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拿起茶几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点上,
深深吸了一口,试图用尼古丁压下心头的震动说到:
“何止是大?
简直是图穷匕见!
一条万吨巡洋舰,一条弹药生产线,一个船坞,
再加上劳德承诺的‘私人赞助’的‘大宝贝’……
美国佬这是下血本了,或者说,在清库存?
用这些他们视为鸡肋甚至垃圾的东西,
就想把我们牢牢绑上他们的战车,成为他们在安南乃至亚太的前哨站和血汗工厂?
这才是邓波利特当初那么‘热心’地给我们送设备、送军火的真正目的吧?为劳德今天的登场铺路!
劳德先生这手笔,可比邓波利特当初画的大饼实在多了。也危险多了。”
作为现在还是全球性帝国的大英帝国贵族,现在对美国还是十分怨念的,
所以不自觉的苏珊的语气就带着愤怒和讥讽。
党建国点点头,眼神冷峻的说到:
“没错。
邓波利特只是一个探路的石子,一个执行者。
真正下棋的人,是劳德和他背后那些掌控着深层势力和美国战略决策的势力。
他们看中的,绝不仅仅是熊猫集团的那些‘小玩意’。”
党建国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邃,说到:
“美国现在在安南有将近两万人的军事顾问、特种部队和后勤支援人员。
各种军事设施在扩建,港口在升级,机场在强化……
苏珊,你怎么看这个趋势?
结合你们……
以往帝国对外扩张的步骤和历史脉络。”
党建国用了“历史脉络”这个说法,
毕竟从党建国的前世今生来说,华夏也只是个区域性大国,全球布局这种事情还处于摸索阶段,
而英国美国在这方面则是十分成熟。
苏珊掐灭了烟,神情变得异常严肃,她走到墙边,拉开幕布,站在一个巨幅东南亚地图前,拿起指挥棒说到:
“党,您这是‘对着答案说题目’了。
但现实逻辑无比清晰。”
苏珊的指挥棒重重地点在安南的位置,说到:
“长远看来,美国未来大规模、直接军事介入安南战争,几乎是必然的!
即使现在还未完全公开化,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预演’,而是正在滑向全面战争的深渊!”
苏珊继续开始条分缕析:
“安南是遏制北方影响力南下的关键屏障,
是美国全球冷战棋盘上的东南亚支点。
美国无法承受失去安南带来的政治、军事和信誉上的连锁崩塌。
安南复杂的地形和政治环境,
是美军测试新武器(直升机、特种作战装备、丛林战装备)、
新战术(反游击、战略村)、
新理论(有限战争论)的绝佳试验场。
他们需要实战经验来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类似冲突。
美国国内的军工复合体,需要战争来维持巨额利润;
华盛顿的政治氛围,不允许任何政府在对共产主义“扩张”上表现出“软弱”;
深陷泥潭本身又为持续增兵提供了“惯性”理由。
西贡已成为CIA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情报中心,
监控北方、渗透邻国(老挝、柬埔寨)、
收集苏联动向,甚至……
监视我们南洋总督府。
这才是劳德今天核心诉求的根源!
一旦美国大规模介入,
他们迫切需要安南,特别是相对稳定的南洋地区,
即我们控制的区域和总督府名义下的港口,成为可靠的前进基地、后勤补给中心和伤病员转运枢纽!
劳德提出的“补给权”,就是为未来美军舰船、飞机停靠港口获取燃料、淡水和基本维护铺路!
他现在不提驻军,只提“补给”,其实是温水煮青蛙的第一步!”
苏珊最后将指挥棒重重敲在地图上,总结道:
“所以,邓波利特也好,劳德也罢,他们送来的所有东西——
设备、军火、甚至那些破船——
都是为了一个终极目标:
把安南打造成,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军事干涉的坚固堡垒!
而我们,他们希望我们成为这个堡垒的‘合作管理者’和‘物资提供者’!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友谊’和‘合作’的终极面目!”
党建国沉默地听着,苏珊的分析与他心中的判断完全吻合。
党建国看向陈秀梅问到:
“秀梅,关于邓波利特……
他今天的状态你也看到了。
那份紧张和不忿,绝非作伪。
他的‘高升’,恐怕另有隐情吧?”
党建国需要了解,这个被牺牲掉的棋子背后的故事,
这有助于理解对方权力结构的更迭和劳德势力的真实意图。
陈秀梅推了推眼镜,翻开笔记本中做了特殊标记的一页,声音清晰而平静,但内容却足以让任何人瞠目:
“党,根据我们欧洲唐人街最新传回的核实信息,以及部分……
公开渠道的花边新闻佐证,邓波利特先生的‘高升’,
确实带有极强的惩罚和边缘化性质。
直接导火索,发生在上个月底,丹麦,哥本哈根。”
陈秀梅略微停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最直接的信息说到:
“邓波利特先生,利用他负责美洲业务期间获得的丰厚佣金,
前往哥本哈根参加了一个名为‘北欧田园体验与动物福祉促进协会’(Nordic Pastoral Experience & Animal romotion Association)举办的私人高端会员活动。
名义上,该协会致力于推广有机农业和提升农场动物福利。”
陈秀梅的语气依旧平稳,但熟悉她的党建国能听出一丝极细微的异样,继续说道:
“但根据我们的情报员深入调查,这个协会的核心圈子和一些‘深度体验项目’,
在特定的欧洲富豪和寻求刺激的群体中……
名声相当特殊。
活动通常要求参与者穿着……
非常‘贴近自然’,或者说是简陋甚至暴露的服饰,与农场动物进行超出常规观察范围的……
‘亲密互动’。”
陈秀梅翻过一页,上面贴着几张模糊
但足以辨认的照片复印件,显然是偷拍或截取自小报的,继续说道:
“在活动期间,邓波利特先生试图与一头据称是‘丹麦红奶牛选美冠军’的母牛进行‘深入交流’时,
不知何故激怒了该牛,被其有力的后蹄……
精准地踢中了……下体要害部位。”
饶是陈秀梅专业素养极高,说到“下体要害部位”时,语速也不由得加快了一丝,脸上也飘起了红晕。陈秀梅尽量用客观的词汇描述道:
“据说当时现场一片混乱。
邓波利特先生受伤严重,被紧急送医。
虽然性命无碍,但……据传留下了永久性的功能性损伤。
更要命的是,现场有几名专门猎奇的小报记者,拍下了邓波利特先生受伤倒地、痛苦不堪且衣衫不整的狼狈画面。
这些照片随后被几家以报道名人丑闻和猎奇事件著称的欧洲小报,如《哥本哈根秘闻》、《北欧轶事》)在头版或显著位置刊登出来。
标题诸如……
《华尔街之狼折戟丹麦牧场,公牛雄心遭遇母牛铁蹄!》、
《金钱买不到的痛:美国金融家在奶牛选美冠军蹄下的悲惨时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