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3章 发兵何疑

作者:招财的小白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都说,自古艰难唯一死。


    但是撤退的军令传达后,季汉这边的守军中,却有一批人马却鼓起了血勇,主动留在此地断后。


    “诸葛将军,您带着兄弟们先走,这些楚狗追兵,我自挡之!”


    话说这位刘琰,是刘备失了徐州,寄人篱下,在曹操手下担任豫州刺史时,不顾刘备处于低谷,义无反顾地跟在刘备身边的猛将。


    历史上,他跟着刘备定了益州,先是固陵太守,到了蜀汉后期,甚至官至车骑大将军、都乡侯。


    要知道,从前蜀汉的车骑大将军,可是张飞啊。


    “什么我先走,今日诸军,都给我一起退回去!”


    诸葛诞可没有准备让刘琰为了自己断后牺牲,他下令撤退时,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刘将军,你率军将东门左侧房屋仓库,全部点燃。”


    “我带军把东门右侧房屋仓库,全部点燃。以火墙烟雾,阻碍楚军追兵!”


    刘琰看了眼诸葛诞,又看了看,不远处已经占据城楼的徐晃,最终做出了抉择。


    他重重点头,带着部队转身就走。


    很快,函谷关内多处火起,浓烟滚滚,楚军攻入关内的部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当高翔组织大部分残兵撤出,并成功接应刘琰退走时。


    烟雾中,一队楚军精锐骑兵,拍马杀到,领头之人,正是廖化。


    “诸葛诞休走!”


    “今日斩不了奸相诸葛亮,便先斩你凑个数!”廖化纵马越过火场,高举长刀,对着诸葛诞,当头劈下。


    “保护将军!”


    危机关头,诸葛诞身边的亲卫队长,带着人拦在了廖化身前。


    一直等待机会,精力充沛的廖化好不容易冲进关内,结果季汉军队这就撤退了,让他蓄力许久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心中正在郁闷的廖化,发现函谷关东门燃起大火,他心中反而大定,认出这边必然有大鱼。


    此刻,即便是他一人杀入季汉军中,借着战马速度,一刀便将诸葛诞的侍卫长带走。


    随后和周围的季汉将士交手起来,仗着自己精力充沛,战甲精良,数个回合,便将这些早就带着伤,且体力不足的季汉将士击杀。


    但想要继续追击诸葛诞,只怕却没有机会了。


    已经逃走的诸葛诞,亲自断后,回头看了一眼冒起黑烟的函谷关,想起为自己决死断后的忠义侍卫们,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和决绝。


    “走,先回洛阳!”


    最终,他也带着队伍,汇入撤退的人马之中,向洛阳城疾驰而去。


    至于关内,还没有来的及退走的季汉军队,基本都被楚军斩杀。


    “将军,可要追击?”廖化看着自家一战而攻克函谷关,略为兴奋,即便是身上有些小伤痕,却毫不在意,有意向徐晃请战。


    但王平却表示反对。


    “敌军退得极快,函谷关内,我军并不熟悉,贸然追击,恐有埋伏。”


    “而我军已克城关,当先稳固关防,肃清残敌,以待楚王大军。”


    徐晃提了提自己的斧头,看向东面,微微摇头。


    “王将军言之有理,我军当巩固关防。这次函谷关能一鼓而下,得益于墨家的四台攻城塔,可函谷关东面,我们可没有这等利器。”


    “罢了,那诸葛诞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情况不妙,便选择断腕速退,保全季汉兵力,倒是个值得留意的人物。”


    “传令,肃清关内,扑灭大火,修复城防!”


    “另外,飞马上报楚王,函谷关天堑已下。然诸葛诞率部东遁,其部虽损,筋骨犹存!”


    函谷关内的动乱,很快就被平息。


    关隘城楼上,换上了随风飘扬的“楚”字大旗。


    “砰!”


    刘备看完士颂“清君侧”的檄文后,大怒,一拳就锤在了桌案上。


    “士颂小儿,狂妄至极!”


