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们说整个大粮仓里全都是粮,本官不信。”
“说,你们是不是收了宋阳的钱,快说……”
礼部侍郎的口水都喷到了御史的脸上,让他很是无语。
所有宰相一党的人,也包括满脸黑线的周玉,全都不相信会有这么多的粮食,不应该都是堆满的黄土吗?
御史惶恐地说道:“大人,我们上当了。”
“这里一百四十八个仓位,没有一个仓是黄土,全都是堆满的粮食啊。”
“下官怎么可能被收买,再说了,这一两千人在这里,难道都被平阳侯收买了吗?”
“粮仓内,真的都是粮,货真价实的粮食。”
这御史也很无奈,娘的,老子也是你们阵营的好吧,怎么可能被收买。
现在确认下来,仓内全是粮食,这武帝怎么可能会轻饶了我们?
上当了……
所有人脑子里都出现了这三个字,就像三九寒天内,又往宰相一党的身上泼了一桶带冰碴的水。
一句广告词怎么说的来着:冰天雪地,哇,透心凉。
宰相一党的人员怔住了,心里一万个羊驼飞过,想起来刚刚宋阳那做作的表演,原来都是真的。
旁边的宋阳则笑嘻嘻地指着他们说道:“你们是不是贱啊。”
“我都说了,这个大坑是给卫亲王准备的,可你们就是要往里跳。”
“现在呢,贱。”
几句话直接将不屑和嘲讽表现的淋漓尽致。
可周玉等人却气的无以复加。
到现在,由不得他们不信,今天的事情就是宋阳精心布置的大坑啊。
他肯定是故意演戏,挖点坑,运点土,再数个一二三四五。
没搞到卫亲王,我们傻逼一样的跳了进来。
就说嘛,当时禁军运土欲盖弥彰的样子,还以为是他们慌乱才出现了疏漏,被很多人看到了车里的土。
没曾想,这是人家故意露出来给人看的啊。
今天这局本该跳进来的正主卫亲卫,却在王府继续确认粮食的事情呢。
冯一江正在汇报:“王爷,我们冯家这几日从市面上收购了十二万担。”
嗯?
刚刚和冯一江互相说都是对象先下手的吕家主却惊讶地问道:“我说冯家主,不能吧。”
“你这个数字可不对,你可比我们家族提前了两个多月就收购的啊,怎么可能就这么一点粮食?”
“冯家主莫不是在开玩笑不成?”
“光我们家族,单单不到一个月,就收购了三十二万担啊。”
冯一江听到一下子愣住了。
尼玛,你什么意思?你是想说其它的粮食是老夫贪污了吗?
冯一江脸色一变说道:“我说吕家主,你这话什么意思?”
“大家在这里讨论,这话可不能乱说。”
“你们吕家早就开始收购了,而我冯家则是按照王爷的指示开始收购的。”
“王爷让我们收,我们才开始收的,否则就是抗命。”
什么?
吕家主和冯一江这时才反应了过来。
吕家主:“两个月前就开始收购粮食的不是你?”
冯一江:“两个月前就开始收购粮食的不是你?”
卫亲王一下站了起来,怪不得老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第五卫东也明白了刚刚为啥感觉到怪异出于何处了。
这时间上不对啊,两个多前开就开始收购了。
可三个月前的时候卫亲王借祭陵出京城操控灾民,那个想借十万灾民乱京城的计划还没有正式实施呢。
在那个时间点,知道这个计划的就只有他自己,刘师师和冯一江了。
至于其他家主,那是后面卫亲王在月前才开始让他们动起来的。
在没有收到卫亲王的命令之前,他们怎么可能已经开始收购市面上的粮食了呢。
至于冯一江和吕家主的信息问题,没有得到卫亲王的明面许可,二人自然不会互通消息。
所以,二人都以为,是对方秘密收到了卫亲王的指令,才开始购粮的。
再说了,各大家族都是为了自己家族而战,有点嫌隙实属正常,谁不想在给卫亲王做事的时候拿下头功呢。
那,两个月前就开始收购粮食的人到底是谁呢?
宰相和皇后应该不会,毕竟他们前前后后可是输了三十万担粮食给宋阳的。
也因为这样,卫亲王才把灾民乱京城的计划告诉了皇后和宰相一党,就怕他们再奉献粮食给宋阳。
到底是谁呢,前前后后算算来看,也就只有一个人知道了,那就是武帝。
想到这里,卫亲王额头的冷汗都开始冒了。
第五卫东也吓的湿了后背。
刘师师语音颤抖着对赵高说道:“王爷,这次,恐怕真得谢谢周玉他们了。”
“周玉他们替我们趟了本来属于我们的大坑。”
赵高猛地拿起茶杯狠狠地摔到了地上,书房没有一个人再敢发出半点声音。
而此时的西城粮仓也是同样寂静的可怕。
宋阳的表演还在继续:“本侯从一开始就告诉你们,今天这个局是为了卫亲王设的,你们就是不相信本侯啊。”
“老子都已经劝成那样了,可你们就是一点不听啊。”
“现在怎么样,心里爽了是吗?”
“整个粮仓全都是粮食,你们怎么说,做好准备了吗?”
“或者说,准备好砍头了吗?”
准备好砍头了吗这话一出,直接把惊呆的众人从呆滞中惊醒了。
“宋阳,你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粮,就算把整个京城和附属郡县的粮食全都拉来,你也不可能把它们充满。”
“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
是啊,不可能啊,要把西城的粮食装满所需要的数量那可是巨大的。
再说了,这里的粮食一般是在紧急情况下救灾或者平抑粮价的时候才会使用的。
况且,之前武帝实行了宋阳的政策破解匈奴和高句丽的联众的时候备战,这里的粮食几乎都被运往的北疆前线。
那问题来了,这粮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