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8章 冰城风波

作者:龙都老乡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和平旅社的浴室在一楼,分男女。王谦让杜小荷先去洗,自己在前厅看报纸。1984年7月的《哈尔滨日报》上,刊登着改革开放的最新消息,还有"严打"的新闻。


    "谦哥,该你了。"杜小荷湿着头发回来,身上散发着香皂的清香。


    王谦赶紧去洗澡。公共浴室里水压不稳,时冷时热,但他已经很满足了——在牙狗屯,夏天也只能用木盆擦澡。


    回到房间,杜小荷已经换上了睡衣——其实就是件旧衬衫。头发半干不干地披在肩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柔美。


    "过来,"王谦拿出新买的梳子,"给你梳头。"


    杜小荷乖乖坐在床沿,王谦站在她身后,小心翼翼地梳理着那头乌黑的长发。发丝穿过木梳的齿缝,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谦哥..."杜小荷突然转身,抱住了他的腰。


    王谦心头一热,低头吻住了她的唇。杜小荷的嘴唇柔软而温暖,带着牙膏的薄荷味。两人慢慢倒在床上,王谦的手探进她的衣襟...


    "咚咚咚!"隔壁突然传来剧烈的敲墙声,接着是一个男人粗犷的嗓音:"小点声!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两人像触电般分开。杜小荷羞得把脸埋进枕头里,王谦则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对不起啊!"


    静默片刻后,隔壁传来电视机的声音——正在播放《霍元甲》。原来这旅社的隔音比利民旅社还差!


    王谦无奈地躺下,把杜小荷搂进怀里。"要不...等回家再说?"他小声问。


    杜小荷在他胸口轻轻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玩着他衬衫的扣子。隔壁的电视机声音越来越大,隐约还能听见那人在跟着唱主题曲:"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谦哥,"杜小荷突然抬头,"我给你唱个歌吧?"


    王谦点点头。杜小荷轻声唱起了牙狗屯的老调:


    "月牙弯弯挂树梢,


    小两口儿上炕早。


    你搂我来我抱你,


    一觉睡到大天光..."


    歌声轻柔婉转,渐渐盖过了隔壁的电视声。王谦搂紧了她,跟着哼唱起来。两人就这么相拥而眠,虽然没能如愿亲热,但心里却比蜜还甜。


    半夜,王谦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仔细一听,是隔壁传来的鼾声——好家伙,比利民旅社那位还响!那呼噜打得抑扬顿挫,时而像拖拉机启动,时而像老牛喘气。


    杜小荷也被吵醒了,迷迷糊糊地问:"咋啦?"


    "没事,"王谦捂住她的耳朵,"睡吧。"


    杜小荷往他怀里钻了钻,很快又睡着了。王谦却怎么也睡不着,盯着天花板发呆。他开始怀念牙狗屯的土炕,虽然硬,但至少安静啊!


    天蒙蒙亮时,呼噜声终于停了。王谦刚有点睡意,街上的广播又响了起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间..."


    得,这觉是没法睡了。王谦轻手轻脚地爬起来,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哈尔滨的清晨安静而清新,偶尔有自行车铃声划过寂静。


    杜小荷也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几点了?"


    "还早,"王谦坐回床边,"再睡会儿?"


    杜小荷摇摇头,靠在他肩上:"谦哥,咱们今天去哪?"


    "去动物园怎么样?听说有东北虎。"


    杜小荷眼睛一亮:"真的?"随即又犹豫了,"门票贵不贵?"


    "不贵,"王谦亲了亲她的额头,"难得来一次,都看看。"


    阳光渐渐照进房间,新的一天开始了。虽然夜里没睡好,但两人依然精神抖擞——毕竟,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蜜月旅行。


    清晨的阳光透过和平旅社薄薄的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谦睁开眼,发现杜小荷已经穿戴整齐,正坐在窗边梳头。她换上了昨天新买的水红色衬衫,乌黑的长发编成一条粗辫子垂在胸前,发梢系着红头绳。


    "醒啦?"杜小荷转头冲他一笑,"我买了豆浆和油条。"


    王谦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随着他的动作,那张破旧的木板床发出了“吱呀”的抗议声。昨晚,隔壁传来的阵阵呼噜声和窗外街道上的嘈杂噪音,让他们几乎一夜未眠。然而,与王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小荷却显得精神抖擞,一双大眼睛明亮得如同两颗黑葡萄。


