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与第四支队约定的交接日期日益临近,徐剑飞特意找,不,是请来了杨振宇和何小壮。
他深知这两人的能力和在部队中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这次重大变动中,他们的角色对自己至关重要。
杨振宇和何小壮两个人在门口碰到,互相看了一眼,就明白了这次军长找自己两个人来的目的了。
因为和四支队交换的条件两个人都是知道的,尤其是何小壮在这期间还是主要的联络人。他作为沟通的桥梁,确保了双方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任务的顺利进行。
两个人就在门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互相鼓励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正式面对房门,大声的喊出:“报告,杨振宇,何小壮前来报道。”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军人的坚定,和对党教给的任务的执行决心。
屋子里响起了徐剑飞平稳的回答:“请进。”
这一次不再是进来而是加了个请字,这让两个人感觉到了陌生与疏远。
他们感觉到,这次的会面可能意味着一些重大的变化。
双双推门进来,看到徐剑飞站在那里,正等着自己两个人。而同时站在他身后的,还有田绍志、邢大海。这两位也是部队中的主官,他们的存在让这次的会面显得更加重要。
着算不算三堂会审?
着还不算,还有那个让人厌恶而胆寒的安全局局长潘二憨。他的出现让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冷酷。
现在这个家伙就是一副鼻孔朝天:我知道你烦我,但你却拿我没有办法,而且我还能决定你的生死的嚣张态度。他的存在无疑给这次会面增加了不少压力。
徐剑飞见两人进来,还不等两个人再次敬礼,就笑着对他们说:“不必客气了,二位坐下说。”
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温暖,试图缓解房间内的紧张气氛,让两位感到些许的放松。
两人再次对视,目光交汇中透露出一种默契,几乎同时开口:“徐军长,您太客气了,我们还是站着回答您的问题吧。”
徐剑飞见状,只能无奈地轻轻摇头,随即语气转为直接:“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多费口舌了。想必你们已经清楚我为何要找你们来此。”
两人又互相对望了一眼,然后默契地点了点头,在无声中达成了某种共识。
这种无声的默契配合,没有逃过徐剑飞那双锐利的眼睛。证实了二憨的监视报告中已经得知,这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最近走得非常近。
然而,徐剑飞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也没有过多的担忧。
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你们应该已经明白,我与你们那边的第4支队已经达成了协议,交换的日期已经临近。在我队伍中由你们发展出来的那些坚定的党员,我打算按照约定将他们安全送出。在此,我想再次征询你们两位的意愿,你们都去留。”
何小壮上前一步,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军长、副军长以及潘局长,语气坚定地报告道:“报告军长、副军长,潘局长,我的组织已经明确指示我,要我继续留在这里,担任您们与我们之间的电报联络员,以便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联络和协调,共同推进抗日工作。”
他稍作停顿,然后继续说道:“但请三位领导放心,我将严格按照组织的指示行事,只负责双方的联络沟通工作,真实、准确地汇报情况,绝不会涉及任何份外的事情。”
接着,何小壮的目光转向了二憨,他认真地说道:“潘局长,您随时可以监督我的工作。”
二憨听到何小壮的话后,得意地点头表示理解:“我当然会这么做,确保一切按照规定进行。”
与此同时,徐剑飞转向了杨振宇。
他深知杨振宇在敌后武工队司令部,所承担的日常全面工作的重要性,杨振宇的工作成效显着,无人能够替代。
徐剑飞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实话,对于杨振宇即将离开,我的心中确实有些不舍。因为你的离去,意味着我们敌后武工队的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你的离开就等同于我们工作的瘫痪。”
尽管话是这么说,但徐剑飞心中还是存有顾虑,毕竟杨振宇的工作能力实在太过出众,这从他能够担任东北抗联一个军的政委,这一重要职务中便可见一斑。他的留下,会给自己带来不确定的结果,会坏了我的地盘我的兵的原则。
就他一个人,就可能会让自己的地盘不是自己的,自己的兵也不是自己的了。
杨振宇毫不犹豫地上前一步,语气坚定且充满信心地说道:“根据您敬重的教员的深入分析,您的鄂豫皖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的之后,将会成为敌后抗日战场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地处中原腹地,紧靠武汉这个鬼子不断向西南进行军事压迫,向南方拓展敌战区的关键位置,其对敌牵制和威胁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根据地不可替代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因此,您的教员认为,建设好鄂豫皖大别山根据地,对于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有着关键作用的。”
然后坦诚的继续说道:“而您的教员还指出,这块根据地,如果教给南面占领防守,他们是防守不住的,只能在这里再次被鬼子削弱。
而我们一方实力太小,一时间还不能顾及,再加上我们国共两党当初的恩怨,不要说日本人不能允许我们的存在,即便国府也绝对不能让我们驻足,必先除我而后快,最终会丢了这关键的战略要地。
只有你的这支武装,最适合在这夹缝中生存,并立足于此。”
徐剑飞真的是感慨了,教员就是教员,不愧是战略家军事家,这一番理论出来就已经不是站在人的角度了,是站在天空俯视大地的角度,来看这个现在还寂寂无名的,鄂豫皖大别山根据地的地位了。他的分析,不仅深入浅出,而且高瞻远瞩,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智慧。
而就这短短的几句评语,就直接道出了当初自己选择这里,采取不南不北的良苦用心,也是战略目的。并且得到了他的完全认同。
自己在他老人家的眼里,真的是有种渺小到无所遁形的感觉。
杨振宇的话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撼。他们开始意识到,鄂豫皖大别山根据地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他们自己的想象。
他们开始明白,为什么教员会如此重视这个根据地,为什么他会如此坚定地支持在这里进行抗日斗争。
对此徐剑飞感到深有荣焉。
喜欢抗日特战队请大家收藏:()抗日特战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