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向他父皇汇报了这次战役的前因后果,并要求嘉奖有军功的将士们。皇帝脸色不好,咬牙切齿:“你们一个个的胆大包天,这么大事,现在才告诉朕。幸亏打胜了,要是败了看怎么收场?朕要狠狠地治罪,把王善先一撸到底才解气。”
太子道:“父皇别生气,回纥跟东陈关系一向还不错,之前咱们内乱时,他们还帮忙干翻了想趁机入侵作乱的突厥人。谁知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心里早起了变化,两国一直有贸易往来,你想要物资就商谈嘛,怎么能烧死抢掠,乱杀东陈百姓呢?”
皇帝叹口气:“傻儿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帮咱们抵御突厥,也是因为他们与突厥之间有世仇,不断因为争夺地盘、水草起冲突,两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你读过《三国志》吧,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永远的联盟?”
太子道:“知道,回纥打了突厥,自己立了威,也得到东陈的感激,事后东陈的金真公主与回纥联姻,给了他们许多好处。”
皇帝叹气道:“朕也是一时气话,败了要罚,胜了自然要奖,太子和尚书省商量着办吧。”说完,按着太阳穴,又开始头晕眼花了。最近太医再配之前的丸药,好像没什么大用,可能是产生了抗药性。不行,还得让他们再研究一下,换个药方再试试。
太子为难道:“父皇,丰州军报上提到,安北都护府的王总督多年不作为。九原县就在总督府附近,他收到九原县的求援报告,竟然不予理睬,任丁零部落攻打县城,祸害百姓。儿臣让人去调查,无论是关内道还是河东道,包括安东二部的地方,都对这个王远见很有意见。说他自私自利,贪得无厌,完全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安北的位置太重要了,有这样的人坐镇,早晚出大事,儿臣想趁这个机会把他拿下来。”
皇帝有气无力地道:“王远见是太原王氏的成员,你皇祖父起,王家就镇守安北都护府,几十年了,势力根深蒂固,要动他,务必要快要狠,小心他狗急跳墙反咬一口。”
太子点头,心里有了打算,密旨达丰州,就让王善先出面,直接把王远见拿下。然后,收集王远见和王家的罪证,连人带罪证送到尚书省,准备让兵部和刑部共同审理。属于军方的问题,由兵部处理,属于律法的问题,由刑部判决。
从四月初二发出密旨,到王远见被押解到都城,用了二十五天。王氏爷孙三代人,盘踞在安北那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做的坏事罄竹难书。太子看了罪证,气得吃不下饭,这些混账东西,吃着朝廷的俸禄,不思报效朝廷,净干坏事了。
太子命兵部、刑部、御史台三处会审,这些官员见了罪证,也气得直咬牙。审讯时下了狠手,不到一月,就把事情审得明明白白,证据也都核实了。
太子下了最后的决断,王家罪大恶极,王远见的父亲和叔父,处斩刑。情况最严重的王远见,腰斩。王远见的妻妾和成年子女,手上有血案的,全部依律处以死刑,没有血案的,处以流刑。老夫人和七岁以下子女,回太原老家反省,五代内不许起复。罚没所有非法所得,只留俸禄范围内合理的财产,加上老家的祖产和祭田留下,用来养活家里的老小。
太原王氏在朝为官的,纷纷求情,全部让气急败坏的太子以是非不分,官官相卫为理由,降职或调往地方当官。其他与王家有姻亲或朋友关系的人家,都不敢吱声了,关系再好,也没有自家的前途来得重要。
太子早收到了王善先私下的书信,意思是万不能让他做安北都护府的总督。一来他刚到丰州当刺史一年,升职太快不好,不利于边关的团结。二来,要提拔后起之秀,他有合适的人选。是丰州府兵大总管手下的副将李怀恩。
推举的理由有三,一是李怀恩年轻,武艺高强,屡立战功,应该升迁。二是李怀恩是孤儿,没有亲戚关系勾连,容易向朝廷靠近。三是李怀恩从小在边疆长大,适应这里的环境,也知道这边的利弊,跟几地府兵的首领相处融洽。
太子看了信心中感叹,老亲家真是高瞻远瞩。他考虑过让王刺史接手安北,又怕他镇守安北就不能回都城,他还是想把这个能人弄到中书管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月初六,端午节的第二天,封赏军功的政令到了丰州。第一条就让人炸裂了,提李怀恩为代理安北都护府总督,试用期六年。要是干得好,六年间政绩保持中上等就可转正。别人如何嫉妒不服都没用,慕容老将军分外高兴,一个劲夸赞王刺史推荐后进,心胸广阔。