    “几点了?”王谦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嘟囔着问道。


    “七点半啦。”杜小荷微笑着回答道,并顺手递给他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快趁热喝吧。”


    这杯豆浆被装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表面还漂浮着一层薄薄的豆皮,散发出淡淡的豆香和热气。王谦接过杯子,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顿时感觉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流淌而下,全身都暖和了起来。


    接着,杜小荷又递过来一根金黄酥脆的油条。王谦咬了一口,油条在他的牙齿间发出“嘎吱”的声响,满口都是油香。


    “昨晚隔壁那家伙可真够吵的,”王谦边吃边抱怨道,“不过后半夜他总算是消停了,我才勉强睡了一会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杜小荷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你可不知道,你自己打呼噜的声音比他还大呢!”


    “啥?”王谦惊得差点被油条噎住,瞪大了眼睛,“我打呼噜?”


    “哈哈,骗你的啦!”杜小荷见状,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眼睛也笑成了弯弯的月牙。


    吃完早饭,两人迅速收拾好行李。因为今天他们要搬回利民旅社去住了。虽然条件差些,但至少离市中心近。下楼退房时,眼镜老板正坐在前台看《哈尔滨日报》。


    "住得还行?"老板头也不抬地问。


    王谦含糊地应了一声,没好意思提隔音的事。出了旅社,七月的哈尔滨已经热闹起来。街上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偶尔驶过的上海牌轿车引得行人侧目。


    "先去利民旅社放行李,"王谦拎着人造革提包,"然后去动物园。"


    利民旅社的前台大姐见他们回来,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玩得开心吗?"


    杜小荷的脸颊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红彤彤的,她羞涩地躲到王谦身后,仿佛那是她最安全的避风港。


    放好行李后,两人兴高采烈地登上了电车,一路欢声笑语地驶向哈尔滨动物园。


    到了动物园门口,王谦买了两张门票,每张两毛钱。虽然在 1984 年,这两毛钱的门票价格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算便宜,但为了能亲眼看到威风凛凛的东北虎,王谦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进入动物园后,他们发现这里的游人还真不少,而且大多都是带着孩子的家长。一进门,一个圆形的喷水池便映入眼帘,几个小孩子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围着池边欢快地跑来跑去,而他们的家长则在后面焦急地追赶着,嘴里不停地喊着:“慢点跑,别摔倒了!”


    “老虎在哪里呢?”杜小荷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传说中的东北虎了,她焦急地四处张望着,不停地问王谦。


    王谦看了看园区地图,然后指着右边说道:“往右拐,就是猛兽区了。”


    两人顺着指示牌的方向走去,还没走到猛兽区,一股浓烈的腥臊味就扑鼻而来。走近一看,只见猛兽区被高高的铁栅栏围着,里面有几个巨大的笼子。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位于正中央的那个笼子,里面关着一只体型硕大的东北虎。


    这只东北虎的皮毛呈现出黄黑相间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它身上披着一件华丽的锦衣。


    “天啊……”杜小荷不禁惊叹道,“这只老虎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


    那只老虎似乎对周围的人群毫无兴趣,它懒洋洋地趴在假山上,偶尔才会甩一甩它那粗壮的尾巴,对围观的人们表现出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王谦却看得入了神——他在山里打过不少猎物,但面对这样的百兽之王,还是感到一种本能的敬畏。


    "谦哥,"杜小荷突然压低声音,"它看起来...不太开心?"


    王谦仔细看了看。的确,老虎的眼神呆滞无光,皮毛也缺乏野外动物应有的光泽。笼子很小,它连踱步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来回转圈。


    "圈养的老虎都这样,"旁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跟野生的没法比。"


    王谦点点头,想起前世在电视上看过的野生动物纪录片。1984年的动物园条件有限,动物福利什么的还远未受到重视。


    离开猛兽区,他们又看了猴子、孔雀和黑熊。杜小荷最喜欢孔雀,当一只雄孔雀突然开屏时,她激动得直拍王谦的胳膊:"快看!多漂亮啊!"


    阳光下,孔雀尾羽上的眼斑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宛如无数只眼睛在眨动。王谦看看孔雀,又看看身边眼睛发亮的杜小荷,突然觉得后者更美。


    中午时分,两人在动物园的小卖部买了面包和汽水当午餐。面包是那种最普通的白面包,汽水则是哈尔滨本地生产的"大白梨",甜得发腻,但在这个没有可口可乐的年代,已经是难得的享受了。


    "下午去哪?"杜小荷小口啜着汽水问。


    王谦想了想:"去中央大街转转?给你买双皮鞋。"


    杜小荷眼睛一亮,随即又犹豫了:"很贵吧?"


