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刚把超市那摊子事理顺,手机里就弹出赵丽的视频电话。屏幕里赵丽举着张图纸,嗓门比喇叭还响:“你看这设计图中不中?东头三间瓦房改成榻榻米房,西头两间留土炕,院里再搭个葡萄架!”
“中是中,” 小林扒拉着计算器,“但预算超了三万。刚才问了瓦匠,老墙得全铲了重砌,不然冬天漏风。”
“漏风可不行,城里人娇贵。” 赵丽戳着屏幕上的炕梢,“那把桑拿房先搁一搁?反正现在天热,没人用。”
“算你机灵。” 小林划开转账记录,“我刚收了王总那十倍赔偿款,正好顶上。对了,下午镇上电工来装三相电,分拣机得单独走线。”
挂了电话没半小时,二小子骑着电动车闯进来,车筐里的黄板纸撒了一地:“林姐!不好了!邻村老李头带着人堵在果园门口,说咱用的农药毒死了他家的蜜蜂!”
小林扔了计算器就往外跑。果园门口果然围了十几个村民,老李头举着个蜂箱,里面黑压压一片死蜜蜂:“开春时说好的,你们用生物农药!现在我这箱蜂全没了,今年槐花蜜别想酿了!”
“叔,您先消消气。” 小林捡起块蜂巢,“咱用的真是张老师给的生物药,您看这包装,上面还有农业局的认证标。”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偷偷换了药!” 老李头的儿子抢过包装,“我舅在县城农资店上班,说这药比化学农药还贵,你们能舍得用?”
赵丽骑着三轮车从县里赶回来,车斗里还装着民宿用的水龙头。她扒开人群:“老李头,去年您家蜂箱被熊瞎子扒了,是谁连夜开车送您去林业局报的损失?现在跟咱来这套?”
老李头脸涨得通红:“我…… 我就是来讨个说法。”
“说法简单。” 赵丽掏出手机打给张老师,“张老师,您带检测仪器过来一趟,顺便把咱的用药记录也带上。要是真是咱的药有问题,您的蜂箱钱、来年的蜂蜜钱,咱全赔!”
张老师来得倒快,背着工具箱直奔果园。他先取了土壤样本,又拆开老李头的蜂箱:“这蜜蜂不是毒死的,是中暑加农药残留叠加导致的。” 他指着远处的玉米地,“那片地刚打了有机磷农药,风一吹全飘您蜂箱里了。”
老李头的儿子还嘴硬:“那你咋证明不是果园的问题?”
“这简单。” 张老师打开检测仪器,“果园的土壤样本里,只有苏云金杆菌,这是生物农药的成分。你看这数据,跟你家蜂箱里的残留物完全对不上。”
人群里有人喊:“我早上瞅见王总的车在玉米地旁边停过!”
老李头耷拉着脑袋,把蜂箱往儿子怀里一塞:“丢人现眼的东西,还不跟我回去!”
赵丽喊住他:“叔,明儿让我表哥去给您蜂箱搭个遮阳棚,再送两箱苹果当赔罪。”
等人都散了,小林踢了踢地上的黄板纸:“我看这事又是王总撺掇的,他就是见不得咱顺顺当当。”
“管他呢。” 赵丽擦着额头的汗,“明儿民宿就动工,我让刘婶把她那套老木匠家伙什带来,房梁上的雕花还得靠她拾掇。”
第二天一早,施工队刚支起脚手架,镇上来了两个穿制服的。领头的掏出本子:“有人举报你们未经审批擅自施工,这是停工通知书。”
赵丽抢过通知书一看,气得手发抖:“咱上周刚在村里备案过!老支书还签字了!”
“村里备案不算数,得去镇上办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制服翻着白眼,“先停工,补完手续再说。”
小林赶紧给老支书打电话,老支书在那头骂骂咧咧:“这群小兔崽子,肯定是王总他小舅子捣的鬼!他在镇里当副所长,专干这卡脖子的事!”
挂了电话,小林蹲在地上画圈圈:“补办手续至少得半个月,这节骨眼停工,错过暑假旅游旺季咋办?”
“错过就错过,总不能犯法。” 赵丽拽起她,“走,咱现在就去镇上,他要是敢刁难,咱就去县纪委告他!”
