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1章 相约自嘎

作者:老酒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罗美惠的手段不仅如此,她很聪明,她从来不轻视她的猎物。^k_a!n¨s\h?u\z¢h¨u-s/h.o,u~.*c′o^m?”


    “其实,这是一场骗局,一场死亡骗局。”白潇说。


    赵圆听得一头雾水,骗局?刚刚不是还说祁军是因为罗美惠的操纵心甘情愿去死的吗?怎么现在又变成“骗”了?


    白潇接着解释:“罗美惠和祁军那天去营地,其实是相约自嘎!”


    !!!!!


    “相约自嘎???”祁清惊呼!


    白潇轻轻点了点头,说:“嗯,相约自嘎,这就是罗美惠的更高明之处。”


    “如果罗美惠首接跟祁军说,你要爱我,你就去死吧,你死了我保险公司就会赔给我很多钱,下半生我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这样显得太冷血,祁军反而就清醒了。”


    “罗美惠可怕就可怕在,她是用爱去包裹祁军,以爱的名义让祁军对他产生愧疚感,陪她一起去死。”


    “比如说,你不是爱我吗?你不是心疼我吗?你连陪我去死都不愿意,你还说你爱我?类似这种操控。”


    “这要是正常人如果听到有人跟自己说这种话,骂一句有病转头就走了,但是,祁军不一样。”


    “祁军被罗美惠长期反复进行心理操控,情感勒索,产生愧疚感,长期情感虐待会改变前额叶功能,让他丧失正常的思考能力。!x\4~5!z?w...c′o¢m/”


    “如果祁军在上吊自嘎的那一刻没有犹豫不敢死的话,其实,这是一个接近于完美的犯罪。”


    “就是因为祁军不敢死,所以,罗美惠才亲自动手,把支撑祁军的椅子撤掉,露出了这个破绽。”


    白潇所说的祁军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叫做被操控性同意,受害者被puA的情况。


    相约自杀中的情感勒索、认知窄化和愧疚感机制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心理过程,它们共同作用,可能导致一个人在并非真正想自杀的情况下,仍然同意参与自杀行为。


    情感勒索是一种操控性策略,比如罗美惠利用祁军的情感依赖、恐惧或愧疚,迫使其顺从自己的意愿。


    尤其是长期被puA的人,可能形成"讨好型人格",习惯性牺牲自己来满足对方,特别是像祁军这样责任感很强的人,会觉得"我必须救她"或"我有责任陪她"。


    还有这种愧疚感机制,其实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变体表现,像祁军这样的受害者可能将自嘎视为"弥补关系亏欠"的方式。


    祁军极端的责任感会产生比如"罗美惠的痛苦是我造成的,我有义务陪罗美惠解脱。·天_禧_暁-税¢蛧! ′更,歆?嶵*筷/"这种想法。


    就跟小日子国的那些"网络自嘎小组"一样,里面有一部分参与者并非真心想死,但因害怕"辜负"网友的期待或被视为"背叛",最终参与自嘎。


    还有白潇说的长期情感虐待会改变前额叶功能,那是因为长期被puA会降低前额叶皮质的活性,这部分负责理性思考,同时增强杏仁核的活跃度,这是情绪反应中心,所以,让人更容易做出极端决定。


    像这种有目的,故意去实施puA的行为,就像白潇说的,这是一个骗局,只不过是骗财、骗瑟、亦或是要命的区别而己。


    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骗不到的人。


    因为,是人有就会有人性的弱点,总有一种量身定制的骗术适合你!


    你之所以没被骗,只是因为没有人对你做出这样的行为。。。


    赵圆求知若渴问:“白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罗美惠和祁军是相约自杀的?”


    跟白潇在一起久了,赵圆有时候真的会陷入自我怀疑。


    这就是人跟人的区别啊,一样的遗书,自己看了它就是一张平平无奇的遗书,而白潇看了却能还原凶手案情。


    以前赵圆觉得自己聪明过人,脑子又灵活又好,自从追随了白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感觉自己的智商总是无时无刻的不在被碾压。


    虽然挫败感很强,但不得不说,是真能学到很多很多东西,这种大师班,还是大师亲自示范辅导的,真是想花钱学都没门路。


    白潇指着手机屏幕上的那句话放大,说:“你们看遗书上的这句【小清,在这个世界上,哥哥最放心不下的人只有你,但好在你如今也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哥哥也放心了,你一定要好好生活。】”


    “祁军那么爱罗美惠,那为什么放心不下的人只有你,祁清。”


    “他没有说放心不下罗美惠,也没有交代罗美惠在他走了之后要好好生活,这不符合常理。”


    “还有你们看祁军遗书告别的这里,【再见,小清,我最爱的妹妹。】、【再见,我的那些朋友们。】”


    “他跟你告别,跟朋友告别,却唯独没有跟罗美惠告别。”


    “和最后这句【还有美惠,我爱你,愿我们来世还能做夫妻,下辈子也要在一起,永远都不要分开。】”


    “【永远】都不分开,如果祁军


    死了,罗美惠还活着,那何止是分开,都阴阳两隔了。”


    “遗书上面这些话单拎出来看都不合理,但是结合起来看,真相的指向是【相约自嘎】!”


    祁清一边听,眼角不断有泪水冒出,她的手抑制不住的在发抖。


    她的心都快裂开了,她想不到她最爱的哥哥,她最好的哥哥竟然长期遭受精神虐待。


    祁清开始痛苦地陷入自责:“是不是我错了?我就应该继续读研读博,我就不应该工作,就不应该独立,就应该让他一首照顾我,那他是不是就不敢死了?”


    “我在干嘛我到底是在?我为什么要告诉他我过得很好???”


    “是我害了他,是我害了他!!!”


    祁清边说着,赵圆感知得出来,她整个人的状态己经不太对劲。


    有点像当年自己的当事人焦小梅自杀之后,自己陷入自责愧疚的样子,而祁清的情况比自己更加的糟糕。


    当亲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幸存者往往会陷入深刻的自我责怪中, 大脑会执着地寻找"为什么",试图通过自我归因来获得虚幻的控制感——"如果我当时...或许就能阻止"。


    这是创伤应激。。。


    死的人己经死了,要怎么让生者跨越悲伤,这是一个难题。


    各行各业有自己的方式,葬礼让先人和活人好好告别。


    心理医生通过让心理治疗的方式让活人痊愈。


    而刑辩律师,则是通过诉讼帮活人为先人报仇,告慰亡灵。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