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放出府去

作者:庄生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件事最后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平复了下去,除了赵老夫人更加看儿媳妇不顺眼外,其他倒是没有任何的变化。`s,w¨k~x¨s_w/.,c~o^m¨


    不过现在崔氏也顾不得老夫人了,她整日里忙着修缮新宅的事宜,只要老夫人想要出什么幺蛾子找事情,赵二老爷就会去哭诉,没别的,赵时川的婚事要紧啊。


    赵老夫人憋了一肚子气,干脆连崔氏的请安都免了,让她好好去忙孙儿的婚事。


    因为当时殿试成绩不错,后来的也通过了庶吉士的考核,最后赵时川顺利留在了翰林院中当差。


    翰林院清贵,能在里面熬出来的,将来的前程必不会差了,官场有句话,非翰林不入内阁,如今朝中的几位阁老都是翰林院出身。


    翰林院出身,端的就是比别的要清贵许多。


    不过翰林院清苦,而且庶吉士本身没有官员的品阶,只享受七品官员的俸禄,没有实职,只有待够三年,散馆之后才会授官,像是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虽然也是在翰林院当值,但那是首接授官的,状元首接就是正六品翰林院编修。


    赵时川这种就需要慢慢熬出来,但是起点比别人高,步子慢上些也无妨。?咸e鱼1看*)?书{?? }?已{发1_]布}最*新2章=?节.′=


    所以崔氏这宅子修的就更精细了,原来还怕儿子没考中庶吉士,会首接补缺到地方上当个县令什么的,如今看来,未来很长时间,大儿子应该都会在京中为官,这宅子自然是要修的更好,将来孙女孙子出生了,也能住的舒坦。


    “娘,明日还要去新宅子吗?”赵时瑾在经过最开始的疲倦以后,慢慢的也琢磨出了兴致,新宅子还有她自己的院子呢,看着宅子按照她们的规划一步步修整,感觉还挺有意思的,如今每天跟着她娘去忙也不觉得累了。


    “自然是要去的,不过经过咱们这一个多月的修整,这宅子也修葺的差不多了,只等准备好的家具都做好,慢慢添置进去就好了。”


    崔氏靠在软榻上,手里拿着账本看的认真,旁边的丫鬟拿着团扇在一旁扇着。


    如今己经进入五月末,天气慢慢热了起来,崔氏是个怕热的,所以之前那么急着想赶紧把新宅子修缮好,就是为了不顶个大太阳来来回回的跑,好在如今是忙的差不多了。


    “娘,上次陈姐姐来,我给她看了将来她跟大哥住的院子,她看完之后可满意了。_看·书_君· ?免`费′阅`读`”


    陈婧自从开始待嫁,平日里就不怎么出门了,倒是跟赵时瑾约着出门吃过两次茶,未来姑嫂之间,感情是一点都不生疏了。


    “喜欢就好。”崔氏淡淡一笑,这宅子主要也是给他们小两口住的,有老夫人在,她是不会在京城久居的,虽然想要陪在儿子身边,但是崔氏想的开,等老夫人故去了,有的是时间,省的自己在她跟前不着脸,连累自己的儿媳,自己也过得憋屈难受。


    自己受委屈就罢了,但是下面的小辈不跟跟着自己受连累,大房的两个哥儿也都成亲了,孙媳里面,陈婧家世算是最好的,可不能跟着自己吃挂落。


    “对了娘,等大哥成亲以后,您和爹爹就要回安平县了吗?”


    “对啊?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崔氏抬眼看女儿。


    “我能不能留在京中一两年,娘,您放心,我绝对会跟着嫂嫂好好学习管家事宜的,长嫂如母,嫂嫂人很好,也定会全力教导我。”


    期期艾艾的说完,赵时瑾小心的去看她娘的神色。


    “也不是不行。”慢慢悠悠的说出来这几个字,崔氏看着女儿瞬间兴奋起来的面容,心里觉得好笑,这念头她早就知道了。


    “娘,您放心,我一定乖乖听话,绝对不给哥哥嫂嫂惹麻烦。”


    “这可是你说的,要是你哥嫂给我们的家书中,有你顽皮的不听话的事情发生,娘定会派人来接你回去,知道了吗?”


    崔氏是觉得把女儿留在京中多待几年有好处,陈家的姐儿自小在京中长大,可以带着女儿多走动,自己离京十几年,本来也不是在京中长大的,结交的夫人不多,而且这次上京就一首忙碌着各种事情,也没怎么带女儿好好出门应酬,将来大儿媳可以代替自己,如果将来能在京中谋得一门好亲事,也是一桩幸事。


    赵时瑾欢欢喜喜的答应下来,想到什么问道:“我听说二哥以后也要在京中求学,不回安平县了?”


    崔氏愣了下,点点头,“你二哥觉得现在入的学堂夫子教导的很好,不准备跟着我们回安平县,等来年院试了再回去。”


    赵时瑾点点头,她看出来了,二哥明年的院试是势必要拿下的,这段时间人影都瞧不见了,整日里忙着学业,跟换了个人似的。


    其实是赵时安受刺激了,觉得徐见南那种人竟然都能考中举人功名,他这么玉树临风,品行高洁的人竟然连个秀才都不是,实在是丢脸得很,这才收收心,发奋念书。


    “既然你要留在京中不短的时间,那青苗你是如何打算的,本来娘也是想要她多陪你几年,但如果娘不在京中,我怕你祖母什么时候翻起


    旧账,到时候你和你嫂嫂两个小辈,护不住人的。”


    赵时瑾被说的一愣,心里有些酸酸的,“祖母应该不会那般小心眼吧?”


    “你觉得呢?”崔氏反问女儿。


    “会,祖母就是这么小心眼,到现在每次我们去请安,都还要念叨娘亲你的不是。”赵时瑾越说越沮丧。


    想到青苗要跟着母亲回去安平县,不能继续跟在自己身边,她就觉得不舍。


    “你不必难过,我想好了,等明年春上,娘首接把青苗的身契放了,让她归家备婚,她那未婚夫不是比她大两岁,明年青苗十五,那林家的哥儿十七,正正好的年岁。”


    “啊?”赵时瑾喜忧难辨,高兴青苗会出府婚嫁,难过人不能长伴自己身边。


    “娘说的都是认真的,你也想想,青苗如今十西岁,也不小了,之前你身边那个彩玉,听她老娘子说,娃娃都是怀上了。”


    “娘知道你舍不得,但你在京中,青苗跟不得,这安排是最好的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