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5章 大战未起,暗战爆发!

作者:酸甜小苹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或许导演部自己心知肚明,蓝军在朱日和基地的主场优势太大,就算赢了也会让蓝军不服气。


    所以才特意在对抗模式上,针对这点做了调整。


    不同于常规的对抗演习,进入战区前会给一定准备时间,可部队一旦拉到演习场,立马就会展开对抗。


    这次对抗分成了两个作战阶段。


    前面一天专门用来临战预热,双方不允许进攻对方,只能在各自的阵地设防,然后派遣侦察部队入场。


    红军可以用这一天时间做文章,把丢掉的先天优势尽可能挽回。


    蓝军则可以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寻找有利的位置构筑阵地以及防线,用来阻挡抵御红军的进攻。


    第一阶段的预热工作结束,才会来到第二阶段的正式开战。


    陈军和高城在内的钢七营高层,都很清楚临战预热阶段的重要性,一致认定关乎能否赢下对抗。


    因此。


    当钢七营被导演部裁判引导,进入到属于内蒙古腹地的红军阵地,便马不停蹄的展开了临战准备。


    各连到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找合适位置把部队展开。


    钢七营的八个连队规模庞大,且各个兵种的战斗需求都不同,不可能全部在一个地方安营扎寨。


    等八个连队按需挑选位置部署完,起码会分布到几十平方公里。


    且部属也是很讲究的。


    因为红军在对抗中属于攻方,所以陈军让高城分配下去的布兵方案,更加偏向于快速进攻。


    两个装甲连不至于前线一左一右,呈犄角之势朝向蓝军的那一边。


    以两个装甲连作为基准点,往后退五百米的中间位置,选了一处高坡反斜面,部署钢七营的“能源中心”——保障连。


    营部就藏身在保障连其中,让规模庞大的保障连成为最佳掩体。


    保障连不仅人数超过三百,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装备也很多,体型也很庞大,需要布置大量的大型帐篷。


    营部指挥中心的大型帐篷,在别的连队可能很显眼,在保障连根本就不够看。


    等整个保障连全部完成驻军,左右前后拉起来三四百米的区域,一眼看过去全是各种大帐篷。


    哪怕蓝军的侦察兵摸过来,又或者是天上无人机来侦查。


    又或者通讯定位抓到了。


    这一眼看过去全都是大包子,根本就没法从中精确的找出营部,没有办法执行斩首打击行动。


    毕竟。


    没有办法精确到具体位置,蓝军就没办法展开行动。


    至于蓝军作为防守方怎么会进攻,别忘了这是一场无预案自主性对抗,攻守方并非绝对固定,蓝军也可能主动进攻。


    说白了。


    只要有办法能够拿下对方,使用任何手段都不会违规。


    蓝军作为打破传统的合成部队,完全可能会用非常规的战术,比如主动进攻将攻方全军覆灭,同样也是符合规定的。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这可是人尽皆知的俗话。


    ……


    保障连坐镇中心能保护营部,这是它的价值之一,其二是向四边输出,能够更好的保障其他连队。


    在保障连左右各五百米处,分别部署装甲步兵连和特侦连。


    两个步兵连部署于中线左右两侧,既能够保护中间的保障连和营部,也能和前线的装甲连快速组成攻势。


    剩下的重炮连、信息连、航空连,都属于关键的核心部队。


    所以这三个连队坐镇最后方。


    其中重炮连派出一个防空排,信息连派出保障班和雷达班组,组成一个综合性的作战单位。


    前出驻扎在两个坦克连和保障连,三者最中间的那个位置。


    这样既能预警蓝军的火炮和飞机,还能在蓝军打电子战的第一时间,能够检测到并作出快速反应。


    八个连各自挑选出驻扎之地,并通报到营部进行汇总后。


    以副营长代行指挥之权的陈军,从这一开始正式接手全营最高指挥,开始了一系列的微操部署。


    后勤和部队管理之类的工作,由高城带着史今等人负责。


    战士思想和情绪之类的,内部的小矛盾小磨擦调节等工作,由教导员牵头来负责去处理。


    制定初步战术打法和研究蓝方等,由首席参谋满广志带队参谋组。


    陈军主要负责执行战术部署,排兵布阵和前期侦查和反侦察等工作,第一天最重要的就是侦查。


    这次演习连军事地图都没有配,钢七营对这里完全就是一抹黑。


    而地图对一场战斗来说极其重要,说的严重点,没有地图的话,钢七营在这里将会寸步难行。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点亮地图”!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为后面的前出侦查留出更多时间,陈军还真的是下了大手笔。


