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小泉翔太冷哼一声,打断他的话,说道:“上头懂什么?他们能体会到《兰亭集序》的真正价值吗?错过了这次,下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说不定永远都没机会了!”
说罢,他仰头望天,长叹了一口气,只觉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
此时,项咗、王撕葱等人欢声笑语从远处飘来。
小泉翔太听在耳中,更是觉得刺耳,他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一句:“王攸,这笔账我记下了,别以为就这么轻易结束了……”
“《兰亭集序》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小泉翔太胸膛里憋着一股邪火,烧得他心肝生疼,满心的愤懑没处发泄,只能干瞪眼瞧着。
就在这当口,舞台上的灯光再度变幻起来。
原本亮堂堂的白色灯光,缓缓晕染上一层神秘庄重的金色光晕。
所有人都屏气敛息,期待最后的压轴拍卖品。
几位工作人员,两人一边小心翼翼地再次抬出一个恒温、恒湿展示柜。
“诸位,今日这场拍卖会,已然精彩纷呈。可接下来要亮相的是最后一件拍卖品,其珍贵程度,堪称皇冠上最夺目、最耀眼的明珠,是人类知识宝库中最震撼、最厚重的华章!”
拍卖师庄重的说完,走上前介绍道。
箱内,厚厚的锦缎之上,静静躺着 68册古朴典籍。
“大家请看,这便是华国,明代永乐年间倾举国之力编纂而成的《永乐大典》正本。”
“这部大典,汇聚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各个领域,是当之无愧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虽历经岁月沧桑、兵燹水火,如今仅存 68册于世,然每一页都承载着人类文明无穷的智慧与心血,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之作,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骄傲!”
拍卖师激情澎湃的介绍,仿若一把熊熊烈火,瞬间点燃了全场热情。
舞台显示屏上,滚动展示《永乐大典》内页的高清影像。
那些蝇头小楷工整秀丽,插画精美绝伦,让人仿若穿越时空,置身那个文化昌盛、万邦来朝的盛世大明。
其内更是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绘画。
“起拍价,八亿八千万!”
前排,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学者模样的老者,率先颤巍巍地举起了手中的竞价牌,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道:“十亿!”
“我毕生钻研古籍,若能将这《永乐大典》的部分正本带回国内,也算为传承华夏文脉尽一份绵薄之力。”
小泉翔太当即举牌说道:“十二亿!”
他等了一晚上,总算是等到这件压轴品了。
【物品:《永乐大典》】
【成书于明朝永乐六年(1408年 ),由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3000 多人参与编纂,共 11,095 册,约 3.7 亿字,汇集古今图书近 8000 种。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的瑰宝!】
王攸眼神凝重的看着《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他不是太喜欢,但他深知这《永乐大典》对于华夏文明而言,过于重要。
王攸冷笑一声:“我出十五亿,我们华夏的宝贝,哪轮得到外人觊觎!”
“十六亿!这《永乐大典》不仅属于华国,更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放在我们欧洲最顶尖的博物馆,能让更多人领略到东方文明的魅力。”
王攸闻言,转头看去。
不远处,一位白人老人身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操着一口流利的法语说道。
王攸紧盯着台上的《永乐大典》,再次举牌:“二十亿!”
人群里突然响起一个带着韩语口音的声音道:“阿西吧,这东西怎么能少得了我们大韩民国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年轻人起身来,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中分头打理得油光水滑,脸上带着那种特有的自信与傲慢。
他大声说道:“二十一亿,这《永乐大典》我三星李家要了。”
“是三星的人!”
“麻烦了,这价格不知道要涨到多少了。”
现场的竞价声跟海浪似的,一波接着一波,此起彼伏,价格也跟坐了火箭似的,一个劲儿地往上蹿。
拍卖大厅里的气氛紧张得都快冒火星子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众人的目光像闪电似的,在各个竞价者之间快速穿梭。
心跳随着价格的攀升越来越快,就跟敲鼓似的,咚咚咚直响,感觉都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了。
小泉翔太和旁边几人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急得直嘀咕,扯着的嗓子吼道:“三十亿!”
王攸毫不犹豫,立马举起牌子道:“三十五亿!”
“阿西吧,三十六亿!”
李在勋也不示弱,他皱着眉头,咬着牙,用韩语大声喊道。
拍卖师的声音也因为激动而有点发抖,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的目光在王攸和其他竞价者之间来回扫视,扯着嗓子喊:“三十六亿一次,三十六亿两次!......还有更高的价格吗?”
王攸再次举牌道:“三十八亿!”
一次直接加价两个亿。
这件珍宝,三十八亿,绝对不是它的价值所在。
“四十亿!”
“四十二亿!”
“四十三亿!”
“......”
王攸无奈,顾不得银行卡里的钱是否足够,只能再次举牌说道:“我出六十亿!”
说完,他看着小泉翔太说道:“有种你继续跟!”
小泉翔太脸色铁青,死死地盯着王攸,从牙缝里挤出一句:“王攸,你屡次坏我好事,这笔账,我记下了,咱们走着瞧!”
拍卖师的声音激动的喊道:“六十亿一次!”
“六十亿第两次!”
“还有更高的吗!”
“六十亿第三次!”
“成交!”
“咚!”
随着拍卖师手中槌子的重重落下。
整个拍卖大厅先是死一般的寂静,接着就像炸了锅似的,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永乐大典》的68册正本,在历经岁月沧桑、漂泊异国之后,重现世间。
史书上会铭记这一天!
李在勋也是一脸懊恼,他狠狠地瞪了王攸一眼,用韩语骂了几句,然后一甩手,转身直接离场。
拍卖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
这时。
那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缓缓朝他走来。
“后生可畏啊!”
他的声音无比的激动,眼神中满是感慨与欣慰,对王攸伸出手说道:“我是华清大学的教授韦启铭,感谢你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这实在是大功一件啊。”
“韦教授您过奖了。”
王攸赶忙起身,连忙伸出手,并恭敬地说道:“我叫王攸,您叫我小王就好了。我只是做了我认为该做的事。这《永乐大典》本就属于华夏,我绝不能让它流落他乡。”
韦教授微微点头道:“你可知,这《永乐大典》对于咱们国家、对于华夏文化的意义?”
王攸挠了挠头,尴尬的说道:“不太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