    为了给诸葛亮拿下青州提供支持,刘备亲自到陈留筹备军粮。


    去年,诸葛亮策反了臧霸麾下的程喜,让他占据北海国一郡,又切断胶东河,让东莱郡陷入孤立。


    面对臧霸的讨伐大军。


    诸葛亮先是以调解的方式进入青州,迅速掌控了北海和东莱两郡。


    然后给臧霸说,程喜和他这一派系的人,已经归顺季汉,这两郡,季汉朝廷暂且先管理起来,避免地方冲突,百姓蒙难。


    臧霸大怒,率军反抗。


    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诸葛亮算计,先是大败于临淄,丢了齐国郡,后又败于临济,失去了乐安郡。


    本来,臧霸准备直接渡过黄河,再去投靠曹魏。


    但最后,反而是被他身边的曹植给劝住了。


    曹植打心底不信任曹丕,觉得自己若是跟着臧霸一起北上返回曹魏,等待自己的下场,一定不好看。


    他给臧霸分析,告诉臧霸,如今的季汉,正是需要收天下人心之时。


    他们两人,一个是从前的季汉朝廷认可的齐王,一个是篡位的曹魏宗亲,若是他们二人投降季汉,诸葛亮一定不会杀他们。


    相反,还会把他们二人好好养着,作为表率,给天下人看。


    但若是去了河北,曹丕记恨自己不说,对于臧霸,曹丕一定也会恨你在赤壁之后,率领青州军作壁上观的罪行。


    “若是齐王还占据青州,拥军十万,他曹丕自然满脸笑意,虚怀若谷。”


    “可如今兵败去投,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莫名暴毙。”


    “刘备的心胸,和曹丕的心胸,我宁愿相信刘备。”


    既然曹植都这么说了,臧霸把自己手上最后的济南郡,也献给了季汉,并带着自己手下的两万多残兵败将,直接缴械投降。


    他的结局,还正如曹植所言,诸葛亮亲自前来,接受了他的归顺。


    就连曹植,诸葛亮都亲自保证,不会加害。


    大汉朝上一个非刘姓的齐王韩信,后面降级成为了淮阴侯。


    这次,诸葛亮亲自为臧霸上书,让刘备改封他为睢阳侯,依旧让他领兵,跟着诸葛一起,在青州这边,沿着黄河布置防御。


    就连曹植,都得到了临淄侯的册封。


    只是曹植这个身份,毕竟特殊,他还是回到了下邳城,回到了季汉朝廷中央任职。诸葛亮给刘备的信里,就提过了当年刘邦收下项伯,以安人心之举。


    刘备时时刻刻,都以高祖为榜样,自然不会苛待曹植。


    何况此刻的刘备,心中和曹操多少有些惺惺相惜,对于曹植这个人,刘备还真没有去加害的心思。


    按诸葛亮的建议,给了曹植侯爵之后,就让曹植去了弘文馆,编写文史资料了。


    只是现在。


    诸葛亮还在青州安定地方,重新恢复大汉制度,安抚冒出来的大汉朝“忠义遗臣”。


    士颂却忽然发疯,起大军“三十万”,直接攻过来了。


    而且,还明晃晃地发檄文于天下,要“清君侧”。


    对于刘备来说,七国之乱汉景帝杀晁错也好,推恩令时汉武帝被迫杀主父偃也好,都是大汉皇帝的耻辱。


    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晁错和主父偃都是一心为皇帝,为中央朝廷谋取利益的忠义臣子,结果却因为地方藩王不满他们的政策,逼着皇帝杀了他们。


    这样的“清君侧”,是赤裸裸地打皇帝的脸。


    “他士颂好意思说丞相是晁错,是主父偃。那他士颂又是什么?是造反的七王之一吗?他还真把他头上的那个楚王当了真吗?”


    刘备心说诸葛亮刚刚帮自己安定了青州不说。自己从丧家之犬,借江夏和庐江安身之时,若不是诸葛亮奇谋算计,自己如何能绝地反击,占据中原,复兴汉室。


    自己怎么可能现在把诸葛亮交出去!


    “那士颂小儿,好大的口气!”


    青州战事结束后,张飞这个先锋大将,就回到了刘备身边,现在听说士颂起兵来攻,那是一个劲的撺掇刘备直接发兵,反击回去。


    但刘备不是张飞这个莽夫,他考虑的更多。


    “现在中原初定,北有曹魏,南有东吴。按照丞相的谋划,应该是安抚东吴西楚,全力北伐,拿下河北才是。”


    “诸位,可有良谋,安抚士颂,让他罢兵息战?”


    若是士颂在这里,一定会嘲讽刘备,你同意诸葛亮五路大军来拖住自己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让自己安分守己呢?


    怎么,就只能你季汉神机妙算,奇谋百出,就不能我直接掀桌子找你麻烦吗?