正往车上爬,二小子举着手机跑过来:“赵姐!直播间炸了!有人发视频说咱果园用工业废水浇地,还 @了好几个大 V!”
小林点开视频,画面里果然有根黑色水管往果园里排水,水面上还漂着泡沫。但她一眼就看出不对劲:“这是去年抗旱时接的自来水临时管道,被人换了个角度拍,背景里那片杨树林根本不是咱这儿的!”
“管他是不是,先灭火再说。” 赵丽往直播间跑,“快开直播,带他们去看咱的蓄水池,里面养着锦鲤呢,用废水浇地鱼早死了!”
直播间里已经吵翻了天,订单取消的提示音此起彼伏。赵丽举着手机对准蓄水池:“家人们看看,这水清亮不?咱果园用的都是山泉水,管道里走的都是过滤过的,不信我现在接一杯喝给你们看!”
小林赶紧拧开龙头接水,刚要往嘴里送,就被表哥拽住:“等等!早上我检查管道时,发现有段接口松了,可能混进了点泥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赵丽这才注意到水里有沉淀,脸刷地白了。小林反应快,赶紧把水倒进旁边的菜畦:“你们看,就算有点泥沙,浇菜都没问题,更别说浇果树了。现在就带你们去看水源地!”
一行人往山上走,直播镜头里出现潺潺溪流,旁边还立着块 “饮用水源保护地” 的牌子。老支书不知啥时候也来了,对着镜头捋胡子:“这水啊,我从小喝到大,比城里的矿泉水都甜!谁要是再瞎造谣,我老头子第一个不答应!”
评论区渐渐反转,有人开始道歉,订单取消的也少了。小林刚松口气,手机突然收到条陌生短信:“识相的就别跟王总作对,不然下次泼的就是真脏水。”
赵丽抢过手机看完,冷笑一声:“给他回,有种明着来,别跟耗子似的躲暗处!”
等直播下播,补办手续的事也有了眉目。老支书托人打听,说只要找个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出份施工图,三天就能办下许可证。赵丽当即拍板:“找!花多少钱都找!”
晚上算账时,小林看着流水单直叹气:“这还没挣钱呢,光应付这些事就花了小两万。”
“钱能解决的都不是大事。” 赵丽往灶膛里添柴,“明儿我去趟县城,找那家给景区做设计的公司,顺便看看王总那加工厂的动静。你在家盯施工,让表哥把监控再装几个,重点盯着仓库和水源地。”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摩托车声,是李强带着个陌生人进来了。陌生人背着个大包,手里拿着相机:“赵老板,我是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听说你们搞乡村振兴挺有特色,想来拍个专题片。”
赵丽擦着手站起来:“记者同志快坐,咱这没啥特色,就是瞎折腾。”
“可别谦虚。” 记者掏出录音笔,“智能分拣机、直播带货、民宿项目,这些都是亮点。对了,听说前段时间有人恶意抹黑你们?”
小林心里咯噔一下,给赵丽使了个眼色。赵丽笑着摆手:“都是误会,同行之间拌两句嘴难免的。您还是多拍拍咱的苹果和村民吧,他们才是功臣。”
记者倒也识趣,没再追问,扛起相机就去果园拍了。等他走了,李强才红着脸说:“这记者是王总他表妹夫,我刚才才想起来……”
“你呀!” 小林点着他的额头,“以后别啥人都往这儿领!”
赵丽却若有所思:“让他拍,拍得越好越出名。王总想借记者搞鬼,咱就借记者宣传,看谁玩得过谁。”
第二天一早,赵丽刚要去县城,施工队的工头就跑过来:“赵老板,不好了!拉水泥的车被堵在村口了,说是咱占了村里的路。”
赵丽往村口跑,远远就看见王总站在卡车前抽烟,旁边围着几个老头老太太。王总见她来了,把烟头一扔:“赵老板,不是我不让你拉料,是老少爷们觉得这路太窄,会车不安全。”
“这路去年刚拓宽过,咋就不安全了?” 赵丽叉着腰,“王总要是闲得慌,不如去管管你那偷税漏税的事!”
