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0章 身影重合

作者:招财的小白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其实,就在洛阳城西门陷落后不久。


    被楚军追杀的张飞,就已经看到了洛阳城冒起的黑烟。


    这种时候,他当然不会继续退向洛阳城,而是继续向南,想要直接返回刘备军营。


    “莫要跑了张飞!”鲍隆呼喊一声,又射出一箭。


    这已经不知道是他射出的第几箭了,但似乎又没能射中。


    不过没关系,周围追兵射出的箭矢中,总有人可以射中,前面的张飞也好,其座下战马也罢,早就插满了箭矢。


    即便是因为盔甲阻隔,伤势有所减缓,但张飞逃跑的速度,越来越慢了。


    也就在这时候,洛阳城西南,于禁和刘封的部队,和南蛮军杀成一团。


    南蛮象兵,虽然开局占优。


    但毕竟季汉这边人数更多,还是能有少许部队,突破南蛮军的阻拦,冲到洛阳城西郊的。


    而领了刘备军令的赵云,此刻也顺着这条道路,冲了过去。


    他倒是有意和这些披甲战象交手,只是此时,并不是好时机而已。


    果然!


    刘备和张飞之间的心有灵犀,还是靠谱的。


    兄弟二人都本能的锚定了,在洛阳城西郊汇合,张飞还真就在这里碰到了接应自己的赵云。


    被追杀了一路,早就筋疲力尽的张飞,看到了赵云的旗帜时,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恍惚之中看错了。


    但看到赵云的银甲白马,威风凛凛的样子,张飞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子龙,助我!”


    张飞喊出了他这辈子最怂的话。


    “翼德速行,追兵我自挡之。”


    让过张飞后,赵云长枪一抖,对楚国追兵,怒目而视。


    见到赵云旗号,楚国军队还真就停下来了。


    在楚国这边的情报里面,赵云不是跟着诸葛亮一起,还在青州那边吗?就算是要赶过来,不也需要一定时间吗?


    再如何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带着季汉主力十万大军到来吧。


    “眼前这赵云,是真是假,未可知也。”鲍隆眼睁睁看着张飞走脱,心中不甘,纠结片刻,还是挥舞长刀,就冲了上去。


    “赵云明明跟着诸葛奸相,远在青州,你这个赵云,怕是假的吧!”


    当着赵云的面,骂诸葛亮是奸相,鲍隆还是吃了嘴巴上没礼貌的亏。


    只见赵云冷哼一声,迎上鲍隆,一枪刺出,平平无奇。


    但就是这平平无奇的一枪,鲍隆根本拦不住,因为速度太快了。


    他只能勉强避开要害,而后就被赵云挑落马下。


    赵云坐下战马——“闪电白龙驹”顺势扬起马蹄,直接将鲍隆另外一条没有瘸的腿,踩断了。


    “啊!”


    鲍隆的惨叫声中,廖化拍马赶到。靠着蛮力,和赵云斗了三个回合,又被赵云刺伤腰腹,丢了兵器,狼狈逃走。


    最后,成公英,乐进,霍峻三人率军上前,才堪堪拦住了赵云,让受伤的二人,得以捡回一条性命。


    但也有可能,是赵云懒得杀这些虾兵蟹将。


    混战之中,赵云且战且退,和逐步汇聚过来的季汉军队,集中在一起。


    最后,刘封,丁咸,刘敏诸将赶来支援,还真就轻轻松松,把赵云和张飞接应了回去。


    后面,还有于禁居中指挥,统领全局,让各部人马有序撤离。


    此刻的于禁,也看到了混战之中的乐进。


    他的嘴角,露出了轻蔑的笑意。


    你乐进投降士颂又如何,你有一身本领又如何,你成为了西楚所谓的“六玄将军”又如何?


    那些都是虚的。


    赤壁之战结束都快过去四年了,而你乐进呢?在士颂麾下,依旧还是只能作为副将存在。


    而我于禁呢,深受刘备信任,对我推心置腹,信任有加。


    不但是让我独当一面,统领一个方面军,更是待我亲如手足,和关羽张飞赵云一样,成为季汉的四大将军。


    就凭这点,我于禁就远在你乐进之上。


    “好个于禁,居然还有这等本事。”


    士颂和众多谋士站在一起,在远处观看战局发展。


    他见于禁能把明显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季汉军队,指挥的井井有条,从容后撤,居然还起了爱才之心,对于禁夸耀起来。