    这个道理,刘备身边的陈登和陈群,都明白。


    最后还是陈群站出来给刘备分析起来。


    “士颂起兵来攻,却是以清君侧的名义,就是说明他还没有想要和我季汉,全面撕破脸。”


    “噢?怎么说?”刘备听了,觉得似乎有戏。


    陈群说道:“士颂应该是看到丞相拿下齐国,收复青州,起了兔死狐悲之心。又想到当时他和曹魏在司隶周旋了许久,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拿下长安。”


    “而我季汉,轻易占据了洛阳不说,又在函谷关外埋伏,击退士楚大军。”


    “士颂其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如今见我季汉,由丞相率一路大军,尚在青州,故而突然出击。其目的,便在抢夺洛阳。”


    刘备疑惑道:“御史之意,是那士颂若是占据了洛阳,便会罢兵?”


    “大哥,洛阳地区,我们可不能白白让给士颂小儿啊。”张飞立刻叫唤起来。


    陈群摇头道:“当然不能轻易让给士颂,否则,今日割洛阳,明日岂不是要让出兖州。”


    “我军当以函谷关,洛阳城,虎牢关一线,层层阻击,让士颂看明白,若是想要和我季汉全面开战,他只会得不偿失。”


    “而我们,可一面与他消耗,一面派出使者,与他和谈,安抚其心。”


    刘备听了陈群的建议,低头思索起来。


    但陈登却对陈群的建议,嗤之以鼻。


    “不可!”


    “绝不能对楚国示弱,而且,我们当集中可战之兵,速速进入洛阳地区,以决战之姿态迎战!”


    他上前一步,握住刘备的手,说道。


    “士颂新定西北,又广有基业。此番前来攻略河南尹,不过是试探之举。一旦我们示弱,那么他在荆州的军队,也会东进,攻颍川,汝南,抢占豫州。”


    “那时候,东吴必定起兵呼应,攻取淮南,曹魏也会南下攻青徐。”


    刘备也好,张飞陈群也好,听了陈登的分析,立刻警觉起来。


    尤其是刘备,以他对士颂的了解,觉得陈登所言,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陈群急着问道:“可士颂发兵三十万大军,我军在洛阳地区,守军不过五万,即便是把虎牢关东面,陈留这边的军队,调集过去,也凑不到八万人马,如何迎战?”


    他还是坚持自己想法,即便是迎战,也要同时派人和士颂谈判。


    为此,他又力陈几条劣势所在。


    “还有粮草军械,都在运至青徐途中,现在即便是下令,他们转头运送回来,也需要时间。”


    “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我们也应该先安抚士颂才是。”


    不等他说完,陈登立刻将他打断。


    “绝不能派人和谈示弱,一旦示弱,士颂就敢加大投入,拼死抢占河南尹。”


    “洛阳地区,西临函谷,东扼虎牢,乃是中原门户咽喉。一旦失了洛阳,中原震动,天下局势,将会大变!”


    陈登情绪激动,几乎用吼了出来:“此国家倾覆之祸也!陛下!当此之时,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一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犹如当头棒喝,把刘备喊醒过来。


    是了,现在这种情况,季汉决不能示弱。


    否则士颂这边一定会得寸进尺,原本的试探之举,也会成为真的灭国大战。


    “必须把士颂给顶回去!”


    刘备也是果决之人,既然拿定主意,当即做出分配。


    “三弟,你且与陈元龙,将陈留这边的三万人马,迅速带去洛阳,和刘烨,诸葛诞汇合,不论如何,守住洛阳城。为兄将集合大军,随后便到。”


    “喏!”张飞高声领命。


    而后,刘备转头对陈群说道:“我和长文,且在陈留,征募义兵。不论是世家门阀,还是普通百姓。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把所有人都动员起来,要用决一死战的气势,把士颂给压回去。”


    “对了,把北面的文则,也调回来,曹魏这个时候不会轻动,他一定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南面,云长那边也是一样。直接让云长发兵,进攻江夏郡。他士颂不是想要清君侧,想要和我季汉开战吗?”


    “要打,我们就打场大的。”


    “让他看看我季汉迎战的决心,让他看看我季汉天下的力量!”


    此刻,刘备想起了诸葛亮为他谋划攻灭西楚的一句话。


    “待河北悉定;命一上将,将淮南之军,以向荆、襄。陛下身率中原河北之军,出于关中,西楚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诚如是,则天下可定,汉室三兴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