王总的脸瞬间黑了:“你别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税务局的人最清楚。” 赵丽提高嗓门,“老少爷们,咱建民宿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让外人来看看咱村的好,让大伙都能挣点钱吗?现在有人故意捣乱,你们答应不答应?”
人群里炸开了锅,刘婶第一个喊:“把车开过去!谁拦着我跟谁急!”
几个老头也跟着帮腔:“就是,咱村就该有新气象!”
王总被挤得连连后退,眼睁睁看着卡车开过去。赵丽冲他扬了扬下巴:“王总,还有啥招尽管使出来,咱奉陪到底!”
等赵丽坐上去县城的车,小林才发现她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车刚出村,赵丽就给小林发微信:“我总觉得王总这次没安好心,你盯紧点施工队,别让他们在材料里动手脚。”
小林看着信息,突然觉得这民宿就像个刚出土的嫩芽,风一吹就晃悠。但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民宿钥匙设计图,又觉得浑身是劲儿 —— 不管多少坎儿,迈过去就是道风景。
(第一章完)
《记者暗访藏猫腻,民宿建材出问题》
小林刚把赵丽的微信消息存成备忘录,二小子就抱着个纸箱冲进办公室:“林姐!您订的智能门锁到了,我拆开看看不?”
“别拆,等安装师傅来了再说。” 小林盯着施工队卸水泥,“你去跟卸车的师傅说,每袋水泥都得扫码查真伪,咱上次差点被假水泥坑了。”
二小子刚跑出去,那个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就扛着相机过来了,身后还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记者笑着介绍:“这是我们台的摄像小王,今天来补拍点村民干活的镜头。”
小林心里犯嘀咕,脸上却笑着:“正好刘婶她们在分拣苹果,您去拍她们吧,手脚麻利着呢。”
记者没往果园走,反倒往民宿工地凑:“听说你们这民宿用的都是老木料?我得拍点匠人精神的画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小林赶紧跟过去,就见摄像小王对着墙角堆的木梁猛拍,还时不时用手敲敲。记者蹲在旁边问刘婶:“婶子,这木料都是从哪儿收的?不会是山里偷砍的吧?”
刘婶手里的刨子停了:“你这娃咋说话呢?这都是村里拆老房子剩下的料,赵丽丫头特意请人做的防腐处理,比新木料还贵呢!”
记者嘿嘿笑:“我就是随口问问。对了,你们施工有安全员吗?万一出点工伤啥的,有保险没?”
小林听着不对味,刚要插话,手机响了,是赵丽打来的:“我在设计公司碰到个熟人,说王总的表妹夫前阵子刚报道过一个民宿违建的案子,把人老板罚得差点破产。你盯紧那记者,别让他瞎拍!”
“我正防着呢。” 小林压低声音,“他老问些刁钻问题,还对着木料拍个不停。”
“别硬拦,顺着他来。” 赵丽那边传来翻图纸的声音,“我让表哥把木料的来源证明和检疫报告都找出来,你拿给他看,让他挑不出错。对了,设计公司说咱那土炕得加个温控器,不然城里人嫌烫,我订了十个,下午就能到。”
挂了电话,小林把一沓文件摔在记者面前:“您要的手续全在这儿,木料来源、施工资质、工人保险,一样不缺。要是还不信,我带您去村委会查存档。”
记者翻文件的手顿了顿,干笑着:“赵老板太谨慎了,我就是随便了解下。”
正说着,施工队的工头跑过来,脸都绿了:“林姐,这批瓷砖有问题!拆开三箱,每箱都有半箱是碎的!”
小林心里咯噔一下,跟着去仓库一看,果然,崭新的瓷砖箱里全是碎碴子,包装上的胶带还有被重新粘过的痕迹。二小子急得直转圈:“这可是我盯着物流车卸的货,当时好好的呀!”
“肯定是有人在半路动了手脚。” 小林捡起块碎瓷砖,“这边缘是被硬物砸的,不是运输颠簸导致的。”
记者突然凑过来:“这要是用碎瓷砖贴墙,住客不得划伤手?我看这事儿得好好报道报道。”
“报道啥?” 小林瞪他一眼,“现在就联系厂家换货,三天内保证换上新的。倒是您,不拍匠人精神了?”
