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1章 自产因素

作者:九点睡觉睡不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问问她们需不需要派人去接应。”


    “她们说不用,而且有事要向您汇报。”


    “让她们回来后直接到工作区来找我。”


    “好的。”


    七号港口处,灌木丛生,一片荒凉。


    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冒出了几个身影,正是谭晓琳、田果、曲比阿卓等人。


    她们穿着潜水装备上岸,刚一踏上陆地,潜水装备就神奇地变成了干净的衣服。这是陈夏根据纳米服升级改良的新装备。


    “大家都还好吧?”谭晓琳关切地问道。


    “没事,都好着呢。”众人纷纷回应。


    ……


    谭晓琳一行人已经收到了屈菁菁的指令,径直朝陈夏的工作区走去。


    “滴——”谭晓琳将工作卡放在门禁上,门应声而开。


    “头儿,任务顺利完成。”她向陈夏报告道。


    “好,辛苦了。”陈夏点头表示赞许。


    “不过,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谭晓琳话锋一转。


    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东西,放在陈夏面前。


    “这是我们在仓库里发现的。”


    “红外线切割仪器?”陈夏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上的物品。


    照片上布满了红外线的踪迹。


    “这是怎么回事?”他皱起眉头问道。


    “我们选择七号港口上岸,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个。”谭晓琳解释道。


    “你的意思是说,七号港口可能被人动了手脚?”陈夏敏锐地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


    “对,这些红外线像是被人为地布置了某种装置,如果没有专门的设备,根本发现不了。”


    “你们戴的眼镜在其他区域有发现吗?”陈夏追问道。


    在执行任务前,他给谭晓琳等人配备了特制的雷达眼镜,只要被眼镜扫到的区域存在辐射性物品,纳米服就会自动显现。


    “七号港口没有,我们在278仓库进行了彻底搜查,没找到启动红外线的仪器设备。”


    “只有那一片区域有红外线?”


    “是的。”


    278仓库并不是谭晓琳等人进入的第一个仓库。在诸多仓库中,她们都安装了摄像头,唯独这个278仓库没有任何电力设备。


    “278仓库无法安装摄像头,我们在外围设置了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仓库的情况。”


    “这段时间里,278仓库并没有出现异常。”


    “好,我知道了。你们先去休息,准备迎接新的任务。”陈夏吩咐道。


    “是。”众人应声而去。


    谭晓琳等人离开后,陈夏陷入了沉思。


    无缘无故出现红外线,真是耐人寻味。


    当屈菁菁告诉他谭晓琳等人会从七号港口上岸时,他就感觉她们可能发现了什么。


    现在看来,七号港口本身并没有问题。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其实现在到处都有红外线存在。


    因为太阳光的照射,这是无法避免的。只是由于大气层等自然因素的削弱作用,红外线对人体并不会产生影响。


    “这些红外线会不会是太阳光的自然产物呢?”陈夏心中暗自琢磨。


    “如果是的话,那又是谁有这样的能力能够调动自然光呢?”


    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某些可能的身影……


    此时,娄小云、叶寸心和唐笑笑也已经回来了。


    按照陈夏的指示,娄小云开始协助屈菁菁展开工作。


    “这里的对准气流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这是数据分析报告,你给头儿送过去吧。”屈菁菁将当天的数据分析报告打印出来交给了娄小云。


    “好的。”娄小云接过报告转身离去。


    她刚走进办公区就看到陈夏正出神地想着什么。


    “头儿,这是今天的数据分析报告。”娄小云轻声说道。


    陈夏迅速浏览着报告内容,突然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特定的区域上。


    “对准气流还需要继续监测。”他沉声说道。


    这些对准气流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正是其他三个板块所带来的影响。


    “要着重分析自身产生的因素。”他进一步指示道。


    另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这第四个板块自身所产生的对流。两面同时形成对准气流的概率相当高。


    “头儿,对准气流的形成趋势愈发明显了。”陈夏话音刚落,屈菁菁的声音便紧随其后响起。


    屈菁菁将刚刚重新梳理分析的数据递给了陈夏。


    “这比先前的数据影响力度还要强烈。”娄小云瞥了一眼数据,轻声说道。


    “没错,照这个趋势下去,这个区域形成对准气流的情况将会愈发严峻。”陈夏沉声道。


    “立刻通知唐笑笑、谭晓琳、曲比阿卓、田果四人,驾驶幽灵潜艇前往该区域,执行量子隔离任务。” “我这就去传达指令。”屈菁菁说完,便匆匆离去。


    “娄小云,你现在立刻进入大数据中心,对这个区域进行严密监控,为谭晓琳她们争取时间。”


    “好的,我马上行动。”娄小云点头应允。


    这并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陈夏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只是没想到这种自然现象的演变会如此迅速。


    “头儿,我们已经抵达一号港口了。”谭晓琳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响起。


    “很好,立即驾驶幽灵舰出发。”陈夏果断下令。


    “是!”