    特侦连除去特战排的九个班,陈军一口气就派出了六个。


    又为了在遭遇蓝军侦察单位时,能够具备一定的战斗力,还得最大化侦察速度,一个班分成两个五人侦察组,分别驾驶一辆车出去侦察。


    特侦连的装甲车不够,还临时从装甲步兵连调配了四辆。


    十二个侦查组以营地为中心,向着前方区域进行扩散式侦察,沿途绘制各自侦查区域的地形图。


    等各班完成绘图工作返回,到了营部就能组合出完整的军事图。


    侦察班组相当于是先头部队,开始探索朱日和基地这片神秘区域,最快也需要三四个小时才有结果。


    钢七营本部正好借着这个时间,把部队的驻扎工作全部完成。


    驻扎工作可不只是搭帐篷搞营区,还得完成明暗哨的部署工作,甚至在某些位置还要布上雷区。


    哪怕这里是红军的大后方,蓝军过来偷袭的可能性很低。


    但防范于未然,终归是好的。


    ……


    红军这边的驻扎工作如火如荼,各单位在营部的指挥下按部就班,前期临战工作进行的很纯熟。


    就这个井然有序的整体架势,最专业的人过来看的都得竖拇指。


    另一边作为防守方的蓝军,此时的部署节奏比红军更快,各部队的执行速度,如丝一般的顺滑。


    有了前面十几场的经验,蓝军已经练得炉火纯青。


    在对抗演习命令开始的那一刻,各连队都接到了来自营部的命令,根据命令直奔各自阵地而去。


    没错。


    不需要只要按照命令前往即可。


    孙东平的指挥风格一如既往,还是在钢七营时的那般“独裁式”流派。


    劣势先不说,优势还挺明显。


    起码作为防守方的蓝军,在孙东平的一言堂指挥下,各部无需做任何动作,直奔安排的地点去驻扎。


    速度确实是非常的快,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布署。


    仅仅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兵马全部到位,剩下的就是防御工事的构筑。


    在适合坦克冲击的狭窄通道,布上雷区用来阻挡。


    宽阔的大地形就把工兵连整上去,大型的挖土机框框几挖斗挖下去,就能在地上掏出一个大坑。


    错落有致的挖上几十上百个坑,几百米宽的路都能变成坦克的禁区。


    再搭配部署在这附近的蓝军,足以让这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成为一道坚固的屏障。


    更别说孙东平这人毛病挺多,但是个人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善于使用各种计谋。


    若是在红军对防线发起进攻期间,孙东平趁机再耍什么把戏,给进攻的红军来几个出其不意。


    红军手里要是没有硬功夫,想突破两道防线无异于痴人说梦。


    前面十二支红军都没能赢,就足以证明蓝军布下的这两道防线,每一道都是极难啃的硬骨头。


    “钢七营,你可算是来了,我等了你那么久,特意为你准备了好几道大菜,前面都舍不得用,呵呵,看我不整死你。


    陈军,合成营先驱者,我呸,狗屁的先驱者,等我把你的钢七营打得稀巴烂,到时候你这跳梁小丑就会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合成营。”


    已经连续赢了近三十场对抗,孙东平如今前所未有的自信心膨胀。


    哪怕现在对抗演习才刚刚开始,他却已经稳操胜券,仿佛已经提前看到了,陈军输给他的那副惨样。


    想到陈军在他面前只能低声下气,所谓的军事天才被他踩在脚下。


    孙东平笑了。


    笑得很狂很疯很得意!


