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0章 合作分歧终化解

作者:番茄甜心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色沉静,云倾月和时砚从Lumina总部走出时,街边的霓虹灯在他们脸上投下斑驳光影。两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大楼门口,望着玻璃幕墙上映出的自己。


    “你觉得苏谨言会真心合作吗?”时砚低声问。


    云倾月淡淡一笑:“他不是来合作的,是来看笑话的。”


    时砚轻笑一声,没再说话。


    几天后,Lumina方面再次联系了他们,提出重新谈判的请求,并希望将苏谨言也纳入讨论范围。这次会议定在品牌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比起上次的正式与疏离,这一次的气氛多了几分试探与较量。


    会议室内,王女士坐在主位,苏谨言则靠窗而坐,神情淡然,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云倾月和时砚并肩坐下,经纪人老周也在场,随时准备协助沟通。


    “我们内部经过多次讨论,认为你们提出的阶梯式分成方案具备可行性。”王女士开门见山,“但前提是,必须确保产品的市场表现能达到预期。”


    “所以呢?”云倾月挑眉。


    “我们需要一个更完整的推广计划。”王女士看向苏谨言,“包括广告内容、宣传策略,以及三位共同参与的活动安排。”


    “换句话说,你们想让我们三个人配合演出一场和谐共处的大戏?”时砚笑着反问。


    苏谨言终于开口,语气不冷不热:“如果你们真有实力,就不会在意多一个人的竞争。”


    云倾月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静:“我从来不怕竞争,怕的是对方连正视自己的勇气都没有。”


    空气瞬间凝滞。


    王女士轻轻咳嗽了一声,打圆场道:“大家都是专业人士,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最合适的合作方式。”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三人就产品设计、广告拍摄、市场推广等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过程中,苏谨言多次对云倾月和时砚的想法提出质疑,甚至直接否定他们的创意方向。


    “你们的审美太偏演员思维了。”他指着一张概念图说道,“摄影器材的设计要考虑功能性,而不是像拍大片一样追求视觉冲击。”


    “功能性和美感并不冲突。”云倾月语气冷静,“如果你只考虑实用性,那这款相机注定只是市面上千篇一律的产品之一。”


    “你的意思是,你们能带来不同?”


    “至少愿意尝试。”


    双方意见分歧严重,会议一度陷入僵局。眼看谈判又要无果而终,王女士不得不提出折中方案——由三方各自提交一份设计方案,最终由品牌方综合评估决定采用哪一套。


    “这倒是个公平的方式。”时砚点头,“但我们希望保留核心理念的主导权。”


    “可以。”王女士答应下来,“只要最终呈现的效果符合品牌定位。”


    会议结束后,三人一同走出会议室,电梯口,苏谨言忽然开口:“你们真的以为,单凭一场讲座就能改变行业规则?”


    “不是为了改变规则。”云倾月看着镜面电梯门上自己的倒影,“只是为了证明,我们不只是演员,也可以是创作者。”


    电梯缓缓上升,苏谨言沉默片刻,嘴角微微扬起:“那就拭目以待。”


    回到公司后,云倾月和时砚立刻投入到了产品设计的筹备工作中。他们邀请了几位熟悉的设计团队,围绕联名款相机的功能性与美学展开头脑风暴。


    “我觉得外观可以采用星空主题。”时砚翻着草图,“呼应我们在摄影讲座里提到的宇宙摄影那段。”


    “不错。”云倾月点头,“但不能太花哨,要兼顾专业摄影师的需求。”


    “我们可以做两种版本,一款偏向专业用户,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


    “这个思路很好。”她笑了笑,“不过,得让品牌方认可才行。”


    与此同时,苏谨言那边也没有闲着。他的团队迅速提交了一份极具工业风格的设计方案,强调极简主义与高性能配置,几乎完全忽略了视觉元素。


    “他在用专业压制我们。”助理小林看完方案后皱眉,“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品牌方可能会倾向他。”


    “那就做得更好。”云倾月语气坚定,“我们要让他们看到,专业和美感是可以并存的。”


    几日后,三方再次齐聚Lumina会议室,进行最终方案汇报。


    王女士打开投影仪,依次展示三组设计稿。苏谨言的设计简洁实用,数据支撑详尽;云倾月和时砚的方案则更具视觉冲击力,同时兼顾操作便利性;第三组则是品牌方内部团队的初步构想,相对保守。


    “你们怎么看?”王女士环顾全场。


    “我认为,云小姐和时先生的设计最具创新性。”一位产品负责人率先发言,“尤其是星空主题,既有故事感,又能引发情感共鸣。”


    “但功能性如何?”法律顾问提出疑问。


    “我们的样品已经做过测试。”时砚接过话头,“性能参数完全达标,甚至优于现有同价位产品。”


    王女士点头,又看向苏谨言:“你怎么看?”


    “他们的设计确实更有吸引力。”苏谨言淡淡地说,“但如果市场反馈不佳,这种浪漫主义只会成为负担。”


    “市场不是靠想象出来的。”云倾月直视他,“是靠一次次尝试堆砌出来的。”


    王女士沉吟片刻,最终做出决定:“我们采用云小姐和时先生的方案,但在生产前加入部分苏先生的优化建议,确保功能性优先。”


    苏谨言微微眯眼,似乎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


    “当然,”王女士补充道,“广告拍摄依旧由三位共同完成。”


    “合作才刚刚开始。”云倾月微笑。


    协议最终签署,发布会定于一个月后举行。签字笔落下的那一刻,云倾月松了口气,抬头望向窗外。


    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亮了桌上那份合作协议。


    “你赢了。”时砚轻声说。


    “是我们赢了。”她转头看他,眼中带着笑意。


    签约后的第二天,品牌方便启动了产品开发流程,云倾月和时砚也开始频繁出现在研发中心,亲自参与相机调试与功能测试。


    “这颗镜头的光圈调节比预想的还要灵敏。”时砚拿着样机研究,“手感也很顺滑。”


    “看来我们的坚持是对的。”云倾月轻抚机身表面,“星空纹理处理得很细腻。”


    “接下来就是广告拍摄了。”他顿了顿,“你猜苏谨言会怎么配合?”


    “我不知道。”她抬眸,眼神坚定,“但我不会让他轻易掌控节奏。”


    摄影棚内,灯光调试完毕,背景布景是一片模拟星空,镜头正对着中央的拍摄区。


    “来了。”助理轻声提醒。


    门口走进一人,穿着深灰色西装,身形修长,步伐稳健。


    “好久不见。”那人抬眸,目光落在云倾月身上,“没想到会在这里重逢。”


    云倾月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苏谨言。”


    名字一出,时砚也不禁多看了几眼。


    “听说你们打算跨界做相机?”苏谨言走到他们面前,语气不咸不淡。


    “是合作。”云倾月纠正,“不是跨界。”


    “听起来像是在挑战传统。”苏谨言嘴角勾起一抹笑,“你们真以为自己能改变行业规则?”


    “不敢说改变。”她迎上他的目光,“但至少,我们想尝试。”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有意思。”苏谨言忽然笑了,“那我倒要看看,你们到底能走多远。”


    灯光亮起,快门声响起,第一张照片就此诞生。


    而这场关于摄影、关于权力、关于信任的合作,才刚刚拉开序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