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冷三郎就开心的回来了,“娘,媳妇,哈哈哈……昨天那些卖卤肉的都没来,大舅和大舅母也没来,肯定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好吃,所以今天都没来。”
“真的?那可太好了,我就说,他们可做不出来咱家的味道。”这下曹春香高兴了。
夏寒烟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的配方就连吴老都尝不出来,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出来,而下水这些东西,做好了是难得的美味,如果做不好,那就是难以下咽的垃圾。
楚槐凌今日又来了小摊,自从上次夏寒烟和他说过慈幼堂的情况以后,他当时就悄悄地去了,果然发现那些稍大些的孩子会欺负新来的还有年龄比较小的。
负责管理的人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一时惶恐不安。
他当面教育了欺负人的孩子,并让管理人员多加注意,如果这些孩子不改,就把他们隔离开。
楚槐凌想找夏寒烟,问问她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管理慈幼堂,知道她家的小摊在这条街上,于是昨天他就来了一趟,可惜昨天夏寒烟没来,在家熬枇杷膏了。
楚槐凌没看到夏寒烟,却看到了冷三郎,这个少年是谁?长得一表人材,虽不及他,可他的笑容让人很温暖,是女孩子喜欢的类型。
他是小姑娘的什么人?是她的哥哥吗?还是……
回去后,整整一宿,楚槐凌都睡不安稳,所以他今天又来了小摊。
没想到小姑娘今日倒是来了,“万青,去夏姑娘那里买一份卤肉。”
“哦,好。”他家少爷都来两天了,这是真的看上夏姑娘了吧?
就是不知道夏姑娘对他家少爷是什么想法?
就凭他家少爷这妖孽般的脸,应该没有哪个女子能抵挡的住吧?
“两份卤肉。”
“好。”
夏寒烟一抬头,咦?这人怎么有点眼熟?
看到夏寒烟疑惑的眼神,万青眼睛瞪得老大,不是吧?夏姑娘不记得他了?
“夏姑娘,你是不记得我了吗?”
“我只是觉得你有点眼熟,一时有些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噗呲,万青只觉得这话也太扎心了,他存在感这么低吗?
“那你记得我家少爷吗?那里。”万青指了指楚槐凌的位置。
夏寒烟顺着万青手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了人群外那道鹤立鸡群的身影,“咦?冰块脸?”
噗……啥玩意?夏姑娘竟然管他家少爷叫冰块脸?
呃,别说,还挺形象的。
难怪她会觉得眼熟,原来是冰块脸身边的人。
楚槐凌见小姑娘看过来,立刻微笑着朝她点了点头,小姑娘怎么好像又变漂亮了?
夏寒烟也笑着朝他点点头,两人算是打过招呼了。
万青却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他家少爷刚才是笑了吗?
夏寒烟收回视线,打包好两份卤肉,她特意多加了些,“你的两份卤肉好了,拿好啊。”
“好。”万青接过来,就把手里的铜板递了过去。
“不用了,算是我送你们家少爷的,我的卤肉很好吃的,让他尝尝,就当谢谢他了。”
“这……”
“你快拿走吧,我很忙的。”
“那谢谢夏姑娘。”万青道完谢便退出了人群。
早在夏寒烟和万青说话的时候,冷三郎就注意到了,他一直留意着万青。
等到他看到人群外的那个公子时,心里顿时滋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只因为那个公子长得太过俊俏了些,他们兄弟几个,就数二哥长得最好,气质也好,可这个公子长相竟然和二哥不分伯仲,而且那身上的气质,他不知道要怎么形容,反正肯定不是他们这样的农家子可比的。
综合来说,这人比他们兄弟好,长相好,气质好,那媳妇会不会……
冷三郎转头就看到媳妇在对着那个公子笑,两人还眉目传情,冷三郎顿时心沉到了谷底,完了,媳妇不会喜欢上别人了吧?
他们和媳妇连婚书都没领,也没成亲,媳妇要是真喜欢上别人怎么办?
冷三郎心不在焉的帮忙卖着卤肉,时不时就要抬头看看夏寒烟。
万青从人群里出来后,将卤肉递过去说道:“少爷你的卤肉,夏姑娘没收钱,说是送你的,她说她做的卤肉很好吃,让你尝尝。”
“嗯。”
楚槐凌嘴角微扬,接过卤肉又看了一眼人群里眉眼带笑的小姑娘,她的笑容仿佛会传染一般,总是让人发自内心的高兴。
万青:这是他家少爷今天第二次笑了吧?
“走了。”楚槐凌拿着卤肉转身走了。
“哎,等等我呀,少爷,我和您说,少爷,您就应该多笑笑,您看您笑起来多好看?能迷死万千少女,您整日不苟言笑的,您知道夏姑娘叫您什么吗?她叫您冰块脸,您说……”
楚槐凌突然停住脚步,身后的万平一个没注意就撞到了楚槐凌的背上。
“嗷……”
“你说什么?”
万青捂着撞痛的鼻子,“少爷,不是我叫的,是夏姑娘叫的。”
“那个……我平时看起来很冷吗?”
“嗯嗯嗯,很冷,能冻死人。”
有这么夸张吗?可连小姑娘都叫他冰块脸,那他以后是不是应该多笑一笑?
楚槐凌想尝试着笑笑,可怎么都笑不出来,万轻在旁边都没眼看,少爷呀,是让您笑,您怎么比哭还难看?
明明刚才看到夏姑娘的时候,您笑的那叫一个如沐春风,那叫一个迷死人不偿命,怎么现在就这么难看呢?
“少爷,要不您心里想点高兴的事,说不定就能笑出来了呢?”
高兴的事?楚槐凌一下子就想起了小姑娘的笑容,嘴角不自觉地就扬了起来。
“对对对,就是这样,少爷,就是这个笑,您以后就这样笑,保证能迷死人。”
“咳……走了。”楚槐凌有些不自在的收起笑脸走了。
“哦。”
夏寒烟今日带的卤肉本来就少,所以三人很快就卖完收摊了。
来到定做木瓶的地方,夏寒烟走进去又定做了一千四百个木瓶子,加上赠送的一百个,一共是一千五百个。
出来后,想到过两天,二哥要回书院读书,得给他准备些笔墨纸砚,再买几件换洗的衣服。
去读书不比在家,要穿得体面一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