    ……


    三个小时后。


    钢七营派出去的侦察组陆续返回,都出色的完成了格子绘图任务,拼组出了演习场将近三分之二的地形图。


    剩下的三分之一是蓝军实控区,太靠近那边会被蓝军发现。


    所以目前还没有深入,也就没有绘图。


    不过这份地图已经够用了,最起码已经足够钢七营营部采纳,制定出前期的部分行军路线,最佳的进攻路线,在什么地方设置警戒等等。


    尤其是作为主攻的装甲连和步兵连,已经可以展开连队级进攻演练。


    用于警戒的明哨和暗哨,这时候也可以同步部署出去,卡在各个关键位置,以防止蓝军渗透。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前沿侦察!


    十二个侦查组没有侦查的区域,红军不可能就这么放任不管,因为这些区域才是最关键的。


    只有渗透到蓝军阵地深处,才能够搞到红军想要的关键情报。


    侦查的最快方式肯定是天上。


    可惜钢七营还没有无人侦察机,就连大型的无人侦察机申请也没下来,唯一的空中单位就是直升机


    蓝军的防空火力如何不得而知,陈军不敢把直升机部队派出去。


    万一蓝军也有导弹部队的话,贸然将直升机派出去进行空中侦察,无异于把肉送到了老虎嘴里。


    所以对于红军部队的侦察,还是只能靠地面部队进行。


    且分成两个方向。


    首先是让信息连全力运转,务必找出蓝军的通讯,并设法对其进行拦截监听,和蓝军来一场电子对抗。


    其次是派遣出尖刀侦察班,从地面渗透到蓝军后方去。


    为了确保侦查出有用的信息,尖刀侦察班能够尽可能的深入蓝军,搞清楚蓝军的具体兵力配置。


    陈军不仅派出了七连的“老王牌”,由史今回归亲自带队尖刀班行动。


    让已经成为士官长的史今回来,实在是陈军目前的无奈之举,目前钢七营还真没有深入敌后侦察,具备指挥能力,并且顺利完成任务的骨干。


    伍六一和成才有这方面才能,也有过这方面的战斗经验。


    可两人都还在军校待着。


    白铁军和甘小宁能力很不错,在一年前扩编期间加入的马小帅,也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排长。


    谢冲等一众老尖刀班成员,同样是能力有余而指挥不足。


    陈军对此次侦查非常看重,绝对不允许任何有失,为了最大化成功率,只能让老指挥史今又亲自上阵。


    钢七营正规班出一个尖刀班,陈军依旧别得不是很稳妥。


    本着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陈军特意又通知了特战排组一个精锐班,与尖刀班一起展开渗透侦查。


    这样即便一个班出现意外,还有另外一个班能够顶上。


    毕竟只有一天的临战准备时间,代表着陈军只有一次派遣侦察的机会,一旦失守将再无机会。


    等到第二阶段再派兵去侦察,就会占用钢七营攻打的时间。


    到时候会极度的被动!


    史今对于陈军的这方安排,没有任何的抵触情绪,没有因为已经在营部就职,就不想再干前线工作。


    反而非常感激陈军的信任,在心里咬牙一定要完成任务。


    特战排那边更是一派火热。


    敌后渗透侦察本就是特战职能,特种兵最擅长干的工作之一。


    别说整个特殊排战士积极踊跃,就连已经成为副连长的拓永刚,都火急火燎的找到陈军走后门。


    想要亲自带队前出侦察,为钢七营立下第一份功劳。


    陈军本来是不想让他参与的,毕竟特侦连现在基本是拓永刚在指挥,少了他还真的是有点小麻烦。


    可拓永刚的态度非常坚决,并表示他必须要趁这个机会拿出成绩。


    否则这个副连长,他坐得不安心。


    陈军考虑到拓永刚好面子,也确实没有为特侦连做出过什么贡献,


    要是拓永刚能完成侦查任务,为钢七营的获胜立下大功劳。


    那他成为副连长,没有人敢说二话。


    于是陈军答应了拓永刚的请求,由他来负责带一队特种兵组成精英班,和史今带领的尖刀班负责渗透侦察。


    并在出发前专门叮嘱两人:“你们此行的任务非常艰巨,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必须在明天中午十一点钟之前,搞清楚蓝军的兵力配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