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霄原本是想直接来至余麟身前。
但被余麟示意有人在场,它也就乖乖停留在天空之上,化作一条幼小的赤龙在云层之中游荡着。
下方。
余麟将董永倒的水一饮而尽后,笑道:“多谢了。”
“方才见屋外有老者,可是董兄你的家人?”
董永将碗接过,颔首道:“是。”
“那是我爹,自从我娘十数年前因病去世,我们二人便相依为命至今。”
“只是他老人家年轻耕田伤了身子,身子骨是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能不能看到我娶妻生子..........唉。”
他长长叹了口气,显得很是无奈和忧愁,还有隐藏其中的悲意。
至于能活多久。
余麟倒是能看得出来,最多最多也就三月时间。
他想了想,便开口道:“原来如此。”
“我会些追寻鸟兽踪迹之法,此番出行也是因为欲要捕猎一只野豚而不慎被它撞晕。”
“为表董兄相救之恩。”
“待我伤势痊愈,定送来些许兽肉、药材,到时还望董兄莫要推辞。”
“行善若是没有好处,那天下行善之人便少得多了。”
董永闻言,一想他说的还挺有道理,原本还想拒绝的推辞话语也就打消了,便颔首道:
“那就多谢余兄了!”
“余兄可还记得回家之路?今日我没什么事情,正好送你一趟。”
余麟摆手:“不必。”
“我家就住这附近,走个十几二十里路便也到了。”
“既然已经雨过天晴,那便不在董兄这里过多叨扰,改日再登门拜访!”
说罢,他便起身朝着外边走去。
董永见状,连忙相送。
直到余麟出了村口,这才将视线收回,嘴里低声说着:
“余兄不凡啊..........”
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能看得出,余麟无论是谈吐还是举止都是自有一股气度。
这种感觉远比他们村的村长还要浓厚。
最主要是,余麟长得很俊朗,他还从未见过这般俊朗的男子。
想来是什么世家子弟吧。
算是结了个善缘。
董永摇摇头,没有继续去想什么报答的事情,而是转身思索起今日去哪里砍些柴火回来。
家里余粮可是不多的了..........
....................
咻!
当余麟离开董家村的那一刻,赤霄便从天空中落下,在他的身边游走翻腾着,显得极为亲近。
“好了好了,你来做什么?”
余麟将它按住,摸了摸它的龙头,微微一笑。
赤霄没有说话,但有一股意念传出,清楚的传达它的意思给余麟:
“我想跟着你!”
“嗯?想跟着我?这可不行,你得护佑你老刘家的王朝呢。”
“我帮刘秀复辟已经是结束了,之后是死是活,都是他们的事情!这是主人向我保证的,只护他们一次!”
“这样。”
余麟想了想,正好他有赤霄剑气,现在又有真的赤霄。
赤霄剑气叠加赤霄............
这时候再劈阿瑞斯,怕是真能给他劈成残废,多来几下就这一块、那一块了!
不过他现在也已经有了手套在身。
嗯。
算了,不嫌多。
余麟便颔首道:“行吧,你以后就跟着我。”
“太好了!”
见他同意,赤霄当即化作原样悬挂在他的腰间。
余麟则是暗道:难怪后世找不到赤霄,原来是他给拿了...........
那失踪的传国玉玺,以后不会也到他的手里吧?
以后再说。
余麟没有继续想下去,而是给龙爷发去传音:
“龙爷,你们几个现在在干什么?”
“哎呀,没什么,找找另外几个家伙,再逛一逛,你懂得。”
“行吧,你们慢慢玩。”
余麟听它这么说,也就不再担心,而是转身,朝着不远处的城池走去。
城中。
长街之上,车马粼粼,人流如织。
市集喧嚣,贩夫走卒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不乏有儒生或者一、两个方士、道士行走,但是不见佛教中人。
因为此时佛教尚未引入。
而关于佛教的引入,就不得不说到刘庄了。
据《四十二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记载,刘庄夜寝南宫,梦金人身长丈六,项有光明,飞绕殿庭。
次日,他召集群臣,询问此梦是何祥瑞。
博士傅毅进言:“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
于是,他派遣蔡愔、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访求佛道。
蔡愔等人西行至大月氏国,遇到了来自天竺的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并邀请他们一同东来。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他们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
汉明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专门为他们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白马寺,以纪念白马驮经之功。
对,就是后来去整顿少林寺那个白马寺。
余麟行走在街道上,感受着街边妇人少女朝他投来的视线。
以及他看到哪里,哪里的少女便含羞低头,不由感慨自己果然还是魅力太大了啊。
咳,有些自恋了,不好意思。
他轻咳一声,正打算寻个酒楼吃饭,身后却是忽的传来呼唤声:
“这位先生,还请留步!”
“嗯?”
余麟回头看去,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衣着明显比寻常百姓华贵许多、约莫十五岁上下的少年,正急匆匆地从一旁的茶楼中走出。
他身后还跟着几名一看便是护卫侍从的健硕男子。
这年纪放在后世还小,但在此刻,已是能够婚配生子的年纪了。
那少年脚步匆匆,目光紧紧锁定在余麟身上,更准确地说,是死死地盯在余麟腰间悬挂的那柄赤霄剑上。
他快步来至余麟身前站定,平复了一下呼吸,然后极为郑重地朝着余麟拱手一礼,姿态标准,显露出良好的教养:
“在下刘建,见过这位先生。”
刘建?
余麟心中一动,立刻将这个名号与所知的历史对应上了。
原来是汉明帝刘庄的长子,那位在永平三年被封为千乘王,却不幸于次年早夭,被赐谥号为“哀”的千乘哀王——刘建。
如今一看,还真是天生短命的命数,无福消受皇位。
虽然现在还没有受封,但提前来千乘看上一看也合理。
看他刚刚的眼神,想来是认出了赤霄。
余麟回礼:“多礼了。”
“不知公子寻我何事?”
刘建抬手指了指赤霄,开口道:“先生可否将此剑拔出,让我看上一眼?”
“我观它有些像我家祖传之剑。”
果然是因为这个来的。
余麟颔首,微微一笑:“这就是你家祖传的宝剑。”
“不过现在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