记者被噎得没话说,拉着摄像小王灰溜溜地走了。小林赶紧给厂家打电话,厂家查了物流记录,说这批货在邻县中转站停留过两小时。
“邻县?” 小林捏着手机,“是不是王总他们县?”
“可不是咋的。” 厂家客服叹了口气,“那中转站老板跟王总沾亲带故,上次就有人反映他们偷换货物。赵老板,要不我给您发批新的,走空运,避开那个中转站?”
“空运得多花多少钱?” 小林算了笔账,“不用,就走陆运,但这次我让表哥跟着车押货。”
安排好押货的事,小林刚喘口气,刘婶就跑过来:“小林丫头,快去看看吧,老李头带着他那傻儿子在果园里摘苹果呢,说要抵蜂箱的损失!”
小林往果园跑,远远就看见老李头的儿子抱着棵苹果树摇晃,地上掉了一地青苹果。小林气得大喊:“住手!您要摘多少跟我说,至于这么糟践果树吗?”
老李头梗着脖子:“我儿子脑子不清楚,你跟他较啥劲?再说了,摘几个苹果咋了?上次你们赔的钱还不够我买个新蜂箱呢!”
“叔,您讲点道理。” 小林捡起个摔烂的苹果,“这树刚挂果,被他这么一摇,明年都长不出好果子。您要是真缺钱,跟我说,民宿缺个看门人,让您儿子来干活,管吃管住,月薪三千,中不中?”
老李头眼睛瞪得溜圆:“真的?”
“比珍珠还真。” 小林掏出手机,“现在就跟您签合同,明天就让他来上班,先跟着表哥学看监控。”
这事刚摆平,王总的助理突然打电话来,语气客气得吓人:“林老板,王总说之前的事是他不对,想请您和赵老板今晚吃饭赔罪,地点在县城的聚福楼。”
小林想都没想就拒了:“饭就不必了,王总把心思放在正经生意上比啥都强。”
挂了电话,她总觉得不对劲,赶紧给赵丽打过去。赵丽听完冷笑:“他准是没安好心,咱不去。对了,我刚从税务局门口过,看见王总的车停在那儿,估计是偷税漏税的事没解决。”
“那他还有闲心找咱吃饭?” 小林更纳闷了。
“说不定是想让咱帮他说好话。” 赵丽那边传来汽车鸣笛声,“我快到村口了,带了设计图,咱今晚连夜改民宿的消防方案,省得那帮人挑刺。”
天黑时赵丽才回来,车斗里装着新订的温控器,还有个大蛋糕。小林愣了:“谁过生日?”
“咱的果园直播满一周年啊。” 赵丽擦着汗,“本来想请大伙吃饭,现在这情况,买个蛋糕意思意思得了。”
刘婶、表哥、二小子都凑过来,围着蛋糕插蜡烛。二小子突然说:“刚才我去仓库,看见那个记者的摄像小王在民宿工地转悠,手里还拿着个测甲醛的仪器。”
赵丽一口蛋糕差点喷出来:“他测那玩意儿干啥?咱用的都是环保材料!”
“怕是想伪造数据,说咱民宿甲醛超标。” 小林放下蛋糕,“表哥,去把所有材料的质检报告都找出来,明儿一早贴在工地门口,让他拍个够!”
正说着,施工队的工头又跑来了,手里拿着块瓷砖:“赵老板,您看这新到的瓷砖,背面全是裂纹,这咋贴啊?”
赵丽接过瓷砖一看,脸瞬间沉了:“又是王总搞的鬼!这已经是第二次换材料了,再这么折腾,月底都开不了业!”
小林攥着拳头:“要不…… 咱报警吧?故意损坏财物,这总够他喝一壶的。”
“报警得有证据。” 赵丽盯着瓷砖上的裂纹,“他做得太干净,每次都抓不到现行。”
这时,表哥突然举着手机跑进来:“我刚在村口监控里看见,王总的车后面跟着辆厢式货车,车厢里装的像是…… 像是咱果园的包装纸箱!”
(第二章完)
喜欢全家读心后,炮灰团宠杀疯了!请大家收藏:()全家读心后,炮灰团宠杀疯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