    “大王,那于禁不过是仗着人多而已。”杨修说着,指向不远处的战场,解说起来。


    “朵思,阿会喃二人麾下部队,不过万余人,而于禁这次带出来的兵,少说也有五万,即便是不少人被披甲战象冲散,于禁也能在队伍中找到主体部队,重新列阵。”


    “那些被冲散的人,可以随时加入到阵列之中,补强阵列厚度。”


    “这种做法,并不高明,所需要,是日复一日的训练而已。”


    “尤其是各部人马之中,有组成阵列的主心骨个,一些百人将,都伯在,就能成型。”


    只是杨修说起来简单,真的在战场上能把这套基础的玩法给玩好了,犹如臂使,还是需要统领的武将,有足够的统帅才能,才可以做到的。


    “原来如此。若是不难,后面各部将领,也应该学习一二。”


    士颂笑了笑,对杨修说道:“到时候,还得麻烦兄长,给他们讲解几次了。”


    既然你杨修喜欢装大拿,说于禁的这个指挥能力很普通,谁都可以做到。


    那好,你就给我去教一教我麾下的那些武将,让他们也都每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就行。


    听到这话,周围的的谋士,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霍峻这边,见于禁组织部队列阵后退,他也直接接管了南蛮军的指挥权,让南蛮军再次列阵,和自己追击张飞的部队整合在一起。


    同样列出阵势,以两万余人的方阵,逼着于禁所部人马缓缓后撤。


    毕竟,洛阳城内,冒起了黑烟。


    洛阳城西门城楼上,已经挂上了楚军的战旗。


    霍峻想要做的,便是拖住眼前的五万季汉军队,让他们不要坏了自家夺取洛阳的战果。


    既然于禁缓缓后撤,他自然也就缓缓跟了上去。


    等把于禁的部队,送过洛阳城南门,霍峻也得到了士颂的最新军令,那就是不用追了,直接调转方向,进入洛阳城。


    扑灭大火,出榜安民,扫清城内残余敌军。


    以及,把洛阳地区的世家门阀,尤其是从前支持曹操,现在支持刘备的那种,全部都找出来。


    那些跑了的家族,他们家的家产直接全部没收,留下的土地田产,直接拿出来分掉。


    所有得到田地的洛阳及周边百姓,都可以凭借盖着楚国官方印章的地契,永远拥有这些土地。


    当然了,若是以后季汉皇帝刘备回来了,要把这些土地夺走,还给那些世家门阀,就看你们是否继续支持了。


    士颂留下赵昂,处理洛阳民生,还让受伤不轻的董茶娜留在这里,负责这里的军旅之事,和李严的运输部队进行接洽。


    而后以洛阳作为前沿据点,大军开拔,逼近虎牢关。


    这一次,士颂率领二十万大军在虎牢关前列阵齐整,旌旗如林,矛戟森然,散发着攻克洛阳后的迫人威势。


    前番的战报中,士颂看到了赵云的名字。


    他和郑度核对了许久,从暗组的情报来看诸葛亮本人,率领平定了青州的季汉主力精锐,即便是在向西赶来的路上,但真的到来,最快还要半个月。


    若是稍有变动,说不定一个月后,才能到达虎牢关。


    那个赵云,多半是单人独骑,赶来这里给刘备送了什么锦囊妙计,所以士颂,真不准备拖延下去了。


    在诸葛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便是士颂抢夺虎牢关的“黄金时间段”。


    楚国大军铺开之时,即便是清晨,夏日的阳光,也有些刺眼。


    士颂在华盖下微微抬手,喧嚣的楚军军阵,瞬间安静。


    在距离虎牢关一箭之外,他让传令兵,喊出了他所说的话语。


    只是言语之中的口气,颇有讥讽之意味。


    “季汉皇帝陛下。一别经年,别来无恙乎?”


    士颂和刘备,上一次见面,还是在赤壁之战前,刘备为了促成三家联盟,请士颂和孙权到江夏郡内,商议三家联姻的事。


    不等刘备回答,士颂继续笑道。


    “洛阳城,河南尹,这整个司隶。按照当日划分,当归属我西楚。季汉皇帝,可能是被那诸葛亮所蒙蔽,从我手中,私下夺走,令其族弟诸葛诞,占据此间,鱼肉百姓。”


    “士颂这次起兵,便是为大汉除奸!”


    “那诸葛孔明,上欺君主,下辱藩王,祸乱朝纲,心术不正。乃汉室之大蠹!此獠不除,天下难安。”


    “只要陛下,肯缚孔明出关,交予本王处置。我西楚即刻罢兵,仍尊汉室正朔。”


    “陛下之仁德,布于四海,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勿为一奸佞所误!”