    "不贵,"王谦笑着捏捏她的手,"结婚礼物。"


    中央大街的百货商店里,皮鞋柜台前围了不少人。1984年,一双好皮鞋可是稀罕物,很多人结婚才舍得买。


    "同志,这双多少钱?"王谦指着一双棕色的女式皮鞋问道。


    售货员是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妇女,她扫了一眼王谦和杜小荷的穿着,懒洋洋地说:"二十五块,鞋票一张。"


    杜小荷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在牙狗屯,二十五块差不多是一个月的工分钱。


    王谦也有些肉疼,但看到杜小荷渴望的眼神,还是掏出了钱包:"试试吧。"


    售货员这才正眼看了看这对乡下打扮的小夫妻,态度稍微好了些:"多大脚?"


    "36码。"杜小荷小声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皮鞋上脚,杜小荷整个人气质都变了。她在试鞋镜前转来转去,眼睛里闪着光。王谦二话不说付了钱,还给她买了双尼龙袜子配鞋。


    "谦哥..."杜小荷感动得眼圈都红了,"我..."


    "别说傻话,"王谦帮她拎着旧布鞋,"走,吃饭去。"


    他们选了家看起来比较实惠的国营饭店——"松江春"。饭店里人声鼎沸,服务员端着盘子穿梭其间,墙上贴着"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标语。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王谦点了锅包肉、地三鲜和两碗米饭。菜上得很快,锅包肉金黄酥脆,酸甜适口;地三鲜则油光发亮,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尝尝,"王谦给杜小荷夹了块锅包肉,"哈尔滨最有名的菜。"


    杜小荷小口咬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真好吃!回去我试着做做看。"


    正吃着,门口进来三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他们穿着时髦的喇叭裤,戴着蛤蟆镜,头发烫得卷曲,一看就是街上的混混。为首的个子很高,脖子上还挂着条金链子——在1984年,这绝对是稀罕物。


    三人径直走到王谦他们旁边的桌子坐下,大声吆喝服务员点菜。高个子突然注意到了杜小荷,眼睛一亮,吹了声口哨:"哟,这小妞挺俊啊!"


    杜小荷立刻低下头,往王谦身边靠了靠。王谦皱了皱眉,但没说什么——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妹子,哪来的啊?"高个子不依不饶,"跟哥几个喝一杯?"


    王谦放下筷子,直视对方:"同志,请自重。"


    "哟呵!"高个子夸张地笑了起来,"乡巴佬还挺横?知道这是谁的地盘吗?"


    饭店里顿时安静下来,其他食客都低头吃饭,没人敢插话。服务员躲在柜台后,假装没看见。


    "走吧,"王谦拉起杜小荷,"不吃了。"


    他们刚起身,高个子就拦住了去路:"别急着走啊,让妹子陪哥几个喝一杯..."说着伸手就要摸杜小荷的脸。


    王谦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高个子吃痛,脸色一变:"妈的,找死是吧?"


    另外两个混混立刻围了上来。王谦把杜小荷护在身后,眼睛紧盯着对方的动作。他在山里打猎多年,反应和力量都比常人强得多。


    高个子突然挥拳打来,王谦侧身一闪,顺势一拉,对方直接摔了个狗吃屎。另外两人见状,一个抄起凳子,一个掏出把小刀。


    "谦哥小心!"杜小荷惊叫一声。


    王谦不退反进,抄起桌上的醋瓶子砸在持刀混混的手腕上,小刀"当啷"一声落地。另一个举着凳子的混混刚要动手,突然被人从背后踹了一脚,直接趴地上了。


    "干什么呢!"一声暴喝响起。门口站着两个穿蓝色制服的警察,腰间别着五四式手枪。


    三个混混顿时蔫了。高个子爬起来,恶狠狠地瞪了王谦一眼:"小子,你给我等着!"


    "还嘴硬!"年长些的警察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又是你,张老三!跟我去派出所走一趟!"


    原来这伙人是派出所的常客了。警察简单问了王谦几句,得知他们是来度蜜月的,态度立刻和蔼起来:"没事了,你们继续吃饭。这几个小流氓我们会处理的。"


    风波平息,饭店又恢复了热闹。服务员主动给他们换了新菜,还免了单,说是赔礼道歉。


    "谦哥,你刚才真厉害!"杜小荷眼睛亮晶晶的,"跟打猎时一样利索!"


