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间便到了1946 年 7 月 10 日。
在 6 天前的 7 月 4 日,菲律宾刚刚宣布独立。
而今天,永乐民主共和国也迎来了属于它的建国时刻。
然而,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早在 6 月中旬,菲律宾人便秘密策划了一场针对永乐岛的袭击行动。
他们派遣了一支由汽艇和木船组成的舰队,趁着夜色悄悄驶向永乐岛。
而岛上的土着居民,在菲律宾人的利诱下,充当了内应,为他们提供了登陆的地点和情报。
当这支舰队抵达永乐岛附近时,岛上的驻军立刻察觉到了异常。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永乐岛上的官兵们并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迅速组织起来,与家属们一同拿起武器,准备迎击敌人。
在张铁的指挥下,岛上的男女老少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
他们利用岛上的地形和防御工事,巧妙地与敌人展开战斗。
尽管菲律宾人的汽艇和木船数量很多,但在永乐岛军民的坚决抵抗下,他们只有挨打的份。
经过一场突发的战斗,菲律宾人的舰队终于被击溃。
两条汽艇和四条木船被击沉,其余船只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而登陆部队更是遭受重创,被歼灭了 1100 多人,另有 800 多人成为俘虏。
菲律宾人的战斗素质明显不如永乐岛上的独立旅官兵。
独立旅的这些官兵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战术运用得当。
而菲律宾人则显得毫无章法,他们的只打过游击战,带来的大炮不仅数量少,而且准头也差。
在永乐岛独立旅重炮的猛烈轰击下,他们停在海里的船只就如同活靶子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好不容易上岸的菲律宾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被残忍地屠杀。
他们惊恐地看着守军手中黑洞洞的枪口,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绝望地尖叫着。
是的,这些菲律宾人手中只有简陋的步枪,而敌人却拥有更强大的火力和更精良的武器。
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下,菲律宾人就像脆弱的韭菜一样,被一片片地射杀在海滩上。
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沙滩,生命在瞬间消逝。
少数幸运的菲律宾人成功逃回了几条木船,但他们的噩梦并没有结束。
岛上的守军和百姓迅速包围了他们的船队,不给他们任何逃脱的机会。
最终,菲律宾人的船队只逃走几条汽艇和木船,其他都被独立旅俘获,这些可怜的人们成为了守军的俘虏。
在菲律宾的美国人见状,急忙出面进行干涉。
经过一番谈判,永乐岛守军最终开出了建国的条件。
菲律宾人无奈之下,只得同意这些条件,以换回被俘虏的人员。
但是,他们的汽艇和木船以及武器都被留下,这使得没有几条船的永乐岛拥有了 6 条汽艇和数十条木船。
张铁在陈哲的授意下,趁机将岛上的土着全部驱逐到对面菲律宾人控制的主岛上,并一举抢占了附近的 6 座小岛。
菲律宾人虽然心有不甘,但实力悬殊,也只能忍气吞声,默认了这一既成事实。
至此,永乐岛和周边的 6 个岛屿正式归属永乐民主共和国所有,其面积与舟山群岛相当。
在永乐民主共和国成功建立之后,陈哲决定带着船队和家人尽快返回香港。
赵大海等人则被留在美国,赵大海将担任永乐民主共和国驻美国总领事。
他们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偏僻街区买下了一栋独立的三层楼,这里将成为他们新的领事馆所在地。
这栋三层楼虽然地段有点偏,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它的建筑风格典雅,周围环境宁静,正适合作为一个领事馆的所在地。
同时,他们还在门前挂上了永乐民主共和国的国旗。
在陈哲准备回国之前,珍妮被检查出怀孕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两人都感到无比兴奋和幸福。
得知珍妮怀孕后,陈哲决定陪她一同回到她乡下小镇的父母家,与他们分享这份喜悦。
他们开着五辆汽车,浩浩荡荡地驶向小镇,陈哲身边还跟着不少人,这阵仗可谓是相当壮观。
当车队刚刚抵达小镇时,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小镇上的人们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目光紧紧地盯着这几辆气派的汽车,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珍妮的父母住在小镇的边上,当车队终于到达珍妮家时,珍妮的父母、弟弟以及妹妹都从屋里迎了出来。
他们一眼就看到了怀孕的珍妮,脸上立刻洋溢出惊喜的笑容。
同行的人们纷纷下车,将精心准备的礼物搬进了珍妮家。
陈哲特意用中国的方式给珍妮家送上了礼物,其中包括两根沉甸甸的金条和一些专门为珍妮的远亲准备的礼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其实,珍妮之前已经和家里通过电话,简单介绍过陈哲的情况。
这次见面,珍妮再次郑重地向家人介绍了陈哲,让大家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知道陈哲是中国的一名将军,曾经狠狠的打过日本人后,珍妮父母热情地拉着陈哲坐下喝咖啡,用英语表达着感谢与欢迎。
陈哲和珍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融洽。
陈哲面带微笑,与珍妮的家人们愉快地交谈着。
他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描绘着中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让珍妮的家人对这个遥远的国度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然而,当谈到中国的战争时,陈哲的话语变得谨慎起来。
他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并没有过多地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因为他知道战争往往是一个沉重而敏感的话题,不想给珍妮的家人带来不必要的担忧。
珍妮的父母对陈哲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即将离开美国感到有些不舍。
他们关心地询问珍妮是否会跟随陈哲一起去中国。
陈哲微笑着回答道:“珍妮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再前往中国。目前,她还需要照顾我们在美国的产业,这对她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责任。”
陈哲和珍妮在这个宁静的小镇上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
第二天清晨,他们收拾好行李,准备返回纽约。
在离开之前,陈哲特意留下了一辆新买的汽车,作为送给珍妮父亲的礼物之一。
这辆汽车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陈哲对珍妮家人的感激之情的表达。
他希望这辆车能够给珍妮的父亲带来便利和快乐。
喜欢烽火淞沪请大家收藏:()烽火淞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