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母知道大婶也是好意,虽然觉得司知青肯定不是这样的人,但这话听进耳朵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端着洗好的衣服回到家里,刚好看到儿子从外面回来,宋母便连忙拉了宋鹤归,将大婶说的话给他说了一遍。
试探般说道:“要不,你去问问司知青,你们什么时候能结婚呢?”
宋鹤归当然也想和司遥结婚,但他觉得没必要问。
司遥肯定不是这样的人。
他相信她!
而且司遥今年才刚分到这边,回城名额根本就轮不上她。
最近宋鹤归去了几次镇上,明显感觉外头风声没有那么紧了,他觉得国家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迟早会有全面开放的一天。
这段时间黑市的管束越来越松,上面几乎对这种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说明上面已经开始松动了。
所以宋鹤归合理猜测,距离全面开放,也许就在眼前了。
宋家以前是地主,虽然抄家时被掘地三尺,什么东西都不剩了,但狡兔还有三窟呢。
宋鹤归的爷爷当初察觉到局势不对,曾在山上埋了不少东西,为的就是给子孙后代留条后路。
宋鹤归的爷爷只在临终前将这事告诉给了宋鹤归,就连宋鹤归的父母都不知道。
宋鹤归以前只想安稳度日,他原本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去碰那些东西,可现在他想给司遥更好的生活。
所以前段时间他将那些东西拿了一部分出来,到黑市去变卖了。
最近宋鹤归晚上都会去那边做些生意,已经赚了不少了。
他也不是每天去,基本就是看情况而定。
虽然上面对这事松动很多,但到底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宋鹤归最近对于结婚的事情反倒没有那么着急了。
如果他因此出事了,司遥也还可以有别的选择,不必受他拖累。
如果没出事,等将来时局好转,自己再娶她,也能给她更好、更稳定的生活。
所以宋鹤归只说:“不着急,是我暂时不想结婚,和司知青没关系。”
“再说替她干活本来就是我心甘情愿的,就算她不和我处对象,我也会替她干,都是顺便的事情,谈不上什么骗不骗的。”
宋母听他这么说,也只好作罢。
-
晚上,何皎皎到知青点将司遥给叫了出去,愧疚道:“对不起啊,我真的尽力了,但我爹怎么都不肯答应。”
“啊没事。”司遥对此本来就没抱多大的希望,于是转了话头问道,“我听说你最近一直在看高中课本?”
何皎皎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自己可以稍微给司知青透露一二,做好高考的准备。
她道:“对,我觉得国家未来或许会恢复高考,所以提前学习。”
司遥认真想了想:“你的想法也不是没可能的,我最近看了一些报纸,上面很多文章都写了各地区对于人才的渴求,这说明国家是缺失人才的,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所以恢复高考确实是有可能的。”
何皎皎眼睛一亮,果然还得是司知青。
她将这些话说给别人听,别人都不信,还道她异想天开,只有司知青肯定了她!
“既然这样,那司知青你其实可以不用那么急着回城,等高考恢复了,你可以通过高考回城啊。”
何皎皎想起什么,又道:“以前宋同志也是念过书的,而且成绩还相当优异,这两年你还可以和他一起学习,到时候你们还能一起参加高考。”
司遥却摇头道:“可这毕竟只是一个可能,未来还要等多久还不一定呢,这好不容易摆在眼前的机会,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而且…”她犹豫了一下,又低声道,“而且,我其实也没有那么喜欢宋同志,只是觉得他比较适合而已,如果回不了城我可能就认命嫁给他了,可现在既然能够回城……”
何皎皎:“……”
她麻了,真的!
本来想着只要司知青没干脚踏两条船、欺骗人感情的事,那两人以后或许还能和好呢。
可现在看来,那是完全没希望了。
司知青竟然没那么喜欢宋鹤归。
这说明什么?
说明司知青不可能等着宋鹤归,她回城后很有可能就会嫁人!
那自己抱大佬老婆大腿的计划不是完全泡汤了吗?
唉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问题关键在于,司知青她还没放弃回城!
可名额不可能给她呀,这说明司知青很有可能会像上辈子那样动歪脑筋。
果然,何皎皎听到司遥又问道:“何同志,你知道你爹将这个名额给谁了吗?”
何皎皎摇头:“还没决定,但大概率应该会是程知青吧,他来咱们大队好几年了,而且在村里表现得也很好,所以我爹很有可能会将名额给他。”
司遥点头冲她笑了笑:“我知道了,谢谢你,你看书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来问我,我如果知道一定会替你解答。”
“好。”
何皎皎原本还想劝她两句的,可司遥说完就走了。
她只好原地叹息一声,回家去了。
司遥回到知青点,刚好也听到知青们在说:“这名额多半是程知青的,他是这里的老人了,有名额肯定先给他。”
司遥眼神闪烁,既然都这么说,那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程礼廉最近被派去修水利去了,对于回城的事情还不知情。
司遥原本还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将程礼廉的名额弄到手。
谁知程礼廉第二天回来后,便单独叫了她过去,然后递给她一个蛤蜊油:“这个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