第二条,决战中的主帅王善先,加封正三品安北郡公。众人听王刺史只得了虚爵,没有金银封赏,也没有提升实职,对王大人还有点同情呢。
其实,太子知道王刺史不差钱,还是爵位实惠,可以传承给下一代的。长子王雷将来当了驸马,名利都有,自己给女婿找个机会,也弄个爵位。次子王霆就可能继承爵位,有爵位就有地位,对汝南王氏是个大好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第三条,三州参战有军功者,都按例嘉奖。战利品朝廷象征性地十中取一,其余由联军平分。这下子众人都高兴了,奖励有功将士的东西除了真金白银,就是牛羊、粮食、食盐,都是好东西。
自己的家人要是收到了,肯定乐坏了,男人在外面拼命,不就是想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吗。尤其是借来的兵更高兴,往年到处找活儿干,赚的钱勉强养兵,哪有多余的出来。如今不过跟着打了一仗,好吃好喝的,分到战利品,朝廷还有奖赏,可以捎给家人。
第四条,打灭丁零部落,占领的土地由丰州刺史王善先代管,建新州为获州。获州上的原住民全部改造为东陈边民,可以保留本族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丰州范围内一片欢腾,庆祝了三日。借的兵回归原处,带着分到的战利品,死难者的骨灰和抚恤金也带回去给家属。
李怀恩走马上任,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几个府兵营,让他们帮助建设获州城。王刺史从来不爱白用人,许诺每天管两顿饭,每人给一升粟米,三只果子,一月全勤的兵士另奖一斤盐或半斤黄糖。
建城还得把洛子青老先生那样的大匠请过来,福寿村建设得差不多了,收尾工程是人都能做。老先生对庆州虽有些恋恋不舍,可是故土难离,也想回去看看。结果一打听,赵州持续大旱,赵州河都见底了,一多半井也不出水了。他小儿子也说待不下去了,那个破家还看什么,正想领着下人们来青州投奔阿父呢。
洛先生正不知所措之时,就有王刺史派人来接他,说打败了回纥的丁零部落,收获的地盘上要建获州城。军令难为,老先生就提议让他的小儿子来监督福寿山的收尾工程,自己领着大儿子和弟子们奔赴丰州去了。
二月底仗刚结束,三月初王元娘就把战利品中的金银一划拉,跟着杰哥去金华了,她尝到了种树的好处,跟金华几家大户订了长期的购货合同。每年都要适合北方种植的树苗,槐树、杨树、柳树、榆树、桐树都可以,只要价格合适,有多少要多少。
把金华几家经营苗圃的大户乐得够呛,王元娘想要的这些树种很容易种,杨树和柳树插扦就行,两年出苗。其他的用种子繁殖,他们有专门的育苗技术,三年成苗。
树苗的数量就别提了,只要有地,树苗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树苗本身的成本极低,江南不缺水,也不缺肥。卖树苗的关键有两条,一是运费太贵,二是要将就时间,王掌柜这边没这些困扰。
一向是先交押金,验收过后,把树苗往她在这边长租的一个旧仓库一送,马上结算尾款。也从来没找过后账,一直说成活率超过九成,这种神仙客户多来几个,他们就更发财了。
王元娘在金华只待了五天,听说余杭一带洪水不退,雨水依然很勤。金华这边也比往年雨量大,幸亏是种的树苗,影响不大,反而长得更好。
王元娘先去了福寿山,把树苗交给王一和接手。又去青州找王霆,给了一大批果树苗子。
王元娘去二舅那里,也不废话了,树苗放下,再给一批海盐。完事了,不顾二舅的挽留,心急火燎地去丰州了,农时不等人呢。
王元娘路过安西时,去见袁大人夫妇,两夫妇早把王刺史当自家女婿看,对他的妹妹也是爱屋及乌的态度。去年借的箭支早还了,还多给了一些军需品。缴获的东西中挑了一些金银器皿,给送过来充了那些果干和葡萄酒的费用。袁阔夫妇巨富,也不在乎这东西,不过听说打了大胜仗,心里痛快。
文武双全的女婿谁不稀罕呢,还因此得了爵位,这可太好了,女儿嫁过去,就是郡公夫人呢。就是有一点不得劲,王刺史有三儿一女,估计这爵位得落到三个儿子头上。自家姑娘还不知能不能生出自己的孩子呢,要是生不出来,她那万贯家财,岂不是要落到王家去了?
