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6章 结硬寨,打呆仗

作者:月下追爱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到一个团有上万人规模的军队,在一些没有“团”这个建制单位的位面里并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在有团这个级别的位面,上位者都会下意识对比一下自己军队里这个团级规模的军队。


    其中就有南北朝时期的人。


    因为团这个军事编制就是起源于北魏时期,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曾设 “团” 作为禁军或野战军的中层编制,隶属 “军” 或 “营”。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当时一 “团” 的规模约2000-3000 人,但具体人数不固定,受战役需求和将领职权影响较大。


    到了隋朝由于是府兵制,“团”便是居于“府”之下的军事单位,一府约1000-2000人,若设团,则每团可能为500-1000 人,但此时 “团” 并非核心编制,更多是临时作战单元。


    然后就是唐代的军事编制是以“卫、府、团、旅、队、火” 为序列,此时 “团” 是正式编制。据《通典?兵典》记载,每团辖 2 旅,每旅辖 2 队,每队 50 人,因此一 “团” 的标准人数为:50 人 ×2 队 ×2 旅 =200 人。


    但安史之乱后,府兵制崩溃,募兵制兴起,“团” 逐渐演变为节度使麾下的临时编组,规模扩大,多为1000-3000 人,无固定标准。


    到了宋朝时期是禁军的“厢、军、营、都”为编制,“团”并非正式层级,但在地方厢军或临时军团中偶尔使用,规模约1000-2000 人,类似 “营” 的级别。


    明朝时期正规军以 “卫、所” 为编制(一卫 5600 人,一所 1120 人),“团” 极少作为正式编制,仅在民间团练(如地方自卫武装)中使用,规模灵活,小则数百人,大则数千人,取决于地方需求。


    到了清朝由于是八旗制度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团”这个军事单位,直至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团练(如湘军、淮军)兴起,“团” 成为基层编制之一,通常一 “团” 约1000-3000 人,但湘军、淮军的 “营”(约 500 人)更常用,“团” 多为营的上一级临时编组。


    因此在看到李云龙一个团竟然有上万人的兵力时,各个有团这个军事单位位面的古人都被吓了一跳,在结合视频里李云龙自己在得知集结起来的部下达到了这样的规模也是被震惊了一下,古人就能从这一点判断出李云龙那个时候的团级规模肯定没有上万人,因此李云龙这个团属于超额编制。


    那么这个问题就大了,放在政治敏感的宋朝就李云龙私瞒军队数量这件事,就可以扣他一个谋反的帽子。


    哪怕他自己都不知情也难逃一死。


    不过这些都不关电视剧里李云龙的事,在得知自己有这么多人可以指挥的时候,李云龙直接脱帽鞠躬谢谢下面那些人,而且还不搞虚的自己喊出打平安县是为了救自己老婆。


    虽说“老婆”在比较早的朝代并未出现,可华夏文化就是有这等神奇的传承和相通能力,只需要结合上语气就能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稍微迟钝的古人也都反应过来,这是指婆娘、娘子、细君、妻子的意思,虽说各个朝代的古人都有自己对老婆的称呼但是意思明白了就行。


    不过这个口号要是被人上纲上线一个假公济私的帽子李云龙是逃不掉的,尤其是明朝那些喜欢闻风奏事的御史言官们,要是李云龙在他们的时代现在已经在朝堂上给李云龙扣帽子了。


    这时候画面又转到山本一木的视角,得知平安县外有一大堆人围了上来山本一木面色一惊,再一听人数有上万八路军山本一木再一次震惊到了,上万人八路来打他一个大佐这简直太魔幻了。


    之后又听部下猜测是李云龙部的时候山本一木直接破防了高声大喊不可能绝不可能,自己不久前才摧毁了李云龙的指挥部,抓走了他的新婚妻子,彻底摧毁了李云龙的精神,现在的李云龙肯定龟缩在某个角落舔伤口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卷土重来,还是上万人那种规模他哪来的兵力?


