之年轻!”


    魏修笑着摆了摆手:“主要是年轻人便宜。”


    “魏总还是那么爱开玩笑。”


    吴向前喜笑颜开。


    他在首都开会时见过魏修几次。


    虽然没有深入的交流,但他知道魏修是领导们的爱将。


    对他的能力也有所耳闻。


    “魏总在科研上是一顶一的人才,这是首长亲自认证过的。”


    “只是我没想到,魏总在商业管理上也这么出彩。”


    “硬是把几家面临淘汰的老国企给起死回生了。”


    魏修笑着摆手,深藏功与名。


    他觉得名倒是没什么。


    什么产业转型的大功臣,什么时代改革的先锋。


    都是一堆前缀而已。


    卵用没有。


    最重要的是,那七家工厂现在是赚钱机器。


    有这个就够了。


    于是他挥挥手,开始让龚鞠汇报成绩。


    龚鞠此时也是经典的变脸。


    之前他是集团内部最低处接手这七家厂子的人。


    但两个月过去。


    真香!


    厂子的销路不但打开了,而且还还清了欠着的债务。


    照这个速度发展。


    到了年底,这七家工厂就能为胜利防务提供丰厚的利润回报。


    “吴司长,各位领导。”


    “在我们接手之前,包括临阳市钢管厂在内的七家企业,每年平均亏损一千二百万元,均是资不抵债的状态。”


    “但短短两个月之后。”


    “七家工厂均实现盈利,债务已经缩减到了可控范围。”


    “同时,员工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说到这儿。


    人群中的张市长最为触动。


    以前临阳开发区的工作属于是狗都不去的那种。


    无论是一线工人还是中层管理者,都找不到。


    留下来的员工都是临退休的那种。


    可现在。


    这七家工厂只要一贴出招聘广告,当时就能满员。


    无他,待遇太丰厚了。


    张市长声情并茂的解释道。


    “领导们你们是不知道。”


    “我们市平均薪资6000元。”


    “但胜利防务工业旗下的这七家工行,最低薪资8000元。”


    “而且人家实行六小时工作制,福利待遇也好。”


    “我也不怕各位笑话,到我这托关系,想进这七家厂子的人把门槛都快踩破了。”


    听着龚鞠汇报的财务情况。


    在综合张市长说的工人待遇。


    考察团的领导们脑子嗡嗡的。


    来之前就知道魏修有点东西。


    可咱也没想到,他竟然这么能。


    把老厂子起死回生不说,还能提高高福利高待遇。


    就这个工作时长和高薪资,堪比电网了都。


    吴向前感慨万分。


    “全国像临阳钢管厂这样的厂子有很多。”


    “时代发展中他们自然走到了队伍的末尾。”


    “很多都在泥潭中挣扎,很少能自力更生的。”


    “魏总您治下的这七家企业是例外。”


    “你这种产业转型的先进经验,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请你一定要不吝赐教。”


    面对众人的彩虹屁。


    魏修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风轻云淡的摆摆手:“也没什么,只是把对的东西,卖给对的人而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