王元娘才不管袁氏夫妇怎么想,来这一趟,主要是为了给他们送一批树苗,这边的风沙更大,当然要种防风林了。袁氏夫妇听了王元娘的解说,也都赞同她的观点,人家千里迢迢送来树苗,也不能白要,就用金银结算吧。
还得空去了一趟大舅那边,大舅夫妇看见外甥女,特别高兴。去年借的箭支早用朝廷配给的军需还了。借的炒面就准备用一大批果树苗子来还,让他们种枣树、核桃树、林檎树。大舅母态度好,当然是因为两个小儿子来信说,他们在科考期间受到表姐的照顾,才考得那么好。现在借了太子殿下的光,出任的官职也好。
最后到了丰州,王刺史看着城外这一大堆树苗,眼睛都直了,妹妹又想做什么?
王元娘呲牙一笑:“哥,当然是植树造林呀,抵挡风沙,涵养水源。丰州春天来得晚,别的地方二月就能种树,丰州这边五月种也来得及。”
王刺史叹口气:“你说吧,怎么个种法?”
王元娘道“咱们人手多,让他们种树,不论军民,不论男女,种二十棵树就给一百文工钱。钱就由朝廷发下来的军需中挤出来,不够的部分就用海盐来或茶叶来抵,估计军民们也都能接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丰州的布告一贴出来,要求来种树的军民比树苗都多。在城外的荒地边建了一个监工棚,验完工计上数,马上发钱,一天一结不拖不欠。
壮劳力一天大概能种二三十棵,老人和妇女们也领着孩子来挖树坑栽树,反正不是论劳力,而是按数量计酬嘛。种不了二十棵,十棵可以领五十文。不到半个月,二十万棵小树苗就种上了。
之后,监工棚改建成一个小农庄,专门管理这些树林子。浇水上肥也给工钱,还是面对军民计件,常规的木桶两桶水一文钱。一尺见方的粪肥五文钱。
王刺史也问过妹妹:“妹呀,你怎么不让种果树呢?果树多少还有点收益,这些树种恐怕没什么收益啊,净往里投钱了。”
王元娘笑笑:“哥,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不是得慢慢来嘛。植树的道理哥应该能想通呀,丰州城外,西北是突厥,东南是回纥,正中是党项人,全是游牧民族,光知道逐水草而居,也不知道改善环境。这干巴拉的土地,种什么果树也不好弄。”
王刺史点头:“这倒也是,那帮胡人就知道放牧,哪懂农耕和养护啊。”
王元娘道:“丰州这地方一年的好日子就四个多月,其他时间不是雪就是风,吹过来的沙粒对人畜和土地都不友好,当然要先种防风林了。明年种一半防风林,种一半枣树和山楂树,妹都跟金华那边说好了。”
王刺史叹口气,理是这个理,那不是太花钱了嘛。
王元娘道:“到秋天用草绳子给小树保暖,精心养护三五年,就能成林了。秋天要落叶时,可以收集树叶子,喂牲口也行,沤肥也行。剪些树枝子,插扦一些新树苗也行,不能用的就当柴火烧吧。”
王刺史想了一下,补充道:“这些年每年加种,五年后间伐间种,保持树林的数量。以后有了收益,还要跟东北那边的靺鞨人交易些松柏的树苗,这边的气候也适合那个,不过松柏长得慢,需要更长的时间。”
喜欢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请大家收藏:()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