    听着那叽里呱啦的日语以及山本一木破防的画面,不少古人觉得十分解气,这小日本就必须这样收拾,他们已经代入了李云龙的视角想着李云龙快点打破县城把这小日本千刀万剐的一幕快点出现。


    然后就是山本一木的求援,这里展现了电台的能力也让没有见过电台的古人狠狠的震惊了一把,隔着县城可以发送求援信号这还真的是神器。


    不过已经见识过刘鸿手机的神奇,古人对电台这种东西倒不是太过震惊,他们也看出来这电台发送的信息太过繁琐,比起那微信可以直接让另一方看见,这个电台还需要翻译官在纸上写出来再拿给另一边的指挥官。


    那个小日本叫什么来着,视频里没有说不过给他递东西的下属叫他司令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又是一个后世的军事官职称呼,反正秦汉时期是没有这个叫法的。


    不过从“司令”二字上就能看的出这个日本军官绝对是中高级军官,说不定是上将军这类的军职。


    接下来就是这个司令官下达命令,命令各地联队迅速支援平安县,这里的“联队”一词也引起了许多人的讨论,那就是这个联队的编制是多少人,莫非也是上万人一个联队?


    不过视频里暂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接着播八路军的事情,其中就出现了孔杰丁伟两人,在分镜头剪辑下,两人得知小日本突然增兵平安县就猜到是李云龙搞鬼,纷纷命令部下阻击日本军队,其中丁伟还说李云龙要是有一两师他妈敢打太原,从这里也能看出李云龙这个人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性格,这样的人宋明官场是最不喜欢的。


    阻击战开打展露出日军火力的凶猛八路军只能被动挨炸,这种看不到人自己这边的军队就被炸死一大堆的战斗方式,看到李世民朱元璋等人都忍不住皱眉,这武器也相差太大了那八路军为什么没有火炮还击呢?


    对了之前那个日本军官好像说八路军是土八路来着,也就是说八路军的武器很落后,之前的一些视频说过日本人已经因为清朝的赔款实现了工业化因此这属于不对等战争。


    这让嬴政这些人有一种自己的军队拿着精良武器去砍一群石器时代的落后部落的错觉。


    这根本就是不对等的战争。


    难怪那日本人能打到太原来,看来都是因为后世的华夏没有那些火炮的原因。


    看着这样的劣势不论是韩信还是白起又或者卫霍李岳都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在代入自己是八路军的指挥官,面对这样的被动挨炸如何反击,又看到八路军只能在坑道里躲避的一幕最后都纷纷摇头,他们知道就算把自己放在那个时代面对武器精良的日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是正面硬撑然后分兵两翼包抄过去,不过在武器和兵力悬殊的情况不知道包抄过去的士兵能不能打得过日本兵,从武器上看好像不太可能那也就是包抄过去也是送死。


    这种劣势让他们这些打了老战的古人都陷入沉默,而且他们对未来的战争还不是完全了解,因此必须多看看这里面的打法。


    这个坑道就不错,人站在坑道中就露出一个头跟肩膀,极大减小自己被那子弹打中的可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已经处于晚清时期的太平天国洪秀全他们,看到火器还能这么玩整个人都豁然开朗,想着那群洋人火器那么厉害自己在那些洋枪洋炮上吃了大亏,现在这个坑道战法倒是能极大减少自己军队的伤亡。


    不过石达开等人也看出这种坑道属于防御战,如果自己是进攻方那就不好打了,除非也跟天幕里那些日本人一样用火炮去犁地,可是自己的火炮比不过那群洋人啊。


    这也让他们开始头疼起来,要是那群洋人防守而自己进攻的话……


    曾国藩也是眼前一亮“结硬寨,打呆仗”六个字清晰浮现在他脑海里,一下子他已经有了对付太平天国的办法。


    那就是围上去,四面八方的围上去。


    每次前进都用这种办法缩小那群长毛贼的控制范围,然后一座城一座城敲掉直到打到南京城下然后……


    忽然曾国藩想到了后世的南京被日本人屠戮的那句唱词,眉头紧紧皱起。


    喜欢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请大家收藏:()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