    王谦笑了笑:"几个小混混,比野猪好对付多了。"


    吃完饭,两人决定去看场电影压压惊。1984年最火的电影是《少林寺》,但哈尔滨的电影院正在上映一部新片——《咱们的牛百岁》。


    电影院是栋老式建筑,高大的穹顶上挂着水晶吊灯。门票五毛钱一张,还送一小包瓜子。放映厅里座无虚席,大多是年轻人,空气中弥漫着雪花膏和香烟混合的气味。


    电影讲的是农村改革的故事,很朴实,但也很感人。看到动情处,杜小荷偷偷抹眼泪,王谦则握紧了她的手。


    从电影院出来,天已经黑了。中央大街华灯初上,欧式建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壮观。两人慢慢往回走,杜小荷还沉浸在电影情节中。


    "谦哥,咱们屯以后也会那样吗?"她小声问,"包产到户什么的..."


    王谦点点头:"会的,而且会更好。"他可是知道未来几十年农村会发生怎样的巨变。


    路过一家照相馆时,王谦突然停下脚步:"咱们照张相吧?留个纪念。"


    照相馆橱窗里陈列着几张样板照,有穿军装的,有穿婚纱的,还有全家福。1984年,照相还是件隆重的事,很多人一辈子就照那么几次。


    "很贵吧?"杜小荷犹豫地问。


    "不贵,"王谦拉着她推门而入,"一辈子就结一次婚。"


    照相师傅是个秃顶的中年人,听说他们要拍结婚照,热情地推荐了几种背景布。最后他们选了个简单的红色背景,杜小荷穿着新衬衫,戴着红纱巾;王谦则穿着那身藏蓝中山装,胸前别着小红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靠近点,"师傅指挥道,"新郎笑一笑...好,保持!"


    闪光灯"咔嚓"一亮,瞬间定格。照片要三天后才能取,王谦付了加急费,约定临走前来取。


    回到利民旅社,前台大姐正在织毛衣。"回来啦?"她头也不抬地问,"吃饭了吗?"


    "吃了,"王谦说,"谢谢关心。"


    大姐这才抬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今晚203没人,隔壁204也空着...应该能睡个好觉。"


    杜小荷的脸"腾"地红了,拉着王谦就往楼上跑。进了房间,两人相视一笑,都有些不好意思。昨晚的尴尬还记忆犹新,但今晚...似乎终于有机会独处了。


    王谦打来热水,两人轮流洗漱。杜小荷换上了那件旧衬衫当睡衣,头发披散下来,在煤油灯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柔美。


    "谦哥..."她坐在床沿,声音细如蚊呐。


    王谦坐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肩膀。杜小荷靠在他怀里,能听见他有力的心跳声。窗外偶尔传来电车的"叮当"声和远处的汽笛声,但这些都仿佛远在天边。


    正当两人渐入佳境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和敲门声:"警察!查房!"


    王谦赶紧披上衣服去开门。门外站着两个穿制服的警察,正是白天在饭店见过的那两位。


    "同志,打扰了,"年长些的警察说,"例行检查。听说你们今天跟张老三那伙人起了冲突?"


    王谦点点头,把白天的事简单说了说。


    "那伙人从派出所跑出来了,"警察压低声音,"我们担心他们来找麻烦,特意来提醒你们小心点。"


    杜小荷吓得脸色发白,紧紧抓住王谦的胳膊。


    "谢谢提醒,"王谦说,"我们会注意的。"


    警察走后,两人面面相觑,旖旎的气氛全没了。王谦检查了门窗,确认都锁好后,才回到床上。


    "别怕,"他搂住瑟瑟发抖的杜小荷,"有我在呢。"


    杜小荷在他怀里点点头,渐渐平静下来。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画出一道银线。远处传来哈尔滨站悠长的汽笛声,像一首催眠曲。


    "谦哥,"杜小荷突然轻声说,"给我唱个歌吧?"


    王谦清了清嗓子,轻声唱起了牙狗屯的老调:


    "月牙弯弯挂树梢,


    小两口儿上炕早。


    你搂我来我抱你,


    一觉睡到大天光..."


    歌声轻柔,杜小荷在他怀里慢慢睡着了。王谦轻轻吻了吻她的发顶,也闭上了眼睛。虽然今晚又没能如愿,但抱着心爱的人入睡,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喜欢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请大家收藏:()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