    陈夏打开电脑,同时,面前的巨大显示屏亮了起来,上面清晰地展示着幽灵舰的航行轨迹。


    幽灵舰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如同幽灵一般,雷达难以捕捉其踪迹。舰体外层覆盖着一层特殊物质,这是陈夏的独创,只有使用他研发的特定仪器才能探测到。


    而且,幽灵舰在海中的速度惊人,其行驶速度远超世界上任何一艘军舰,达到了它们的十倍之多。


    在如此高速的航行中,舱内设计也经过了特殊处理。为了适应人体生理需求,避免高速运动带来的不适,舱内启动了智能适应模式。无论舱外环境如何变化,舱内都能保持相对稳定。


    “头儿,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了。”谭晓琳的声音再次传来,陈夏看了一眼时间,仅仅过去了三十分钟。若是换作普通潜艇,至少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到达。


    “方位:3370,下潜深度:15000米,涡旋机运作频率:899,开始执行任务。”陈夏冷静地发出指令。


    “是,正在下潜中。”谭晓琳回应道。


    与此同时,通讯器中传来了娄小云的声音:“头儿,对准气流的速度加快了,数据波动频率越来越大。”


    “好的,密切监控。”陈夏沉声道。


    “是!”娄小云应道。


    ……


    “头儿,幽灵舰已经成功下潜至指定深度。”谭晓琳报告道。


    “准备启动量子隔离屏障。”陈夏下达指令。


    “是,量子隔离屏障已经启动。”谭晓琳回应。


    量子隔离屏障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巧妙地将对准气流进行分割。由于是在深海环境中操作,屏障会受到海水的作用力影响。


    “将量子隔离屏障调整为镜像模式。”陈夏继续指挥。


    镜像模式,即利用气流本身的力量进行反向引导,从而达到隔离的效果。这无疑是借力打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最佳策略。


    “镜像模式已成功执行。”谭晓琳报告。


    “很好。”陈夏表示满意。


    ……


    “头儿,数据已经稳定下来了,对准气流无法形成。”娄小云看着屏幕上逐渐平稳的数据说道。


    对准气流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已经被陈夏一一化解。


    “任务完成,可以返航。”陈夏下达返航指令。


    “是!”谭晓琳回应后,切断了通讯。


    随后,陈夏前往监察室了解其他情况。


    “头儿,这个第一板块我们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工作人员向陈夏汇报。


    “目前还无法对数据进行精确推算。”


    女王岛的数据是实时变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种分区域管理的方式,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


    工作人员将这一现状详细向陈夏说明。


    “你们现在立刻前往一号港口,谭晓琳她们在那里等你们。”陈夏吩咐道。


    “是!”几名工作人员迅速整理好所需物品,随即出发。


    陈夏拿起通讯仪器联系谭晓琳:“谭晓琳,你们先不要上岸,有工作人员需要对区域进行实地数据分析,预计十分钟后到达一号港口。”


    “收到!”谭晓琳回应。


    在幽灵舰舱内,田果半开玩笑地说道:“我们这是不是成司机了?”


    “这哪用我们驾驶啊,幽灵舰现在是自动驾驶模式,我们就是护送工作人员去一趟,而且速度这么快,一会儿就到了。”谭晓琳解释道。


    “说得也是,幽灵舰的速度真是太快了,我一直都对它充满好奇,没想到今天终于亲眼见识到了。”田果四处张望,眼中满是惊叹。


    幽灵舰的升级改造也是这两天才完成的。准确来说,陈夏为幽灵舰注入了全新的系统,现在的幽灵舰可谓是升级版中的升级版。


    而幽灵舰在世间一直流传着各种传说,却从未有人亲眼见过。它集速度与质量于一身,各项性能均属顶尖,即便是想要对其进行调配或复制,也是世界上无人能够做到的壮举。


    幽灵舰圆满地完成了实地数据采集的重任。


    五个月以来,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华夏举办的奥运会上。这场在环太平洋上举行的体育盛事,可谓是史无前例,未来也难以再有。若非陈夏的鼎力相助,华夏恐怕难以实现这一壮举。


    在接待室内,闫司令和李森对陈夏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五个月的环境监测竟然能够成功。陈先生,这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您可是功不可没啊!”闫司令感慨道。


    “没错,没有陈先生,这恐怕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李森也附和道。


    “两位言重了,我们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已。”陈夏谦逊地笑道。


    “奥运会开幕在即,我就直说了。军舰已经停驻到指定位置,但具体的操作还需要陈先生的指导。”闫司令开门见山地说道。


    “这个没问题,我们既然做出了数据分析,自然就要让它发挥作用。”陈夏爽快地答应道。


    “还有一件事,想请陈先生帮个忙。”闫司令面露难色,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尽管说。”陈夏慷慨地表示。


    闫司令这才鼓起勇气继续说道:“这次奥运会,虽然国际上已经声明,华夏若需要帮助,其他国家将高度配合。但我们心里还是没底,特别是在防控方面,华夏的部署可能还存在漏洞。我们已经反复检查了数百次,但总是担心百密一疏。”


    “所以,想请陈先生帮我们看看防控方面是否有不妥之处,给我们指点迷津。”


    表面上举办的是奥运会,但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危机四伏。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因此未雨绸缪显得尤为重要。陈夏在防控部署方面的能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华夏找他帮忙也是理所当然。而陈夏也有预感,那个幕后黑手很可能会趁机现身。


    “当然,我非常乐意效劳。”陈夏毫不犹豫地答应道。


    “太好了,有陈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闫司令如释重负地说道。


    随后,李森将一个印有“绝密”字样的档案袋放在陈夏面前。


    “这是我们最新的防控部署方案,也是专家组研究了五个月的成果。”李森解释道。


    由于军舰是陈夏研制的,华夏方面自然认为他对此了如指掌。让他插手防控部署工作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陈夏打开档案袋,仔细翻阅起里面的资料。片刻后,他开口说道:“这份防控部署方案确实耗费了大量心血,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没有明显的不足。”


    “不过,如果让我来制定这套方案的话,我会将空中防控作为重点。”陈夏抬手指了指天空中的logo示意道。


    “空中?”李森和闫司令相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表达了疑惑。


    陈夏指出,目前对空中的防控部署力度太小,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在了海面上。空中防控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