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南锣鼓巷95号

作者:二房家的老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拖拉机司机喊道:“四九城到了!该下车的下车啊。”


    这时,秦歌缓缓睁开眼睛,对身旁的大爷说道:“嗯,到了,大爷。咱们就此别过,如果日后有什么困难,您就到南锣鼓巷找我。”


    大爷嘿嘿一笑:“知道了,小哥。”


    秦歌抬头望向四九城,暗自思忖:哎,终于要面对那个从未谋面的老爹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走一步看一步,先填饱肚子再说。


    于是,他风风火火地朝着四九城走去。走了大概半个小时,秦歌看到一家小餐馆,餐馆门口摆放着肉包子、小米粥,还有一些汤羹之类的食物。


    秦歌上前问道:“老板,包子怎么卖?”


    老板抬头一看,热情地招呼道:“哎,小哥,外地来的吧?里边请,里面暖和。”


    秦歌好奇地问:“哎,老板,您怎么看出我是外地的?”


    老板笑着说:“听你口音就不像我们四九城的人。”


    秦歌又问:“那老板,您听我口音像是哪里的人?”


    老板思索片刻后说道:“你应该是洞庭湖一带的,看样子是过来投亲的吧?”


    秦歌回应道:“厉害呀,老板。我确实是过来投奔亲戚的,坐完火车又坐拖拉机,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


    “闻到您这儿包子的香味就被吸引过来了,馋虫都被勾出来了。先给我来几个吧。”


    老板热情地推荐:“好嘞,那要不这样吧,小哥,您看先来四个肉包子尝尝怎么样?”


    “我这肉包子皮薄馅大,咬上一口,那叫一个香!您先垫垫肚子,等会儿再尝尝我们这儿的小米粥,保证让您吃得满意!”


    秦歌询问:“老板,您这包子和粥都是怎么卖的呀?”老板回答:“包子1毛钱一个,小米粥一碗2分钱。”


    秦歌伸手扒开衣兜,掏出4毛2分钱递给老板:“老板,钱您收着。”


    “好嘞,小哥,马上就来。”


    没过一会儿,四个热腾腾的包子和一碗小米粥便端到了秦歌面前。


    看着香喷喷的包子,秦歌的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这得有多长时间没吃饭了?


    刚穿越过来还不到半天呢。算了,先吃饱再说。他拿起包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嗯!”秦歌双眼瞪大,不禁感叹,“真好吃!别说,这个时期的肉包子确实香。


    现在养的猪都是用绿色天然的方式养殖的,这样的包子就是美味。”


    秦歌狼吞虎咽地吃了几个,正准备吃最后一个时,来了四位像是母女的人。


    为首的是一位中年妇女,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


    再看那个稍大些的女孩儿,好家伙,这身高差不多快两米了吧。


    目光一转,还有一对小双胞胎,看样子也就十五六岁。


    三个女孩都身形消瘦,头发凌乱,脸上脏兮兮的,但大致还能看出轮廓,长相还算不错。


    秦歌忍不住在心里自责,自己怎么还在评论人家长相,人家都这么可怜了。


    正想着,他准备低头吃掉最后一个包子。


    这时,双胞胎女孩儿说:“妈,我饿了,我也想吃。”


    中年妇女无奈地说:“乖,等一下,咱们去找个人流量多的地方,看看能不能讨口吃的。”


    听到这话,秦歌顿时觉得手里的肉包子没了滋味。


    自己正吃着肉包子,人家却饿着肚子。看着这母女四人背井离乡逃到这里,实在是可怜。


    他拿着手中的肉包子,又看了看那个女孩儿。


    秦歌说道:“小妹妹,哥哥吃不下这个最后一个包子了。要不,你拿去吃吧?”


    小女孩睁着大眼睛,望向自己的母亲。


    “妈……”妇女叹了口气,对秦歌说:“小哥,谢谢你。现在的日子太难了,这肉包子太贵重了。


    你心善,我们很感激,但我们还是到别处看看吧。”


    妇女心里想着,现在能吃上点棒子面掺野菜就已经是美味了,居然还有人给肉包子,不知道这小哥是真傻还是真有钱。


    秦歌望着这母女四人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时代的人心,真的很善良啊。他叹了口气,放下最后一个包子,然后大口大口地喝完了小米粥。


    秦歌喊道:“老板,打包16个包子。”


    “好的,小哥,马上就来。”


    不一会儿,老板就把包子打包好递给了秦歌。


    老板忍不住说道:“小哥,我说你两句,你别见怪。现在这世道,困难的人太多了,你帮得过来吗?”


    秦歌反问:“老板,您怎么知道我是给那四位母女买的,我自己吃不行吗?”


    老板笑着说:“就你那眼神儿,还有你唉声叹气的样子。叔比你年长几岁,形形色色的人没见过一千也有八百,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心善的主儿。”


    “小哥,叔给你一句忠告,叔见过的人间疾苦不比你少,但凡叔心善一点,早就饿死了。”


    “叔在四九城待了十几年了,比她们可怜的,饿死的,卖儿卖女的,叔都见过。


    当下啊,只能顾好自己,别人的困难叔见多了,心也硬了。”


    “好了,小哥,不跟你说了,叔还忙着呢,小哥记住,先活好自己。”


    秦歌点点头:“好的,叔,您说的话我记住了。”


    秦歌拿着包子去追母女四人,没过多久就追上了。


    母女四人正蹲在一个角落里,每有一个上班的工人路过,她们都会向对方乞讨。


    妇女哀求道:“大哥大姐,行行好,我们家里闹了饥荒,实在没有办法了,可怜可怜我们,给点儿吃的吧。”


    然而,冷漠的路人只是匆匆走过。其实他们并非没有同情心,只是自身也无力帮助别人。


    就像在秦歌原本所处的时代,虽然善心人也不少,但网络上也常报道有些乞丐年入百万之类的事。


    一批又一批的路人经过,却没有人理会这位可怜的母亲。


    秦歌手里拿着包子,站在那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犹豫片刻后,他鼓足勇气走上前去。


    秦歌说道:“大娘,这里有包子,你们先拿着吃。日子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中年妇女抬起头,看着秦歌,眼泪唰地一下流了下来。


    妇女哽咽着说:“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两个双胞胎齐声说:“谢谢你,哥哥。”


    个子很高的女孩儿也轻声说道:“谢谢。”秦歌摆了摆手,把包子递了过去。


    中年妇女接过秦歌递来的包子,赶忙打开,给每个女孩手里都放了一个:“吃吧,慢点吃。”随后便把袋子合上了。


    秦歌有些纳闷,问道:“大娘,您也吃啊?”


    “不了不了,现在还不知道来到四九城能不能活下去。”


    “这包子我们一天一人吃一个,能坚持几天是几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