    士颂这话,说的漂亮,冠冕堂皇。


    但仔细去看,不过就是强行给诸葛亮泼脏水。


    也是,历史上哪个“清君侧”的人,真的是为皇帝身边除去奸佞的。


    当年的晁错,主父偃,哪个是奸臣,从大汉朝万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从维护中央的长治久安出发,他们都是妥妥的忠臣义士啊。


    刘备明知道士颂不过是在强词夺理,是在有意造势,但现在,形势比人强。他知道自己现在要做的,便是拖延时间,等诸葛亮的援军到来。


    “只要孔明来了,他一定有办法,能击退士颂。”


    想到洛阳之失,官雝、阎晏等大汉忠臣之血,刘备心中有怒,但多年的起起落落,让他稳住了自己的情绪。


    “楚王此言差矣!”刘备上来就全盘否认了士颂的观点。


    这倒是让士颂一愣,恍惚间,想起了当年在关中勤王时,第一次和曹操见面的场景,那时候,曹操也是给了自己许多条件,却一一被自己所否决。


    对于自己的建议,曹操回复自己的话术,说来说去,也是一句“此言差矣”。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只是刘备对比于曹操,言词更加恳切和真诚。


    “孔明乃朕之股肱,楚王妻弟,人品信重,天下皆知。”


    “为天下万民福祉,更是鞠躬尽瘁,其忠心,可昭日月。”


    刘备说着,手指于天,是丝毫不怕说这话遭遇什么反噬的。


    相对的,士颂刚才那些给诸葛丞相泼脏水的话,士颂自己说的时候,都不敢以手指天。


    “所谓上欺君主,下辱藩王之话语,实是无稽之谈,乃宵小构陷!楚王切莫听信谗言,使亲者痛仇者快!”


    “季汉西楚,若能罢兵言和,朕愿与楚王共商国是,齐心协力,扫平寰宇,还天下一个太平!”


    这一刻,在士颂的眼中,刘备的身影,真的和曹操重合了。


    当年见曹操时。


    曹操也给自己抛出了这样的橄榄枝,邀请自己和他一起前去许都,说是和他一起携手并进,扫清天下。


    当时的自己,没有信曹操。


    但此刻,眼前的刘备,相对于向自己伸出了手,说了句。


    “少年,来吧,和我一起,复兴大汉!”


    刘备的口碑,对比曹操,那是好太多了。


    士颂紧紧握住马鞭,让自己颤抖的手缓缓平静下来。


    若是此时此刻,士颂真的点头同意了,那很多事,也就圆满了。


    这天下,占据中原的刘备,占据西面半壁江山的自己,把实力合并在一起,谁能匹敌。


    自己和诸葛亮,也将再次站在同一个阵营里。


    以诸葛亮,贾诩之才,加上刘备麾下猛将,自己手上雄兵,这天下,还能有什么变数呢?


    自己心中,心心念念的乱华五胡,不是去掉了四个吗?


    最后剩下的鲜卑,以这样的实力,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剿灭。


    而且以刘备的人品个性,他也一定信守诺言,绝不会亏待自己。


    有那么一瞬间,士颂心中真有一股冲动的情绪,想要同意刘备的邀请。


    但回来这个时代这么多年了,经过了那么多的事,他士颂和刘备一样,起起落落,胜了又败,败了又胜,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少年郎了。


    士颂的嘴角,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


    有些事情,人走到了一定的位置,就算是你不想往前走,后面也有人推着你往前走。


    而且和刘备一起三兴大汉,真的好吗?


    从此之后,天下之主,就必须姓“刘”?


    要知道,士颂虽然看不起孔融,或者说看不起世修降表的孔家。但孔融有句话,士颂还是很赞同的,那就是:这天下,何必卯金刀!


    若是皇帝必须姓“刘”,那是不是人,生下来就是朱门,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奴隶。


    后世,再也不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了,因为在所有人看来,一切都是天意,只有姓刘的才能得天下。


    自己既然来了,那些支持刘备的门阀世家,自己是一定要灭杀干净的。


    不然,自己念头不通达!


    他摇头道:“陛下如此回护奸相,岂不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


    “若是不交出诸葛孔明,我士颂不答应,我楚国万千百姓不答应,这虎牢关前,二十万楚军将士,也不会答应!”


    随着士颂的一声暴喝,楚军阵中,战鼓擂响,号角争鸣!


    一股肃杀之气,在虎牢关前弥漫开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