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7章 剑谷关

作者:最爱喝红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只是李毅没想到的是,卫青颜这个小娘皮,竟然让他们押运粮草。


    粮草作为行军队伍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受到整个队伍的严密保护的。


    一般都在队伍的中间位置。


    本来,李毅是跟在队伍的最后方的。


    这样他就可以找机会,在路上伺机而逃。


    可要是去押运粮草的话,他们可要去队伍的最中间了。


    到那个时候,前后左右都有重兵把守,他还怎么伺机而逃?


    李毅这样想,卫青颜可不这么想。


    卫青颜想的很简单,这些人虽是民夫,但却是大奉的百姓。


    只要是百姓,那就要保护。


    她跟着卫成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大奉的百姓?


    所以,她才会下令让民夫跟粮草一起,走在队伍的中间。


    这样万一路上有什么变故,这帮民夫也能跟粮草一起,在第一时间得到保护。


    计划被打乱的李毅虽然气愤,但却无可奈何。


    他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众人走到队伍的中间。


    跟李毅想的一样,不管是前后还是左右,都有士兵把守。


    前方不用说,由卫青颜亲自带队,充当先锋。


    而后方则是由杨雄以及一众卫家军押阵。


    在粮草的两旁,各有两队手握长矛的士兵。


    从他们身上的甲胄以及脸上的神情来看,显然就是精兵。


    现在好了,前后左右都有重兵把守,更别提伺机而逃了。


    若是一路上都保持这个阵型的话,这边境看来是不去不行了。


    除非那一路土匪,半路劫他们一下,能趁乱逃脱。


    要不然李毅估计,他得一路到边境去。


    不然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啊。


    李毅给李婉跟李哲递了个安心的眼神,示意他们不必担心,跟紧自己。


    李哲跟李婉二人自然是清楚目前的形势,所以他们只是老老实实的跟在李毅身后一言不发。


    而李哲早就认命了,能逃出去最好。


    逃出去,他跟他孙子在边境也算是能团聚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李婉了,她年纪轻轻的。


    哎....


    随着卫青颜带队的不断南下,这支队伍也愈发壮大了。


    陈德发等人也都汇进了队伍当中。


    要说陈德发这小子为了抓难民当民夫,可谓是没有一点底线。


    他趁着曹德开设粥棚的时候,竟然直接在粥里下了药。


    将那些被药翻的难民全都带进了卫所,这帮难民醒了自然是要反抗的。


    但随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时候。


    这股反抗的声音就没有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百户,都跟陈德发跟杨雄一样畜生。


    还是有人跟他们不一样的,有一些百户人家带来的民夫。


    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民夫,而且数量也不多。


    只有78十人而已,哪像陈德发跟杨雄,一人带了两百多个民夫。


    兵部是下了命令让他们征集民夫不错。


    可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要是这十支队伍都跟杨雄他们一样,全都征集了二百多位民夫。


    那这么多民夫加在一起,可是比当兵的多出整整一半来。


    这是去打仗?!


    民夫比当兵的都多,还有一点打仗的样子吗?


    即便是这样,等到十支队伍全部集结完毕的时候。


    民夫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已经快要跟士兵持平的程度了,就算是差上一点,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


    兵部的人放个屁,对他们来说都是香的。


    看着队伍中那连成一片的民夫,卫青颜的眉头都快皱成麻花了。


    此战过后,她一定要将此事上报朝廷,狠狠的参兵部一本。


    她们两卫家军出征,也不过才征调了两千民夫而已。


    可是自己的这支队伍呢?


    拢共就一千多人,民夫就差不多有一千人。


    如此滥用民夫,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而且,这么多的民夫,对于粮草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原本只是一千多人的队伍,现在变成了两千多人。


    如此一来,再用一字长蛇阵的话,显然是不太合适了。


    队伍拉的太长,中间的防守就显得比较薄弱了。


    所以卫青颜不得不改变行军策略了,将前方以及后方的队伍向中间靠拢。


    中间的两队士兵变为左右八列。


    前后各有一支骑兵外加三列士兵,如此一来中间的防守力量更为坚固。


    就算是前后遭遇突袭,两支骑兵都能快速冲锋支援。


    只是唯一不好的一点是,中间的防守力量虽然加强了。


    但这行军速度却慢上了许多。


    不过,倒也是不着急,毕竟,卫家军的主力还没到呢。


    她们虽为先锋,但也不适合距离主力太远。


    因为这是在大奉境内行军,所以这队伍拉的稍微长了一点。


    若是正常行军的话,先锋距离主力的距离最多不超过十里。


    现在已经出了龙泉镇了,过了龙泉镇再往前走百里就到剑谷关了。


    等出了剑谷关,距离边境的嘉峪关就不远了。


    以她们的行军速度,不出三日就能达到嘉峪关。


    李毅他们越往南走,周围就越荒凉。


    等他们出了龙泉镇,就已经看不到人烟。


    从龙泉镇到剑谷关这方圆百里之内,都荒无人烟。


    因为,早些年嘉峪关还未建成的时候,这剑谷关就成了抵抗鞑子的第一道关卡。


    只是因为剑谷关地理位置的问题,时常有鞑子的小股部队,绕进关内进行突袭破坏。


    渐渐的这剑谷关周围也就无人居住,随着大奉铁骑的朝前推进。


    嘉峪关的建成,这剑谷关就成了第二道屏障了。


    但因为早些年间的战乱,很多百姓逼不得已落草为寇。


    就盘踞在这剑谷关一带,这里的土匪可比云溪镇一带的那些流寇厉害的多。


    所以这一带并无百姓居住。


    再加上这一带的土匪向来只打劫过路的商队,从不伤及无辜。


    也不霍乱地方。


    所以这么多年,朝廷也一直没派兵来缴匪。


    主要是这一带本就没什么百姓,有的也就是一些过往的商队。


    而且这商队一年也过不了几趟,所以这匪缴不缴的没什么意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